没有“户口”没有身份
独在异乡为异客
留学生们过着“美漂”的生活
也曾经面临被清退
距离北京大兴11·18火灾已经过去整整十天。
这十天里,关于所谓的“城市低端人口”被清退的事件,想必也在你的朋友圈中被频繁讨论了十天。
那些外来务工人员在这诺大的城市里辛苦打拼,奋斗的脚步走得坚实,创造了不容忽视的价值。但他们在这里却没有根基,没有一个安稳的家。被赶走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他们在北京,始终没有归属感,始终在“漂”着。
而身在美国的留学生们,则是另一群强烈缺乏归属感的人群。
在美国,同样漂着的我们,才是真正的“低端人口。”
留学生们糟心的租房血泪史
为什么中国人都这么执着于买房?
因为我们都在心底里认定,只有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们才有家,在这个城市才是站稳了脚跟的。我们才能感到安稳。
在美国,租房几乎是每一个留学生都会经历的一道坎儿。
租房意味着我们可能会一次又一次搬家,家具都不敢买贵的;在商店看到了精致的装饰品,最后却还是默默放回了货架,总觉得房子不属于自己就没必要费心装扮;租房也意味着如果房东哪天心情不好,我们就可能一夜之间没了地方可去。
小编就租房的话题问了问身边的留学生小伙伴,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论租房被坑、被“清退”的悲惨经历,似乎每个留学生都有话要说。
房东要你搬,你就只能乖乖卷铺盖走人
小编的同事星星今年夏天刚来纽约,前前后后竟已经搬了四次家。最后终于在Craigslist上找到了一家出租的主卧。
房子位于曼哈顿上东区。房东是个中国移民,正在等绿卡排期。
房东说,她在上东租这套房子完全是为了女儿上学,但是又渐渐负担不起全部房租,就想找租客跟她平分。是的,星星没签合同。按房东的话说,她们“讲的是同胞的人情。”
她以为自己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住个一年半载。
图源:Goldfarb Properties
她们相处得还算融洽。偶尔一起吃饭、喝酒,房东还帮着星星一起骂她那不靠谱的前男友。
就这样顺利地过了两个月。
直到前几天,房东突然告诉她,“下个月我就不租了。”
星星顿时傻了眼,因为这就意味着她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找房、签合同、收拾行李、打包、搬家这一系列操作。

“我以为这一次我能住得久一些,”星星叹了口气,“纽约这么大,找个地方住怎么就这么难呢。
黑心中介钥匙交接失误,签了合同却没房住
大琪来美国已经一年了。去年的夏天,她接到了dream school的offer。没有一丝犹豫,她开始紧锣密鼓地在网上查询租房攻略。很快,她通过美国当地的租房网站联系上了一家租房中介。
几封邮件往来,大琪和打算同住的三个朋友定了一套该租房中介的房子,位于繁华的曼哈顿中城,交通便利。于是大琪开心地在国内准备和中介签合同。
图源:Pinterest
但看了文件后才发现,她们需要提前支付半年的房租作为押金,并且预付整个租期的房租。除此之外她们还要支付一个半月的房租作为中介费。
大琪被惊到了,但又怕错过这么好的房子,就咬咬牙,把钱给交了。
万万没想到……
大琪到了美国去找房屋中介拿钥匙的时候,被告知,现在没有钥匙。
大琪连酒店都没定,就等着拿上钥匙住新家了啊。
黑心中介推卸责任,称是因为大琪交押金交晚了,导致他们交接出现了问题,才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
几个姑娘刚来美国,路都不认识,却只能拖着行李箱到处找酒店。
这个初来乍到的经历,可真的不怎么美好。
租金错交骗子房东,赔钱不说还流离失所
小编的另一个小伙伴Liz来美两年,也曾遭遇过骗子房东卷房租消失的糟心事。
Liz曾通过租房网站找到一个po主的租房消息,感觉很合适,就和该发帖人见面并看了房间。发帖人自称是房东,现在就住在这个出租的公寓里。Liz觉得很放心,就按照po主的要求交了两个月的押金和一个月的房租。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多月后。
突然有一天,一名自称是房东的男人上门收租,说自己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收到租金了,并且语气粗暴地让Liz补齐欠租后立即搬走。
Liz一时间有点懵,明明自己已经按时交过钱了啊。
结果看了这名房东给出的证明后,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原来这个上门的中年人才是真的房东,之前的发帖人只是租客。他的房间合同到期后并没有续约,却又私下转租给了Liz。现在早已拿钱跑了。
“虽然骗子很可恶,但那个真房东却也是一点都不通融。当时的我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也不知道谁可以依赖。”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Liz跟小编谈起这段经历时依然越说越难过,“其实不太想回忆。”
而就算找到了合适的房子,留学生在美国的“家”更像是一个“落脚点”。同住的室友可能只是通过网络而认识,每天连招呼都打不了一个,更别说一起吃饭看电视了。回家都是把门一关,各自在房间做自己的事情。独来独往地,一天天也就这么过来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们只能“凑”
你问留学生爱不爱过感恩节、圣诞节,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但也会有很多人会说,有时候会害怕过节。不论是中国的中秋春节,还是国外的感恩节圣诞节。
在国外留学有一点好,中西节日都能过个遍。
在国外留学有一点不好,中国的节日在国外过,不地道也没气氛。
外国的节日倒是有气氛,但总觉得“热闹是人家的”,和你总隔着一层透明的纸,人家一家子人围在一起吃火鸡,装饰圣诞树,和你这搞个轰趴吃火锅总差着那么点意思。
热闹是有了,但总觉得是“凑”的。
全世界的老祖宗留下的传统都一个样,一家人团聚才叫过节。
This is us 剧照。图片来源:LoriMelton.com
国内北上广的务工人员还能回家过年,留学生的holiday season除了吃吃吃可能就是买买买了。
感恩印第安人
或是
去教堂唱颂歌
对于多数留学的人来说还是不如
吃月饼包饺子
更能走心,也更走胃 。

