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277天 】

别人给的安全感,并不是真的安全。

很多人经常说,总感觉自己没有安全感,那么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
简单来说,安全感就是一种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表现的积极、乐观、愿意去尝试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愿意与人交往、即使在不是很熟悉的人面前也可以从容的表达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安全感。
相反,假如我们对一件事或一段关系内心充满了不安,就会变的焦虑,在行为和表现上也会变的谨慎和迟疑。
也就是说安全感的有无,决定了我们的身心是舒展还是蜷缩。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父母或其他养育者来承担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照顾的足够好,那么这个外在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相反,如果原生家庭存在很大问题的话,孩子心中内化的安全基地就是不牢固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会回避亲密关系,要么会对关系充满了焦虑和矛盾。
以上是心理学对安全感来源或者形成的解释和理解。但是,安全感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如果说在幼年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和家庭对我们的安全感的塑造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当我们成年独立生活以后,我们的安全感又被什么影响,或者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今天,实用菌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成年就意味着,我们要担负起自己人生的责任,要自己为自己负责。因此,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有没有安全感,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他人,而在于自己,在于我们看待人与事的方式。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归因方式,也就是对一个结果产生原因的评价方式,对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一个挫折,有的人会被击垮,而有的人反而变的更加强大的原因。
按照归因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人们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类型。
内控型的人会认为我的成就和幸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因此,“我是我自己生活的主宰”。他们相信行为的原因在个人内部,而不是被外在人或事所决定。
同样在安全感的问题上,他们也认为无论对一件事也好,对一段关系也好,能不能感到安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外在发生了什么。
相反,外控型的人认为个人的成就和幸福主要取决于外在,有没有遇见一个好的人,或者有没有赶上一段好的机遇等等,这些是决定性的。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同样在安全感的问题上,他们也更容易受到外在的人或事的影响,不容易拥有持续和稳定的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容易通过逃避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修复和解决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要想拥有真正的安全感,最重要的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找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当然,客观的说这也很重要),而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提升自我的认知,建立更健康和积极的归因方式。

我们与重要他人的关系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个人永远在我们的背后爱着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灵没有归属,或者转身之后没有什么期待。”
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他既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有交往,并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人,比如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同事等等;也可以是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甚至遥不可及,但是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人,比如我们常说的偶像,仰慕的人等等。
我们常说,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就是因为通过与重要他人频繁的人际互动,或者心灵上的互动,通过一次次具体事件中来自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我们对周围人与事的看法和信念会得到强化或者削弱。
如果围绕我们身边的更多是那些积极的、包容的的人,在我们遇到问题或者挫折的时候,能够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那么我们的安全感会更高一些,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会更积极一些。
相反,假如我们身边更多的是一些消极的,冷漠的或者习惯指责别人的人,那么受他们的影响,我们对他人的信任感也会更低一些,更不容易相信他人。
因此,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态度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选择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时非常慎重的原因。
总的来说,对成年人来说,在安全感的问题上我们会具有更多的主动性。我们既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是认知,让自己变的更积极和包容,也可以通过主动的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来营造一种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的人际环境。
因此,当你觉得自己总是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其实不必问责于他人或命运,只需转向自己即可。长大以后的安全感,是需要自己凭本事去挣的
↑↑↑喜欢就点它哦
以下是推广时间,对沟通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继续浏览
家庭,事业,爱情,社交,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要在各种场合各种目的各种身份下说无数话。我们明明也看了那么多的书,学了那么多沟通技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怎么都用不出来。一到要说话的时候,还是该咋样咋样。
真奇了怪了。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你只看书,却不思考。只思考,却没想明白。
沟通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让对方感受到了什么;
重要的也不是听TA说了什么,而是要搞明白TA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了解沟通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不建立属于自己的沟通心理模式,再好的技巧也只是别人的。
所以如何理解沟通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拥有属于自己的技巧?
实用心理学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这堂课!

6堂沟通心理直播课
深入沟通背后的心理机制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沟通心理模式
摆脱沟通障碍,就从现在开始!
长按下方二维码  立即加入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