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学将统一换教材!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自2016年秋季起,福建、广东、湖南、浙江等地四百多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修订版本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而自2017年秋季起,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由教育部直接编写的新版教科书。与修订之前的语文教科书相比,新修订版课文数量减少了15%,同时有40%的课文被替换,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 
△ 左旧右新
新版语文教材强调“三位一体”的学习方法,这其中,课外阅读是重要一环。教科书中不仅增设了“名著导读”的课程,还用两个单元的篇幅对经典名著进行推荐阅读。推荐的篇目数量由原本的两本增加到六本,阅读经典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 新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书影 
新版语文教材在作品介绍和选篇阅读上,都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使内容更贴近生活与时代,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除了延续旧版教材提供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新增专题思考引导板块,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名著导读”栏目更加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
如此规定,首先受影响的便是学校教学——不仅要面临40%的全新教学内容,教材中更有一项近乎专为教学设定,那便是: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这是考虑到目前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 
《镜花缘》、《猎人笔记》、《湘行散记》、《城南旧事》、
《朝花夕拾》、《西游记》等为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图书。编本教材?
所谓"部编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拿现有的语文教材来说,目前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部编本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之所以要出“部编本”,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和规范作用。
部编本教材有哪些变化?

1、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
以语文科目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的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绘本书籍、电视、广告牌、父母的帮助,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很多字了。在一定的语文基础上,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从而使拼音与识字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编排教材是符合规律的。"
2、传统篇目增多
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也大大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3、倡导亲子阅读
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要看家长的配合度。
4、侧重阅读
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未来,对于语文的学习,老师们或会注重课程方面的整合和改变,将会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更符合对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目标。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上海、武汉、成都、佛山、合肥等多个城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将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代替原来的"本土版"语文教材,而广州、杭州、西安等地从去年起就应经开始采用"部编本"教材。
现在就动起来:
1、在7月至9月份的暑假过渡期间,不妨让孩子先和这些变化接触一下,可以从网上各大书店、本地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借一些或者买一些相关的书籍。事先缓冲一下,可以避免开学后面对新课本不知多措的慌乱。
2、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把这些古诗词、经典著作,每天读起来,先从声音上对这些古文音律、对仗、韵律美的认可,习惯养好了,读的多了,达到背诵的地步,开学后便会先行一步。
3、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习惯需要培养,习惯之后潜意识里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以后的读书、学习就像每天呼吸一样自然,岂不是好事。
教育无痕 | 生命无限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教育研究(ID:hantopedu)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