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儿童心理研究者、亲子阅读推广人
点击标题下经典图画书,可以关注我
大家好,我是东方娃娃的新编辑,很高兴能借丹妈的这个平台,跟大家聊一聊。
因为是第一次做责编,我们的主编给了我格外充足的编辑时间。
嗯,有多充足呢……
我接到责编第五期的任务是在去年的12月……
人人都说十月怀胎很辛苦,而我为一期杂志筹备小半年,也是有苦有忧、有笑有泪。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这一期的内容,这心情也差不多就像是新妈妈抱着娃儿四处嘚瑟。
闲话少说,咱们正式开始。
这是第五期智力刊的封面。

看到封面的第一眼,相信大家应该会觉得这粉蓝的背景衬着粉红的花瓣,真是清新可爱。花瓣雨、花瓣小船,不得不说,设计封面的冯忆南老师虽然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但他绝对还揣着一颗浪漫的少女心。
想象一下,冯老师把花瓣一瓣一瓣揪下来,认真拣选,然后把它们错落有致地洒在蓝白条纹的桌布上,再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摆上一片玉兰花瓣,最后举起相机,小心翼翼地调准焦距、按下快门。至于空中飘着的“花瓣雨”,那是单独拍摄了花瓣之后,又用PS修图软件一瓣一瓣“抠”下来,再与背景进行拼合的。若不是有一颗柔软的心,怎么做得了这样细致的活儿呢?
这一期的“来逛动物园”栏目,我们介绍的是一种水鸟——凤头䴙䴘。
凤头䴙䴘在我们身边并不常见,它名字里还有两个生僻字。不过,有些老读者可能还记得,我们在2014年第3期也曾讲过䴙䴘,那次我们讲的是北美䴙䴘

就是这个。讲的是一对䴙䴘的恋爱故事,以蓝紫色为背景的画面很好地呈现出一种童话式的梦幻氛围,单纯又美妙。
给大家发个视频链接吧,里面有恋爱中的䴙䴘共舞的场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存下来和孩子一起看。
http://v.pptv.com/show/H1O8O6MJebcamGQ.html
我们上次的故事呢,就是以两只快乐和谐的求爱舞蹈结尾的,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故事还是可以继续写下去的,爱情的繁花开过,就该结出甜蜜的果实了。说来也巧,这次我们刚好收到了肖显志老师发来的一组摄影作品,照片中的主角正是其乐融融的䴙䴘一家。所以,这一期我们就可以接着说说䴙䴘恋爱之后生宝宝的故事了。

题目叫《我长大啦》,显然这次的故事是以䴙䴘宝宝的口吻来写的,文字中透出一股天真顽皮的劲儿。
第一句说爸爸妈妈真是“天生一对”,也是在悄悄呼应我们上一次故事的题目。



不难看出,当了爸爸、妈妈的凤头䴙䴘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尽职尽责。
䴙䴘宝宝得到了那么多的宠爱与呵护,也就难免撒起娇来。

照片中赖在妈妈背上的这只小䴙䴘和我们很多孩子一样,明明到了可以自己走路的年纪,却还时常张着胳膊嚷嚷“妈妈抱抱”。
这时候,慈母也得拿出严厉的一面了。

䴙䴘妈妈的这一举动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狠心,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表现呢?作为父母,我们一方面要为孩子的“现在”负责,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更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适时放手,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保证其将来能生活得更好。
或许,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遭到这样的“狠心”对待而感到伤心呢?这里面可就有学问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们有不同的需要。
在最初几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最强的,父母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心理安全感。而等到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就需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在这个阶段,对外界的好奇心和对父母的依赖在孩子身上是同时存在的,他们一方面有模糊的想要“走出去”的愿望,一方面又难免迷恋爸爸妈妈的怀抱。
这个时候,做爸爸妈妈的就得帮助孩子战胜分离的恐惧,鼓励孩子与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在这方面,故事里的䴙䴘爸爸做的就很棒。

没有无原则的安慰,更没有粗暴的教训,只是无声的鼓励。这么一来,小䴙䴘很快就从被妈妈“抛弃”的失落和气愤中走了出来,投入到捉鱼的游戏中,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乐趣和成就感。就这样,小䴙䴘“长大啦”。这样的结尾是不是很让人欣慰呢?

如果说在䴙䴘的恋爱故事中,画家洪微的插画带来的是童话般的梦幻氛围,那这次肖显志老师提供的照片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䴙䴘的真实生活。
在第五期的副刊中,我特别邀请肖老师为我们写了一篇创作手记,介绍他拍摄凤头背后的故事,他写得很动情,大家可以读一读,再给孩子们讲一讲。
肖老师是铁岭市艺术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是鸟类摄影的专家。这已经是肖老师第三次为我们供稿了,在此之前他还为我们提供过黑水鸡和大苇莺的精彩图片。肖显志老师爱鸟,更热衷于拍鸟,他的鸟类摄影照片获得过很多大奖。
同时,他还是个儿童文学作家,他笑称自己在作家里头摄影第一,在摄影家里头写作第一。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他倡导一个理念叫做“生态儿童文学”,希望能在描写动物和大自然的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这和他对鸟类摄影的热爱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理想要如何传达给孩子呢?其实,不用我们喊口号式地说教“要保护动物”,“要热爱大自然”,只要让孩子从动物的故事里感受到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动物之间也有和人类相近的情感,那么我们就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埋下了尊重动物、热爱自然的种子。再回想一下䴙䴘一家的故事,被那份亲子之爱感动的孩子一定会因此而感到与动物和自然更加亲近了。
肖老师说,他以后还会拍摄更多的鸟儿,如果有好的作品他还会拿来和我们分享,那就让我们继续期待着吧。
没想到第一个栏目就跟大家说了这么多,这可能也是因为我自己在编辑过程中真的收获了很多,所以一说起来就有点刹不住。那接下来的几个栏目,我可能会稍微控制着点儿,哈哈。
这一期的大故事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睡前故事。

