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小石博士
作者简介 | 1940年出生于重庆,战后随父母定居台湾新竹,中学毕业保送上台湾大学物理系。大学时期深入思考信仰问题,1962年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1964年受洗成为基督徒。1969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9-1973年,任教于若歌大学物理系(Rutgers University)。1973-197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1976-1998年,担任美国艾克桑石油公司(Exxon) 研究部门物理企划主管,并从事研究工作。1990年,获德国普朗克研究奖(Max Planck Research Prize),并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头衔)。1998-200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资深研员。2009-2012年,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访问学者。
黄小石除了在物理学界的成就外,同时以长老身分在美国纽泽西州的若歌教会(Rutgers Community Christian Church)事奉,为若歌教会创始人之一。曾任华福科技布道事工主任、众圣徒协会董事、基督使者协会董事会主席等职。多年来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讲演,反应热烈。
黄小石勤于笔耕,相关论著见于各刊物。中文著作有《真理的追寻》、《苦难的寻思》、《爱的真相》、《善恶的省思》、《生命的追寻》、《信的真谛》、《天河拾贝》、《实存的真象》、《盼望》、《恩典的岁月》、《上帝与物理》等书(皆由宇宙光出版)。
文章来源 | 香柏原创精品文章
到底什么才是基督教会?
“教会”是一个基督教《圣经》中的名词1,有其专门特殊的意义,不是别人可以随意定义的。有些“教会”若不合这定义,就不能算是基督教所说的“教会”,而是“冒牌”的膺品。
存在的教会不免有许多人为组织的色彩,是软弱的,并有诸多缺失的。但是教会的缺失并不代表上帝不存在,我们不能藉着教会的错误证明上帝是虚构的,正如我们不能以看见物理协会的错失,而证明自然律不存在一样。
真正的教会不是一个人为的组织,而是指古今中外所有“基督徒的聚集”,不是指其机构、设施等等。
那么谁是“基督徒呢?”
按基督耶稣的定义,就是指那些尊耶稣基督为主,愿意遵行上帝旨意的人。
所以不是仅仅口称耶稣是“主啊主啊”的人都是基督徒,也不是所有受洗的人都是基督徒。教会既然有她专门的定义和特质2,就不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看法来决定什么是真正的教会 。
教会是上帝用来拯救人类的方法,为叫所有与上帝疏离、与人疏离的人,可以在基督里都得以和好,正如《圣经》所说的:“祂藉着基督使我们与祂和好,又将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3,这也就是教会的职责。
当人与上帝和好,人也就能彼此和好了;并且上帝设立教会的目的,主要是藉着教会帮助人、荣耀神。
为什么要消除教会呢?合理吗?
宗教都是邪恶的吗?
第二次大战后,德国被瓜分为东德与西德两个民情资源都类似的国家,但是西德可以自由信教(德国人多信路德教派),而东德是执行无神论的。四十年后东西德合并,一个无神的政治社会系统,突显出无神的信仰对社会完全没有什么好处。
无神论提倡无神,不但没有什么功用,反而可能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伏尔泰说:“若是没有神,我们也应当造一个神”4。
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5等人都知道“若没有神,所有的事都是可以做的了6。”
于是社会失去了道德的基础,因为人可以随意自己定义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没有上帝,极权政府也容易产生,因为人自己成了万物的尺度、最终的权威,他已经是不能犯错的了。
无神论是一种信仰
接受一种不能实证(但也不违反事实),又不能推证的思想(但也不违反理性),这就是一种信心的行为,也常是人得到知识的开始,这正如奥古斯丁所谓的“我相信,为了要知道”7。信仰是知识的开端,知识是信仰的印证。
相信有神固然需要信心,相信“无神”却更加需要信心;因为相信一种存在(有神)是有实证可能的信念,但是相信一种不存在(无神),是没有实证的可能,所以那是一种更纯粹信心的立场。无神论既是一种关乎“上帝”的理论,应当可以看 作是一种宗教8。
无神论既然不能拿出“没有”的实证,就只能用逻辑的方法反证神的存在:如果有A就不能有B,现在我们知道有B,所以就不能有A,如此证明了没有A。这是合理的推理,但是这“如果有A就不能有B”的大前提是需要证明的。因为这前提也牵涉到“无”B,所以也不能实证,需要用其他的逻辑来设立这大前提。在本书中笔者以证明“费玛”定理为例,来解说证明“无”的困难9。请参阅本书《证明无神的困难》对这议题更深入的讨论)。
证明上帝
无神论基本的论点是“没有神”。这看法正确吗?这看法好不好呢?
