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傍晚,北大贝公楼的华表前,一群飞鸟掠过,在夕阳余晖下,分外动人。
妈妈赶忙举起手机抢拍。
“你拍下来了吗?”胡萝卜问。
“没有哎,它们太快。”妈妈如实道。
“拍蜗牛吧,它们慢。那天我在画画时,就觉得慢是蜗牛的好处,大家都来得及。”

蜗牛 (作者:胡萝卜,时5岁)
记得小时候,我就一直很慢。

天快黑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已早早到家。妈妈等不到我,就沿着小路往学校的方向去找。
我蹲在路边看蚂蚁,慢慢地跟着蚂蚁走进草丛,已经离开小路很远了。
外婆说,怎么这么不着急呢?老虎都到屁股后了,还要回头看看是公的还是母的。我一本正经地问:那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呢?没人愿意回答我。其实我还想问,那该怎么看是公的还是母的呢?
我是如此之慢,如果那时有“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我估计早就被拍死了。
幸好后来想明白了,起跑线是短程的名词。百米冲刺是有起跑线的,长跑就不设每个人的起跑点了,大型马拉松更是几万人一起跑。
百米冲刺很华丽,不过大概很少人希望此生仅是一场10秒钟的精彩。人生更像是大型马拉松。
一切都来得及。不仅是要慢下来才能看风景;更是要有向前的方向、定力和恒心。
荀子曰: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泥巴青年,扎根泥土,关心教育、农业、青年以及有希望的人和事。
欢迎转发分享 欢迎关注后看历史消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右上角的蓝字“泥巴青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