故事说有这么一列神奇的火车,每晚十点准时发车,它会把熟睡的孩子接到神奇的梦乡。梦乡会是什么样子呢?作者展开了大胆的想象。

这是梦乡的夜晚,月亮像雪米饼,小山是冰激凌堆成的,花丛里藏着棒棒糖,每一根的口味还都不一样,真是孩子气十足的想象,恐怕没有哪个孩子能不为这样的梦乡心动吧。文字能引人遐想,图画也具有与文字相和谐的气质。蓝紫色的天空做背景,水彩颜料层层晕染开来,我们就被带进了朦胧而瑰丽的梦乡。
看那个张开双臂行走在花丛间的小姑娘,身姿轻盈,这种“轻”不就是梦中常有的感觉吗?还有那只举着一片叶子在叫卖胡萝卜派的兔子,憨态可掬,一副童叟无欺的样子,也是蛮可爱的吧。
这样奇妙的想象一段接着一段,到时候大家可以自己读一读。而故事的结尾也很巧妙。

苦恼于孩子到了晚上迟迟不愿意睡觉的爸爸妈妈,或许可以试试这个温柔而充满智慧的办法,让孩子说说自己曾经梦见过什么有意思的场景,或是想象一下梦乡还可能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让睡着入梦变成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下面进入“怪事多多”,这次我们做的选题是“人为什么会觉得晕”
说实话,这个选题真是快把我自己绕晕了,因为人体本就是个非常精妙的系统,任何一种简简单单的感受背后都有很复杂的原因,要想用最直接明了的方式把其中的原理跟孩子们讲清楚可真是不容易。我们还是先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开始说起吧。

相信绝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转圈圈,也应该都有过转晕了的体验,而且乐此不疲,觉得晕晕乎乎、跌跌撞撞的还挺好玩。于是,开篇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场景,让他们一下子就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其实啊,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就喜欢转啊转啊转,然后忽然停下来,感受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还以为是自己感受到了地球在自转。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转晕呢?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很多难懂的专业术语,对不对,尽管这已经是比较简单的说法了,可要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跟孩子解释,肯定不能这样说。于是我们想办法把这个过程形象化了。


把那些拗口又难懂的专业术语放在一边吧,让孩子跟随画面中那个小小的人儿钻进耳朵里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想象耳朵里有一片海,海里长着水草。当我们静止不动时,海面和海底的水草都很平静,那水草其实是连接着大脑的神经细胞,水草没有动,大脑就知道我们正安安静静地待着。一旦我们开始转圈,海面便翻腾起波浪,水草也随之狂舞,大脑就知道我们在转圈了。
问题是,当我们的身体停下来不再转动,出于惯性的作用,海水和水草并不能马上停下来,大脑就以为我们还在转圈,正是这种大脑认知与身体行为上的差距使我们感到眩晕。这么一说,是不是要清楚明白得多了。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惯性”,爸爸妈妈们还可以带孩子做个试验,拿一个透明的瓶子装些水,快速旋转一下,然后就停下,你会发现虽然瓶子停下了,可是里面的水还在不停地旋转,这和发生在半规管中的过程是一样的。
说完了原理,我们又接着说为什么有的人怎么转圈都不晕。



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勤奋的练习。既然如此,孩子们也一定会跃跃欲试吧。

这一期的“动动儿歌”和大故事一样,也是关于夜晚的,不过,和大故事那种宁静而梦幻的气氛相比,这里更加轻松、顽皮。我们年轻的画家洪微很擅长用电脑绘图来表现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场景,她使用了饱和度很高的蓝色和黄色,使得画面看起来很明快。

画面中最显眼的那颗星星就是儿歌中的主角。诗人林芳萍把流星拟人化,变成了一个淘气而且还很有个性的孩子,别的星星都在玩捉迷藏,他却“不想玩了”,“自己跑去溜滑梯”。
在洪微的第一稿中,这颗流星是这样的。

我看完画稿后跟她沟通说,感觉这颗流星还不够“傲娇”,作为主角还不够抢眼。洪微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做了修改。现在画面里那颗流星的表情看起来更加灵动而传神,背后那长长的尾巴不仅让它更加显眼,而且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动感。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期的“卜卜和点点”吧。

如果我们问孩子家里再多一个宝宝会怎么样?可能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答案。在这个故事里,卜卜起初坚决反对妈妈再生一个小宝宝,可他提出的反对的理由都被点点一一化解了,这时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说如果是个弟弟就可以接受。这时,点点又不同意了,她可是一直想要个妹妹。
仔细看画面,从一开始,在点点的想象中,这个小宝宝就是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妹妹,就连宝宝盖的被子上都还画了一朵花呢。他们俩为要弟弟还是妹妹争啊吵啊,可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场误会,两个孩子失望极了,尤其是卜卜,他本来那么不想要小宝宝的,现在居然大哭起来。这就是孩子,喜怒哀乐总是转换得那么快。
还有一个细节,在右上角的那个画面中,点点说:“没关系,妈妈会轮流抱我们的。”本来呢,画家是把卜卜画在中间,点点站在最左边,卜卜是2、点点是3。但我们仔细想了想,尽管点点是姐姐,能大度地接受妈妈先抱小宝宝,但孩子的天性毕竟是以自我中心的,所以从她的角度出发,应该会把自己排在卜卜的前面,于是我们就把卜卜和点点的位置做了调整。这样再看卜卜站在一边那个不服气的样子,是不是就更能理解他的心情了呢。
有关第五期智力刊我们就说到这里,
感谢
东方娃娃出品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