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专注,保持简单,如此才能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精彩的事情上。
分享人:张颖

来源/LinkedIn中国(ID:LinkedIn-China),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领英中国现已推出专为职场年轻人服务的社交App“赤兔”,年轻、鲜活、有趣、有温度。
作者/LinkedIn专栏作家源婧,知乎知名作者
题图/社交网络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是开展一切社交的前提。
你的身边或许也或多或少有很多social king或social queen。他们对各类社交饶有兴致,他们对各类趴踢话题的关注程度几乎是这样的:

而当被邀请参加一个趴踢的时候,TA内心的OS是这样的:
行动是这样的:
日常生活随后自然就是这样的了:

想起我最近总是收到这样的短信:“清人,打开微信,设置,通用,功能,群发助手,全选~您也可以试一下群发,看好友还在不在,不在的话就可以证明他把你删了,你也删了吧~”。

像这样的短信夸张的时候一天可以收到10余条,我想原因是我的微信好友有4000多人,人多了自然就杂乱起来。
于是我也开始思考:我是不是也净化一下我的微信,以及我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加了这么多不重要的人?
1
“人脉”这种东西,是很弹性的
我想起了一个大学同学。我们还在教室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翩跹于各种社交场合,号称年级里最有影响力的男人。他说,他相信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
也就是上个月,他在我们班的微信群说他要来我们大学的城市,谁愿意收留他时候。群里一片死寂。
不知道他心里作何感想,但我还是感受到一丝凉意。我私信他:呀,听说你要来了,我请你吃饭呀!
在饭局上,我们聊到了他这几年的情况。他大学之后开始创业,卖袜子,但成绩并不好。我说,你认识的人多,创业是不是比较轻松?他喝了一口啤酒,只说了两个字:不谈。我没好意思问下去,但大致也能够猜到一二。
“人脉”这种东西是很弹性的。今天我和你称兄道弟。但是3年后我们未必能够聊上几句。反过来,我和你并无渊源。但一个契机,我们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熟络”起来——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其实在以前,一个人真正能够铁的无非就那么几个朋友。如今这个时代,没有足够数量的“朋友”就好像你混得不咋地一样。加上微信、陌陌等等一大批社交软件。我们“交朋友”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被大大降低了。只要我们愿意花上一晚上的时间耗在手机上,就可以认识20个不同的异性。
就好像我一样,微信里面有几千个人,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我的“朋友”。然而实际上,我真正能够通过ID联想到本人的数量不足200个。另外的,我压根不知道谁是谁。但尴尬的是,我又得花出一部分精力去维护这些脆弱的“朋友”关系,比如没事给别人朋友圈评论什么的。几千个人,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
到这里,我已经记起来我当时的动机是什么了。那时候,我也认为认识各行各业的人对我今后的事业一定会有所帮助。假如我用力用心去和每一个加我的人都聊聊,甚至出来喝杯茶,再一起洗个桑拿,最后聊聊生意问题,加上他们是我的粉丝,那么我一定可以获得不错的资源。
可是我一天只有24个小时。我真的没时间。
2
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
随着时间的冲刷,我微信里的这些人会渐渐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有的会不记得当初为什么加了我,有的会删了我,有的会忘了我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没办法号召这些人为我做一些事情了。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让我最自责的一点是,我花了一部分精力在这些“外部朋友”的同时,减少了“内部朋友”的维护。就在去年,我已经和我高中时候玩的最好的哥们无话可聊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面看到一则汽车广告,它的标语深深的打动了我:“你和Jerry一年在微博上互@16次,但一年里你们见过几次?朋友之间的距离不应该只是A到Z的距离......”由此看来和我相同情况的人还不止一两个,这已经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了。
在我看来,那些发清人短信的人,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我认为,现在和以前的社交模式不同。我们在社交广度上已经足够,但是严重忽视了社交深度的问题。
可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全民清人的大潮。但做减法这件事情已经势在必行。把无关紧要的人从我的生命中全部剔除,并专心地去维护真正可能对我们产生价值的人脉这件事情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光谈情怀没有用。真正决定你有效人脉的依然是你自身的实力水平。比如我以前看过一个节目叫做《老友记》。有一期的嘉宾是周星驰和马云。严格的说,他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圈子的代表。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坐在同一个饭桌上谈笑风生。
试想一下,你愿意请马云吃一千顿大餐,别人还未必愿意出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站在同一高度上交流。
3
认识多少人没意义,勿把“认识”当“认可"
你认识多少人没有意义,能号召多少人才有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现在的月薪在1W块左右。那么你就应该多花一些精力放在月薪在2W-5W块左右的人身上。如果你非要想直接和月薪100W的人称兄道弟,可想而知有多难。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又或者,你是一个大学生,那么你就应该多花一些精力在刚刚工作的前辈身上。他们在事业的刚起步阶段,他们能够给你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是假如你越过这一个层级,直接向大公司的老总讨教一些求职方法,往往得不到具有实质性的建议。
当然,我们听过一些职场“玛丽苏故事”。但清醒一点,那是凤毛麟角。
社交媒体放大了少数年轻人成功的案例,于是我们想象着自己也能够出席与各大高端社交场合,认识各种名流。而事实上,就算你作为百度的员工,天天见到李彦宏。天天听他的员工讲座。也未必能让他和其他大佬谈生意的时候带上你。
所以,对于我们广大普通人来说,盲目的“拓展人脉”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广度而非深度。第二:高估自己的自身实力,越级发展。
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友谊”都是以“功利性社交”为前提的。因为除了这些“功利性社交”以外,我们确实还有一些单纯的友谊。这种友谊可能一辈子维持现状发展下去。也有可能到头来会发展成“功利性社交”。
反过来也是一样。“功利性社交”也有可能会发展成纯粹的友谊。如果加上这两点就非常复杂了。毕竟,友谊这种美好的情感产生的方式和维系的方法都太多太多。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困境。
最后,也希望大家可以正视自己的朋友圈,擦亮眼睛看看周围的朋友。切勿把认识当做认可想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的好。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且发光发热,总有一天,会有几个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是经纬创投的“经纬微分享”栏目,我们在这里与你聊聊业务,人生与梦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