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人喜欢拍灵异题材——这我们都知道。
但,同大银幕对恐怖题材的热捧不同,香港的小荧幕一直对惊吓制作慎之又慎。
估计是怕把饭后的观众吓吐的缘故,登上睡前黄金档的灵异奇幻剧一直很少,就算有,也会结合别的元素和形式,以免太过恐怖。
例如曾经大火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就是一部出现了迷你裙驱魔人、女娲、日本女鬼、白素贞的混搭式僵尸剧。
去年的《一屋老友记》,则是四个被迫同居一屋檐下的怨气四兄妹,遇上老屋里两只善良的“老顽童鬼”。

而最近,就又来了一部,接档《使徒行者2》,主演是一个老司机和一个精灵。
肉叔已经率先试吃,还不错看——
降魔的
The Exorcist's Meter
片名“降魔的”中的“的”,指的是“的士”,计程车。

所以翻译过来就是“降魔计程车”。
是不是光听名字就透着浓浓的魔幻中二感……
先来看剧情——
小马(马国明 饰)是一个35岁的计程车司机,他相貌堂堂、人高马大,为人忠厚老实。
身为走多了夜路的老司机,他有一项特殊的技能——命大。(或者应该说这是主角光环)
凡事总能逢凶化吉,即使遭到持枪匪徒劫持,最后车毁乘客亡他也能毫发无伤地活下来。
但命大的人也多数有个通病,不信邪。

明知在野鬼出没的荒郊野地不可随地便溺,小马偏偏对着一块石头,释放了自己热乎的新陈代谢之液。
看来是要出大事,从此惹鬼上身?
非也非也,小马这一尿,唤醒了住在石像里的精灵
石敢当

嗯,刚出来的时候,是全裸的
沉睡数百年的石敢当为多谢小马的热尿灌顶之恩,愿意帮他实现一个愿望。

于是老司机和石精灵,从此就这么纠缠在一起、合作降魔。
嗯,其实这么听,剧情也透着一股少年热血的中二感……
配合奇幻主题,片头曲特意做成了热血漫画效果
但,《降魔的》胜在故事角度好——主角是个资深司机,还老是开夜车。
要说那些会遇到千奇百怪神鬼事的职业,肉叔觉得,大楼看更算一个,夜班医生算一个,巡警也算一个(就是深夜巡逻那种),而计程车司机,自然少不了。
以上潜在风险最高的,莫过于计程车司机了。
巡警医生们遇到啥事至少能逃一逃,可出租车里空间就这么点大,下一个上来的乘客是人是鬼、是恶是善都说不准,而司机蜀黍受惊归受惊,方向盘还是得hold住。

而开计程车本身就是个辛苦活,若不是生活艰难,心甘情愿以此为业的人还真没多少。
夜间小红车兜转营生,顺便看尽世间光怪陆离,故事中的神怪元素与辛酸风味就此水乳交融。
光看主角小马老司机的际遇,就让人颇有被拳拳锤胸口之感。
小马35岁了还是单身一支公,跟妈妈一起住公屋。
暗恋漂亮女医生却碍于阶层差异先自己给自己发了张好人卡,给她当暖男,每晚护送她深夜下班。
摸黑开车多了,难免“撞鬼”。
但这些“鬼”啊,也一个比一个一言难尽。
眼神犀利、鬼鬼祟祟躲车底的港版“佐伯俊雄”,其实是家里贫困,趁着夜色帮单亲妈妈出来捡路边杂物卖钱的小朋友。
眼神乱飘、行为怪异看似要图谋不轨的后座“痴汉”,其实是个寂寞的恋物癖男,想要用钱买下小马脚上的原味袜而已。
“生人勿近”?不过只是你对他人先入为主的偏见。
灵异+底层,是这部剧的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灵感,来自TVB的普通员工。

去年年初,TVB公布《重重有赏》的内部创意计划,开放平台给员工投稿剧本故事创意。

《降魔的》的故事就此诞生,还作为TVB的50周年台庆剧播出。
过去一向省开支,连古装戏服都多次反复利用的TVB这次也下了不少本。
第一集,就搞大场面,直接报废一辆计程车。