人若不能证明上帝存在,难道就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一般说来,证明存在比证明不存在容易得多。这就是说,要证明一件存在的事物之存在,比证明一件不存在的事物之不存在,要容易得多。存在是一个已有的现象,有可以被观察被测量的特质,所以有实证的可能;不存在是没有任何的现象,也没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质,所以无法从实证的角度着手。
要证明有上帝,是特别的困难;同样,要证明没有上帝就更困难了。人不容易能证明上帝,因为起码有三类原则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人”能不能证明上帝,问题在人。人的有限,不只是在时空里的限制,也是心志上的软弱、经验上的不足。蚂蚁不能了解我们的宇宙,那么人是不是什么都能了解呢?
《圣经》问道:“人算什么?”
数学家帕斯卡10问说:“上帝为什么不向我们显示祂自己?我们配吗?”
我们以为我们配,自比与神相当,这就是我们的不配了。
其实若上帝不启示祂自己,人没有办法认识祂,人只能照人的想法来“创造”祂。
人能不能“证明”上帝,问题在人的实证方法。推论的逻辑,是不是都足够完备,可以证明一切的真理呢?是不是一切的存在都可以证明,还是只有能证明的才存在? 
人所有的经历都是需要解释的,若人采取一种“上帝不可能存在”的前题立场,他只能用自然律来解释一切的现象,故此认为再牵强用自然的解释,都比超自然的解释为佳。然而“存在”必须是符合自然律吗?
人能不能证明“上帝”,问题也可能在“上帝”可不可以被证明。上帝是不是与其他合理的事物一样,可以用人的理性系统,完全无缺地证明呢?
若是上帝不存在,那就不能用“实证”的方法,而只能用推证的逻辑。
逻辑的证明都建筑在一些公理及“前设”上,所以仍然有限制。不是所有的真理,都可以用逻辑来证明的。
若认为我们的逻辑一定能证明上帝,这不但是高估了逻辑,更可能是低估了上帝。
理性的局限
逻辑思维固然可以超越人的物质领域,但是人能用逻辑证明的,仍然必须是合乎人自订的逻辑规范。固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帝是不自相冲突的、是合理的,但这不代表上帝就可以被逻辑证明。这不但是因为上帝未必存在于人逻辑的领域里,同时人的逻辑也不能证明所有在那逻辑领域里一切的真理。这个重大的发现归功于数学家哥德尔11,他著名的“不完备定理”清楚地说明人类理性的局限,因而强烈地震撼了整个学术界。
所以人若不能以实证的方法,或推理的方法来全然“证明”上帝存在,也不代表上帝不存在。真理的特质之一就是:真理是个“合乎事实,合理的信念”12,所以这位自称是真理的上帝,是合理的,但仍然需要人在信心中来认识祂,这本来就是真理的特质,也是上帝赐恩典的途径,是为所有人预备的。
现今的机会
教会存在的目的不是与无神论者争辩到底有没有上帝,上帝是一位自我启示的神,在每个世代中都有祂特别的信息。当今许多人因新无神论者严重的攻击,而格外注意宗教的作为,正是去伪存真的好机会。当人刻意瞩目基督子民的好行为,就看见基督奇妙的恩典,把荣耀归给天上的父。
著书目的
本书的目的,乃在了解并反驳目前新无神论者的立场,好让我们面对各样无神论者人生哲学时,知道当如何智慧地在不信上帝的世人面前,有效地护卫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并能“心里尊主基督为圣,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13,辩明基督徒人生哲学的真实性。
我们申辩的目的不在乎显明我们自己有理,而是希望真理能被显明,叫万人都归顺真理。
当今不见得是山姆·哈里斯所谓的《信仰的终结 》的世代,其实反而象是《理性终结》14的世代。
无疑地,人间有许多的苦难,然而苦难的元凶却不是宗教,不是人的组织,而是人性:人的自私、贪婪、残忍、愤怒、嫉妒、骄傲等等的罪性。鲁益士在他的《返璞归真》中写得好:人不信上帝不是因为信心是不合理的,而是人不再愿意用理性仔细好好地思考15。
当科技愈来愈发达的时候,人类集体灭亡的危机也愈来愈深了16。
我们当即时面对人类真正的问题,这是现在尚存活的人,对我们将来世代的基本责任。
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基本的事实:真理就像2+2=4一般,是客观的、合理的、绝对的、排他的。我们若都能顺服真理,那么我们就能在真理中同归于一了。

