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当务之急是要打破国内大部分HR
心中“眼高手低”的刻板印象。
留学生有个通病
都特爱纠结毕业后回不回国
快讯菌今天想给大家灌输一个观点:
做决定要趁早!!!
在职业规划中我们常常谈到一个词叫“以终为始”
即按照你最后对自己的目标作为你职业规划的起点
一切选择向目标去努力
不同的目标都有特定的规划
无论你在哪里就业
都会面临无数个无比现实的问题
重要的是

有意识的去为你的选择提前做好准备
毕竟时光不等人
国内现在的形势不容小觑
要知道高盛2017年在中国招了7个实习生
全部来自清华、北大、港中文和上交
面对清北复交
难道留学生已优势全无?
截至目前
BAT秋招网申通道都已开启
PwC/Citi/JP Morgan等名企也Po出秋招职位
所有的公司看似都做好了秋招准备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各位同学
你们准备好跟清北复交的竞争对手们抢Offer了吗?
充分了解目前海归的就业形势
今年,国内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95万,海归应届归国人数超过60万,面对有着更丰富实习背景的国内学生,作为留学生现在最需要发挥绞尽脑汁的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秋招发挥我们的优势?
就在前几天,CCG发布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其反映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留学前后情况的变化、回国发展的现状,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并对比了近年来的跟踪研究。快讯君特地精炼了大部分同学们关心的内容:
留学生硕士学历超60%,商科增长至近半数
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历中:
  • 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61.5%)
  • 其次是本科(31.0%)
  • 最后是博士研究生(3.5%)
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
  • 商科居首位,占比近半数(47.3%)
  • 应用科学居第二位(16.2%)
  •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占比非常接近(10%左右)
  • 自然科学占比最低(7.4%)
与2015年数据相比,商科为主修科目的海归比例增长了12.1个百分点。同专业留学生扎堆会增加回国就业竞争压力。
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就职人数最多的行业,在就职行业方面,位居前三名的依次为:
  • 互联网行业
  • 金融行业
  • 文体教育行业
与2015年相比,互联网行业就业人数超过金融业,从第四位升至第一位,增长10个百分点,反映出近几年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海归选择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逐渐增强。
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六成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海归认为,海外留学对生活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提升,近半数认为创新能力、扩大人脉网络也得到了发展。
在就业方面,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六成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
  • 工作时长在1年及以下的占比28.1%
  • 工作时长1年-3年的占比18.1%
  • 工作时长3年-6年的占比6.4%
  • 工作时长6年及以上的占比3.5%
但调查中,海归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存在劣势,主要表现在:
  • 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
  • 回国错过校招季
  • 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
  • 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
大家绝对不能继续沉浸在“20年前”的幻想中,觉得海外学历就是一把金钥匙,现在只需等毕业回国,喜欢的企业就会自动找上门来。一定要看清国内竞争激烈的现状,分析回国求职的优劣势,再针对劣势改善加强。
如何应对这激烈的竞争形势?
充分了解校园招聘
很明显地能观察到这几年来,各大名企对校园招聘愈发重视,其原因是:
  • 校招节约成本。在社会招聘领域,高端人才的单人招聘,中介成本基本在年薪的 20% 左右。因此,对于已经积累下口碑的名企来说,校招是低成本批量收割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最佳手段,没有之一。在国内,至少到目前,除了校园招聘,企业还没有比较常规的批量获取人才途径。
  • 品牌推广&宣传。能举行上规模的校招是实力的证明,同时校招也是一个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品牌推广宣传的活动。
国内的校园招聘是比较特殊的招聘形式,大型的国有、外资、上市公司等企业会集中在9月进行公开招聘,主要通过网上筛选、简历投递、笔试、小组面试、经理面试等流程进行选拔,一般持续2到3个月,所有流程全部通过即可获得Offer。筛选过程中对于求职者专业知识的考察内容较少,比较侧重软实力,如逻辑思维能力、领导力、抗压能力等,入职后会有系统培训,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
平衡好归国时间&求职时间
一般来说投递简历的时间需要早于归国时间,大概早15天,这是网申提交到笔试的一个周期。还建议大家提早回国,最好在9月1日前,因为企业网申将集中在9、10月开始,而Offer收获季将在11、12月。越早拿到Offer,就可以安排其他的旅游、毕业计划了,次年3到7月安心入职。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网申有一些硬性的要求,即网申必填项,他们分别是:英语水平、实习经历、项目经历、资质考试,这几个内容都将成为除教育背景、专业和GPA以外的加分项,如果还有时间准备,尽可能在9月份以前拿到成绩或丰富到个人履历中,这样才能提高网申通过率。
打破国内HR对海归的刻板印象
国内大部分HR在招聘中不仅会觉得留学生眼高手低,而且认为对国内的学生更了解,国内的学生更肯吃苦,工作的时间可能维持的更长,而且期望的待遇也更低。何况国内还有大量去海外交换学习过的本土学生。与清北复交相比,优势全无。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国内HR对海归的刻板印象:
用实习经验,国际视野、语言优势、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在国外的适应能力等软实力来证明自己。
不轻易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留学生应该放宽自己的眼界,国内有很多机会,放下500强情节和投行情节,收起那种非高盛美林大摩不去的执拗,你就会发现机会遍地都是,而自己之前把自己人生走窄了。
你需要做的是不轻易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找工作之上,随时关注心仪的企业的招聘动态和要求。
准备好合格的中文简历,练好面试技巧
求职路上要说最常被讨论的应该就是简历了,简历的好坏直接影响你有没有机会进入面试阶段。写简历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找工作过程中很少一些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控制的东西。大多数简历停留在HR手上的时间很短,格式不规范、不专业,都会导致简历在第一秒被丢掉。
所以回国求职首先需要准备一份合格优秀的中文简历。其次需要练习面试技巧,面试技巧到底有多重要呢?一位DBC导师曾在课程里讲到两个等式:
“十几年寒窗苦读=School+GPA=0.5秒”
“?=两个小时”
就是你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得到一个GPA成绩,但是面试官只花了0.5秒在你简历的GPA,而面试官却给了一两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与你交谈。你觉得你应该付出多少时间来准备面试?
面试的绝大部分环节都可以提前准备,见过多少面试例题,看过多少面试经验,做过多少次模拟面试,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斩获Offer!
求职这件关乎人生未来的大事
是否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希望大家
回国这场大浪淘沙中
们更好地做好求职准备
拼过795万国内毕业生
拼过清北复交的同学
拼过一同回国的60万海归
抢下心仪Offer!
▲最新留学资讯,时事评论,热门解读,实用的留学干货,尽在留学快讯
全天专家在线,不管什么留学问题都可以直接底部在【对话框】输入提问
▲看了那么久,你不好奇,阅读原文那里是什么么?(。・ω・)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