上学的时候,有两年的感恩节都是在美国人家里过的,第一年是去一个教授家。一起烤火鸡,一起玩桌游,围在一起吃饭。直到今天都很感谢他们能这么热情地招待一个刚来美国不久的学生。
但你不承认也不行,你说到底还是个客人。
图片来源:Bustle
如果说因为是在教授家,稍显拘谨,那么第二年去的是一对美国老夫妇家应该好一些吧?但是并没有,因为家庭的气氛越浓,越容易激发起“你是外人”的这种情感。
看到他们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儿子女儿一起做核桃派,老两口烤火鸡,孙儿孙女满地跑,也难免触景生情。
小编上学的是在村里,毕业后来到纽约。如果说上学的时候还可以攒局喝酒火锅烤肉不停歇,上了班之后一到节日更难熬。
看着同事在过节前最后一天纷纷大包小裹的提前下班赶飞机,总有点小心酸。
图片来源:Vanity Fair
身边有个朋友不太爱社交,一到感恩节圣诞节就自动申请值班,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为了多赚加班费。后来才知道,无非就是过节无聊,回家也是刷剧吃零食,还不如值班呢。
来到纽约后感触最深的就是一到节假日,曼哈顿的街头总是安静的可怕,因为人们都回家过节了。
可一到法拉盛和中国城,那里总是人头攒动,各家餐厅门口都是排队等号的华人,多数是留学生,吃个饭,几个朋友聚一聚就叫过节了。
也有人选择去旅行或者抢购。
在佛罗里达的沙滩上碰见前任的现任的几率不比你在奥特莱斯碰到现任的前任的几率小。
你比谁都努力,但你还是“外人”

这两天,纽约时报的一篇《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让很多留学生觉得扎心。

一个手里攥着斯坦福MBA和牛津法学学位、曾在香港顶级律所担任律师的留学生因为工作签证被拒,离开美国。

这样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没人敢说不优秀。而优秀的背后也一定有着非常人的努力甚至拼命。
但在H1-B抽签面前,你再优秀再努力,决定赌局输赢的也不是你。即便有幸抽中了,审核过程中也会因为移民局的各式各样的理由被拒签,今年更是如此。
H1-B抽签的无奈,每年都有。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和辛酸。
他们中有很多人有着漂亮的实习经历,藤校的学位,500强的offer…他们比谁都努力,但越努力,有时越无奈。
同理,你敢说那些漂在北上广的农民不努力不能吃苦吗?背井离乡窝在几平米的破旧房子里,披星戴月地工作。
城里高楼林立,立交桥四通八达,早点铺子热气腾腾,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可即便这样仍旧买不起那里一块砖的面积,更别提那一张北上广的户口。
他们让高楼拔地而起,也被幢幢高楼隔离在外。
外乡人和外国人都有一种被隔阂感。 我总爱把这种感觉理解成有缘无分,和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有缘无分。
图片来源:东方商界
即便你留下,也无法享受同等待遇
每年高考出分,吐槽名校录取北京生源分数线低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在北京奋斗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各种政策的限制或变化,即便经过百般努力,他们的子女可能依然不能进入北京的公立学校读书。
那么,在美国的华裔二代们又好的到哪里去呢?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平等。
很多人来美国留学,终其一生,背井离乡的全部动力可能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后代搭建一个起点更高的平台。
但父辈们的努力,换来了什么?
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在美的华裔学生一直以来都认为,美国教育领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他们的证据是,亚裔学生需要在满分1600分的标准化考试(SAT)中比白人平均高出140分才能得到相同的录取结果。
在美的华裔距离实现所谓的“平权”,依然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来美的留学生人数已突破35万。美国是留学生梦开始的地方,但又有多少人在这里真正实现了梦想?
图源:opendoors
留学生们拖着重重的行李箱远走他乡,起初英语都说不利索,经历了各种文化习俗上的冲击,不知多少次陷入极度尴尬、窘迫与无助的境地。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想让爸妈交的学费发挥最大的价值。想要融入主流,想要变成主流。
图源:wikipedia
可是好像不管我们多努力,都阻力重重。
如今,留学生的命运甚至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要靠可笑又让人无奈的抽签来决定。
而即便幸运女神降临,抽签中了,我们的材料落在了一个严格的移民局官员手里,被审了又审,最终不得已,工签就是批不下来,即使我们的能力比办公室的美国同事不知高出了多少个level。我们只能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在60天内,拎包走人。
我们终究不属于这里。
但我们还是比太多人都要幸运。在美国得不到的机遇和感受不到的温暖,我们至少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寻得。
能坚持的,就请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即使你会经历漂泊、孤单、无助。
而如果累了,就回家吧。它也可以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Reference: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71124/immigration-visa-h1b-trump/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8/51584399_0.shtml
http://www.chinaqw.com/m/hqhr/2016/08-24/100282.shtml
http://www.sohu.com/a/202988959_11556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