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呈“倒三角”的资源结构。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大部分在基层,呈“正三角”的需求结构。
医疗资源的倒三角与医疗需求的正三角导致了看病难,而分级诊疗能有效解决这个难点,同时能控制小病大治的不良现象,与医药分开等政策结合控制医保费用。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
从全科检查到专科治疗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最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如何在推进的过程中形成就医新秩序?如何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扭转当前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已成为各方都在努力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了解分级诊疗推进的情况,动脉网从政策角度对分级诊疗进行了全面梳理。
本篇报告我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124条国家级政策,如何从多个维度推进分级诊疗发展?
(2)区域化科学布局就医格局,将为哪些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除了上海市“1+1+1”模式,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地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值得学习和参考?
(4)上海、厦门、甘肃、延安模式,将从12个角度进行全面对比,他们都有哪些不同?
(5)4大受益领域将从那些方面搭载分级诊疗的快车进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这些问题,都能在《2017分级诊疗数据报告》中获得答案,这是数据的力量,也是我们做数据系列报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
124条国家级政策多维度推进分级诊疗发展 
2009年以来,共出台分级诊疗国家级政策124条。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政策首次提出分级诊疗概念。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后,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长,仅2016年,国家级政策的颁布量就达到52条。
自2015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分级诊疗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明确了分级诊疗各方面的数据指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部署开始加快。
近年来随着分级诊疗政策部署完善,家庭医生、远程医疗、慢病管理、基层医疗检验检查等领域机会凸显。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17〕37号),明确了今年需要抓好的70项重点工作任务。
2017年的医改重点工作主要是围绕基本建立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区域化科学布局就医格局
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模式。
同年,《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地方结合上述文件要求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分级诊疗相关文件。我们对部分省份政策中的工作考核目标或工作任务进行了对比。
红色为高于其地区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四川省分级诊疗的重心在于远程医疗和慢病管理,上海则侧重于家庭医生的建设。根据各省份侧重的数据目标不同,我们绘制了分级诊疗特色分布图。
在分级诊疗政策的考核指标中,基层医疗诊疗量占比是核心指标。因此我们可以把已知的基层医疗诊疗量占比与目标诊疗量占比进行对比。
经过下图对比我们发现,河北、江西、甘肃三个地区在2015年已经完成2017年基层医疗诊疗量占比目标,而浙江、新疆、上海等地区与目标数据差距较大。单从数据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浙江、新疆、上海等地区在分级诊疗领域存在明显的机会。
数据来源:各省分级诊疗政策文件,2016卫生与计划生育年鉴
四大受益领域搭建产业图谱
1、远程医疗
近年来,国内远程医疗市场快速发展。2015年,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已达36亿元,随着移动医疗终端普及、医疗物联网发展、医疗机构参与度提高,预计到2018年底将达到172亿元。

在整个远程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对远程医疗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远程医疗的重要政策进行了梳理。多个政策都提到要将贫困地区作为远程医疗工作的重点。
2、家庭医生
2017年0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将符合规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4月2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列出了要重点推进和落实的70项工作任务,其中明确指出要把所有贫困人口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3、基层医疗建设
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检验检查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心电、超声、X线摄片检查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建立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区域中心。这将带动体外诊断、第三方检验检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4、慢病管理
慢病基层防治空间巨大。根据IMS Health《2016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社区用药以中成药、抗高血压药、糖尿病药物、抗生素、血脑调节剂为主。并且在这四个用药领域,销售额增长率远高于医院渠道。
慢病管理将成为分级诊疗重要切入口。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30至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降低20%。老年慢性病患者可以由家庭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
分级诊疗受益产业图谱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分级诊疗成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必经之路,通过重新进行资源的分配、流动、重组,实现按需导流,有的放矢,通过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缓解供需压力的同时也能带动新增医疗资源更快流入。
《2017分级诊疗数据报告》将从政策层面为我们全面梳理分级诊疗的基础条件、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前景,从4大受益领域勾勒出关于分级诊疗的产业图谱,旨在帮助相关产业人士快速了解当前整个行业的宏观布局和发展特点,帮助创业者发现新的探索方向,投资人发现价值洼地。
若想获得更多关于分级诊疗的背景、基本内涵、海外分级诊疗概况等内容,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成为动脉网正式会员,即可获得完整版《2017分级诊疗数据报告》。
并且,可在下方推荐栏中点击浏览更多关于分级诊疗的文章。购买动脉网会员,在未来的一年里,您可以畅读完整的行业趋势报告,及时掌握全球最新的投融资信息,坐拥齐全的医疗企业数据库,还有海量资源对接,最最重要的一点!海量报告尽在动脉网会员知识库,只要365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会员,享受更多服务
文|王广龙
微信|touchlife1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进入动脉网知识库,创投趋势报告一网打尽
近期阅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