附注

1雖然其他的宗教有的也用「教會」這名稱,卻不是有同樣的意義
2教會這字在《新約聖經》中是用「ekklesia」,這希臘文是由「ek」(出來)與「kaleo」(呼召)兩字組成的,意思就是「一群被上帝呼召出來的眾人(會眾)」。從來不是指一個組織或團體。基督教會執意要遵照聖經行事,所以牧師等「神職人員」是服事教會(會眾),但是不代表教會。教會是個有機體,就像是人的身體一樣,而不是一個「社團」,正如聖經所說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一章23節;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7節等),是「上帝的家」(提摩太前書三章15節;以弗所書二章19節),是上帝的殿(哥林多前書三章16節),是「基督的新婦」(以弗所書五章32節)。教會的元首是基督(以弗所書四章15節);教會的藍圖是聖經,她的「輔導」是聖靈。狹義的教會是今日世上一個地方的基督徒,是可見的,有形的;廣義的教會是由歷世歷代的信徒所組成,是無形的,是不可見的。所以有些神職人員的腐敗並不代表教會的腐敗,有些不合聖經的作為更不是教會當有的行為,乃是教會所棄絕的,正如希特勒的惡行不代表德國人的敗壞一樣。這不是說教會沒有責任,正如德國人對二戰有責任一樣。這些都是人性敗壞的明證,人性的敗壞是真正的元兇。
3哥林多後書五章18節
4Épître à l'Auteur du Livre des Trois Imposteurs (1770-11-10,Letter to the author of The Three Impostors) "Si Dieu n'existait pas, il faudrait l'inventer“
5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 1821-1881)俄國偉大的作家,《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都是他的作品,含有濃厚的宗教氣息,魯迅認為他是「人類靈魂偉大的審問者」。
6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第4部 11 卷4章(Part 4, Book 11, Chapter 4, http://infidels.org/library/modern/andrei_volkov/dostoevsky.html)
7Credo ut intelligam
8按照政教分離的原則,公立學校應不應該以無神論為真理,進而付諸於教學,那就值得商榷了。
9費瑪定理是一種「無」的定理:任何一個不定方程式XN + YN = ZN,大於N=2 的整數解不存在。
10Pascal, Blaise 帕斯卡 (1623-1662)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篤信宗教的哲學家、散文大師、近代概率論的奠基者。他提出了關於液體壓力的一個定律,後人稱為巴斯卡定律。他建立的直覺主義原則對於後來一些哲學家如盧梭和柏格森等以及存在主義者都有影響。
11Kurt Gödel (1906 -1978),二十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哲學家,1940年定居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
12真理的定義,請參閱拙著《上帝與物理》宇宙光出版社 (2014 初版一刷,2015 初版三刷)249頁,ISBN 978-957-727-457-1
13彼得前書三章15節
14The End of Reason – by Ravi Zacharias,Zondervan (2008)
15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Book III, ch. 11
16根據2017年的報導,物理學家霍金認人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不再是他以前所預測的1000年,而可能只有100年了。
——战善战   尽程途   守主道  ——
编辑:青云
校对:David
美编:Deborah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