不过嘛,他家招牌的五毛特效也还是集集见。

对于TVB从小看到大的80、90后观众来说,这剧里藏了不少情怀梗。
街知巷闻的“爱肤坚皮肤喷射剂”广告。

司机:对不住啊,香港脚发作
男乘客:哼!用爱肤坚啦!
被复刻致敬了一把。
小马得知漂亮女医生名叫“芷若”,随即说道:那倚天剑和屠龙刀是不是在你手上?
对应金庸《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的所为,顺便暗示后续剧情。
更大份的情怀,来自它的一班演员。
如果你也是TVB(或者说香港电视)的观众,很奇妙地,你会发现看10年20年都是那一群面孔,从他们年轻时代看到两鬓白发生。
主演马国明,当年TVB新五虎将里,目前唯一留守TVB的一位。

也是五人里长相、人气相对弱势的一位。(不是说马国明不好看,但马国明的好看比较平实不突出)
十几年勤勤勉勉下来,总算积累了观众缘,也献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例如《律政新人王2》里的痞子律师、《飞虎》里嚣张帅炸的匪徒、《On Call 36小时》里认真负责的医生“一件头”。
《飞虎》
“我最喜爱的男角色”奖也拿过,但却始终与视帝无缘。
不知不觉今年也43岁,化妆都掩饰不了他的沧桑神色。演30多岁的青年,体力和状态多少能感觉出力不从心。
让人唏嘘还有这剧里的一大群绿叶。
每一个都是香港电视的老熟人。
曾伟权、蒋志光、谢雪心、马海伦、陈荣峻、余子明
宣布停拍恐怖片的罗兰和今年过世的曾守明也在这部剧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与内地剧里,随便一个演员都是明星的生态不同,香港电视台的签约演员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职工演员而已。
打一份电视台的工,每月支薪(TVB的薪水并不高),租房、供房,吃公司饭堂,有机会就去外地登台演出赚点外快。
甚至偶尔还能听到一点前TVB著名绿叶演员生活贫困的新闻。
在这里演员只是一份普通工作,每天上电视的人也都是“为过好平凡的一生耗尽力气”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对普通生活的理解打底,肉叔一直觉得,TVB拍的平凡小人物生活剧,其实最入味。
怎么个入味法——
《降魔的》充满了各种迷信风俗。
街头烧纸给先人、在荒郊尿尿必须先跟野鬼打招呼、用筷子夹中指即可“克鬼”等等。

连这种“头顶不可悬裤衩”的小忌讳都拍出来:
男主小马的妈妈更是狂热信徒,什么神佛都拜,钱以万为单位地往下投,家里神台上摆满了各种神像,让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小马叫苦不迭。
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被传销手法迷住的老一辈人,顽固,愚昧。
但创作者是这么理解这种愚昧的——
一个人失意、无助的时候,他就会信鬼神、信命运。

你妈这半辈子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如果她软弱一点,不自杀也精神失常……那颗天珠,你就当是她精神上的止痛药吧。
愚昧,实际上源自无助;迷信,其实是精神的寄托。

不指责,不埋怨,切身处地地去理解。
也因此,《降魔的》一直有一口气在。
它表面是降魔故事,内里却是民生百态的故事
但它又拒绝用悲悯的态度拍摄所谓的底层生态,还索性,把计程车司机群体拍出拉风的特工情报组织风采。
通过内部对讲机。
某条街发生匪徒绑案,一个司机得知,立马通风报信。
——大家都别往那去啊。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默契地避开了高危地带。
可当他们得知,倒霉的小马被匪徒劫持,马上又发挥群体力量。
——大家一起把绑匪挖出来!解救小马!
同甘共苦,充满人情味。

每天都一起吃饭、聊事,开工的时候也会通过对讲机抱怨工作。
还帮小马追女仔。
而当同袍有难,秒变“古惑佬”——
谁敢欺负我们的人,抄家伙,干他的!
有意思。
《降魔的》当然远非完美,偶尔也会有节奏拖沓、剧情松散之感。
但比起现在那些只知道双脚离地天上人间谈恋爱的奇幻剧,它可要好得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