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楼主的话:
今天不荐影,荐一位国产电影导演。

舆论他的评价是“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平衡的导演”。但这句话太简单了,他没有评论写的那样得心应手,他遭遇过商业化创作的低谷;对艺术也有求而难得的时候。
他是导演张扬。

这两年张扬的打扮很有意思:长发披肩,戴皮帽,牛仔裤配尖头靴
——
仿佛西部牛仔的行头,满满异域风范,加上他的电影和西藏地区的深切联系,乃至于很多年轻影迷猜测:他是少数民族导演吗?
其实张扬是地道北京人,在专注于边远题材之前,他的电影题材跨越很大,有都市爱情片还有文艺气质十足的剧情片,他作品的主题也很多元。但在2010年之前,家庭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是他作品的母题。
《洗澡》(1999年)
《昨天》(2001年)
《向日葵》(2005年)
这三部都是家庭伦理题材,而且特别的是焦点都在父子关系上,关于贾宏声的《昨天》是带有实验色彩的伪纪录片,贾宏声经典的那句“我的父亲叫列农,农民的农”,用病态滑稽方式表现出青年一代对父辈的抵触与自我消解,这部作品很神,真假参半,贾宏声和家人都将痛苦挣扎的一面呈现出来,看得人很难受,却也足够动人。


父亲以及父亲代表的权威和规矩,在张扬早期的作品中不断受到挑战,尤其是在《向日葵》中达到斗争的巅峰,从上世纪60年代横跨到新世纪的父子之争,非常痛切地直指父子伦理关系的破碎,这个剧痛过程中自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
《洗澡》是比较温柔的,展现更多的是隔阂(濮存昕与朱旭之间)而不是剧烈的、针尖儿对麦芒的争斗,有一种明显的对传统人情的留恋情绪萦绕全片。
《爱情麻辣烫》(1997年)
这部电影是张扬的成名作,多段故事组成,如题目“麻辣烫”的概念,尽显爱情的五味杂陈。张扬对北京人市井生活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对白耐人寻味,接地气、有嚼头、符合人情,这是张扬作品随处可见的优点。比如《洗澡》中朱旭对濮存昕说:你回来看弟弟,我很高兴。简简单单,却把父子之间的隔阂、隐忍的爱意表达得很精准。
《落叶归根》(2007年)
2007年的这部电影大获好评,赵本山的表现也相当亮眼。故事是一个疯狂的故事,运送工友的尸体回到家乡,十足另类公路片。
张扬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有着独到的把握,他不是用批判性的、揭露式的手段去展现生活残酷的真相,而是将深切的同情心隐藏在戏谑荒诞的喜剧外壳下,这是比较高明的创作考量。
《无人驾驶》(2010年)
《飞越老人院》(2012年)
张扬试水商业片领域,接连拍摄了《无人驾驶》和《飞越老人院》,前者票房口碑惨败,后者稍好点,但套路化的故事和廉价的煽情让他自己也感慨有点跑偏了
舆论对张扬导演的评价是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平衡的导演
,但这句话太过简单乃至简陋,张扬没有想象中那样得心应手,他也遭遇了商业化创作的低谷,这两部电影说露骨些,都是在向观众谄媚的作品:用自以为观众会喜欢的方式,向观众兜售廉价而蹩脚的情感共鸣。
张扬几乎所有的作品,最后都落回到对人性的坚定信任。这是他的理想之处,也是比较动人之处,但这种单纯也很容易滑到上述两部电影那样的尴尬境地。
冈仁波齐(2015年)
皮绳上的魂(2016年)

《飞越老人院》之后,张扬开始将创作的目光重新瞄准西藏。张扬1991年第一次去西藏,那时候他还是即将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大学生,初次到西藏的他立刻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发愿一定要在这里拍摄电影,毕业后他在云南、西藏、青海等地拍摄纪录片,而后《洗澡》的后半段还出现了西藏的场景:一对祖女藏民徒步去圣湖洗澡。
拍摄这一段的时候,张扬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差点双目失明。对西藏的一往情深,是张扬拍电影乃至生活的力量源泉,但他自己也说,这种深情大概不是宗教信仰的范畴,他也不是佛教徒,虽然有活佛的朋友。他接连拍摄了《冈波仁齐》、《皮绳上的魂》两部藏语电影,探讨的都是神圣信仰的主题,尤其是《皮绳上的魂》还有浓烈的神秘主义色彩。
《飞越老人院》后张扬再回西藏,初衷很简单:回去走走停停,拍拍电影。关于藏民去拉萨朝圣的电影《冈仁波齐》,就是这样走走停停地创作而成,张扬坦诚地说,这就是一部伪纪录片,虽然大部分情节是真实的,人物背景基本也是真实的,可能其中的死亡情节不是真的,但也确实有死亡发生在漫长的朝圣路上,这并不鲜见。
冈仁波齐(2015年)
这种伪纪录片式的创作,张扬在新世纪初的《昨天》中就用过,这属于主动创作,而不是被动观察与记录,电影拍了九个月,跟随者朝圣队伍一路前行。对于藏人的朝圣行为,对于外人来说是一种人文景观,难以共鸣到那种坚定无比的信仰之光,张扬在《冈仁波齐》里几乎没有进行介入:比如编排比较强的戏剧性冲突。
冈仁波齐(2015年)
拖拉机车祸报废,女人生子,老人病逝,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波澜点,也恰到好处地带动起整个朝圣的剧情,宛如一条河流,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朝圣动作如流水一般不断向前,而后这些事件就是一个个旋涡、浪头,让这条故事之河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冈仁波齐(2015年)
和另一部藏语电影《皮绳上的魂》相比,《冈仁波齐》是简单质朴到透明的存在,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藏地精神的光影,而《皮绳上的魂》则繁复绮丽得多,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架构,宗教赎罪的主题,让这部电影满足了许多观众对于西藏精神的猎奇心理。《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像是一正一反两面,一个清纯,一个厚重。
皮绳上的魂(2016年)
和松太加、万玛才旦等藏族导演比起来,张扬的西藏情节本身就带有朝圣者气质,他对藏民生活采取的是一种敬仰尊重的观察态度,这不是现实主义的,依然是理想主义的,《冈仁波齐》像是他的一种自喻,朝圣看上去很伟大,却又很平凡——在路上匍匐前进,真正伟大的山峰在身后若隐若现。
冈仁波齐(2015年)
张扬的电影,类型跨度极大,不管是关于现代都市爱情还是关于西藏朝圣,他的作品都具有浓重的人道主义精神,故事或许简单,但充满感动。

相关推荐

如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投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合作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个人观影逼格的公众号。
24楼影院movie24l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