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
两周前,是春分第二日。
早晨,六岁的胡萝卜小朋友刷着牙,突然停下来,忧虑地说:
爸爸,昨天幼儿园老师问,人死了都会去哪里?
我赶忙问,你说会去哪里?
同学们都说去天堂。
“你说呢?
“就我一个人说,会去殡仪馆。
一、
这个答案我们并不奇怪。
过年回老家,车行青山绿水之间,多次经过殡仪馆。那是一座仿古的建筑,在山间非常显眼,很容易勾起孩子的兴趣。
不过更让小朋友更感兴趣的,是那些特别的车队。
送灵的车队一长溜儿。第一辆灵车的车头系着大白花,后面小车的观后镜上都系着小白花。还跟着农用小卡车,车斗里站着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还有敲锣吹唢呐的十番家伙,静谧的山路上,一路喧嚣,其实很热闹。
小朋友问:他们在干什么啊?
我们说:他们在送一位亲人,离开这个世界。跟他说再见。
小朋友问:送他去哪里?
我们说:去殡仪馆啊。人出生的时候,都从一个地方来,是哪里呢?
小朋友说:不知道。
我们说:医院。妈妈在医院里生宝宝。人去世呢,都到哪里去?
小朋友说:殡仪馆。
二、
小朋友又问:可是,为什么车上要有白花?
我们说:好朋友来了,我们给他送花,表示欢迎。好朋友走了,我们也给他送花,表示再见。
小朋友问:但为什么是白花呢?
我们说:不同的花,表示不同的意思。幼儿园里表现好,老师给你小红花;你见过新娘子,手里捧着玫瑰花。人去世了,大家送白色的纸花,菊花,还有黄色的菊花。
正月好日子多,喜事也多。刚过了灵车车队,又见到婚车车队。
小朋友马上看出了两个车队几乎唯一的不同:白花换成了红花。
三、
小朋友很惊奇,我们也似乎有了顿悟。
婚车的车队、灵车的车队,都是强烈的仪式,标志着生命的不同阶段。
生命每一段,都有它独特的内容、独特的美丽和独特的烦恼。
大到天道循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小到人生造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再小到一年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再小到每日安排,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几百年几千年的积淀传承下来,人们对每天、每年、乃至人生的阶段规律都有了认识,也都有了安排。
每个阶段做好阶段的事情,顺应天然、积极生发,是孩子引导给我们的启示。
四、
小朋友说:那他还会回来吗?
我们说:他走不动了。人老了,走不动了,我们会去看望老人。如果人更老更老了,一点点都动不了,那就是死了。所以他不会回来,还是得我们去看望他。
小朋友:是不是去墓地看?
我们说:是的,人死了后,长眠在墓地。心里想他时,他就在心里和我们在一起。也可以去看墓地看他。
小朋友说:那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要离开我?
我们说:不会啊,你现在还很小,爸爸妈妈会跟你在一起。
小朋友问:是不是我长大了,你们就老了?那怎么办?
我们说:不是因为你长大了,我们才会老。每个人都在长。小树长成大树,大树长成更大的树。你自己也会长成爸爸,我们也会长成爷爷奶奶。
小朋友问:可是,如果我想爸爸了怎么办?
我们说:想爸爸了,就自己做个好爸爸。有首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像花儿谢了,成为泥土,但是花儿的树还在;花儿谢了,还会结果实,明年还会再开。
五、
总是想到用眼前的花儿果实来比拟人的生命。
咱们中国人是极智慧的。比如清明节,慎终追远,设在春回大地、万物生发之时,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春意。这时纪念先人,让人更多看到希望而不是萧瑟,新芽而不是枯枝,怀远可以抚近,追思可以展望,纪念可以奋进。
正如春分当天,幼儿园老师们其实让孩子们做了两件事。一个是人死了去哪里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让孩子们画一幅桃花。
 胡萝卜手绘:春分桃花 2017年3月20日
联想到西方万圣节在秋收之后、即将要进入漫漫寒冬的时节,清明节的设置似乎高明了一些。让人看到满目的春光和无限的希望。
去年万圣节,跟胡萝卜娃娃一起做南瓜灯,有个讨论生命的对话,现在读起来也还有些意思。一起分享给大家。
“我要把好玩的事儿,分享给很多很多人。”——胡萝卜,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爱画画,爱讲故事。
点击阅读胡萝卜和爸爸的节日对话:
图文原创,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这里是
一位北大人的教育随感,
一位80后父亲的陪伴记录,
一位农村青年的泥土感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泥巴青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