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泥巴青年  绘图:胡萝卜】
125年前的昨天,12月17日,胡适先生诞生。
浓霾蔽日的今晨,读几段先生的文字。
我来自尘土,满怀希望。
哪怕是王屋太行,火漫雪山,
哪怕只有一双滴水的翅膀。
只要一粒一粒地种,
必有满山满野地长,
哪怕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泥土,
不怕笨人的汗,
只怕精明的殇。
——泥巴青年:晨读胡适有感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一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胡适,1921年

胡萝卜临摹:绿萝
鹦鹉救火
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
昔有鹦鹉飞集驼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道哉?
对曰: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胡适:《人权论集序》(《人权论集》,新月书店,1930年)

胡萝卜涂鸦:鹦鹉救火
功不唐捐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初涉人世的青年都有的想法,但现实往往是劳而无获,因此理想也就丧失,心灵也就麻木了。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
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 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
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胡适,1932年6月27日,北京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胡萝卜涂鸦:粒种
差不多先生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差不多先生传》原文、胡萝卜全文插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这里是

一位北大人的教育随感,
一位80后父亲的陪伴记录,
一位农村青年的泥土感恩。
泥巴青年,扎根泥土
关心教育、农业、青年
以及一切有希望的人和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泥巴青年)
《差不多先生传》原文、胡萝卜全文插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