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家庭经济条件变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很多家长认为中国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孩子更全面的发展。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体会到学习习惯、理念、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比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很多孩子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早的接触到国外的教育、适应国外的学习氛围,为了以后更容易进入顶尖院校,所以尽早的就为将来做打算,把孩子送往美国留学。
然而,现在家长和孩子真的为低龄留学做好了准备了吗?近几年,关于一些小留学生的负面新闻被不断爆出,这令家长,社会深感不安。例如一些小留学生遇到的自理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变化问题,身处异国他乡产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都是小留学生们出国留学可能面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留学君有幸采访到了瑞思学科英语的学术高级副总裁Sally老师,为大家解答低龄留学怎样才算准备好的问题。
袁雪 Sally
瑞思学科英语学术高级副总裁
山东大学英语系、美国HOFSTRA UNIVERSITY大学基础教育学硕士
时任瑞思学科英语学术高级副总裁、北京市教育学会学科英语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多项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组负责人、资深少儿英语教育专家。
Q=留学杂志
A=Sally
Q
因为留学的持续升温,很多家长考虑在低龄阶段就送孩子出国读书。但是也有很多家长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便草率做出决定,那您觉得多大孩子出国算低龄留学呢?
Sally18岁前的孩子出国读高中,初中,小学就已算是低龄留学。若已超过18岁,到了大学阶段就不算低龄留学。
Q
现在大部分选择低龄留学的家长都是70后,80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送出去留学。却没有从孩子自身去考虑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去留学?那您觉得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低龄留学呢?
Sally低龄留学的确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关注。通常我会跟家长这样说,孩子应该拥有四个“自”。第一个“自”是有自信,就是自信的孩子。什么叫自信?这不仅仅是分辨意思,自信首先是孩子要很了解自己,这个孩子不会因为小小的困难就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以及行为上的扭曲。通常自信的孩子我们会明显感觉得到,这个孩子相对来说比较阳光,比较爱笑,并且对自己的评估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不足,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所以这些孩子心里年龄相对来说就会更成熟一些,我们是通过孩子的这种自知力去判断这个孩子是否是具有自信的。
第二个是自主。自主的意思是比如说国外的很多学校并不像国内强迫学生学习,全程监控学生去完成每一步的作业或者是学习计划,在国外,孩子就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去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一个自主的孩子必须要有自己的自驱力。
什么才是自驱力呢?就是要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晰,通过孩子的目标,我们就会了解到这个孩子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想要去哪所大学?为什么想成为这样的人?为什么想去这个大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想去某一个学校,是因为这个学校很有名气,我想成为一个银行家,我觉得银行家能挣钱等等。当一个孩子越早越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哪一所学校的话,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更强。
我们看自主能力就是看他的长期坚持目标的能力。也就是第三个“自”,自律。在自律方面,孩子通常表现为有自己明确的学业规划,包括每一天自主的时间、学习制定的计划表、自己成长进步的计划表,并能够按照这个计划表坚持三个月以上,通常我们在评估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孩子他是有一定自律的。自律,包括在学业方面的,也包括在一些课外活动方面的,比如说我想去提升下自己的美术水平,或者是想提高我的音乐水平,他是否也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坚持。
最后一个“自”,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若孩子在学业方面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计划,但是在自理能力上比较弱,这也是很严重的问题。自理包括生活方面,有的孩子对于金钱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完全不了解,他只知道少花钱,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合理的分配。还有作息方面,是不是按时吃饭,然后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睡眠与学习的时间,还有对于运动的调配等等。
自理能力还包括对当地生活、文化、法律方面的一些了解。自理能力可能需要让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让自身得到锻炼,这个是通过学习或读书完成不了的。比如说在国内或者在国外,我们希望孩子至少曾经有一到两个月以上离开过父母独立生活过,并能够比较合理的照顾过自己,通常我们认为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基本能够达标的。其实在美国的学校,尤其是国外的Boarding  School(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他们也会问孩子类似的问题,比如说他们会问到说20年后,当你在谷歌上搜索你的名字的时候你希望看到什么?你的自传的第35页里面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孩子是不是能够有明确的人生的规划的考量,他们通过这些也会看到,孩子是不是能够承受某些失败,去最终达到目标。
国外的学校都会比较关注孩子推荐人的推荐信,在推荐信上都有标准的一些模板。推荐人对孩子的几个方面进行打勾,比如说,第一个是Sincerity,就是诚信,第二个Willing to live under this  rule,就是愿意在这规矩下进行生活,喜欢遵循规矩第三个Self-confidence,能够自信。Self-discipline,能自律,还有Autonomy,自主。还有Leadership,领导力。还有Cooperation  with  peers,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还有Inspiration  for  others,对其他人的敏感度,对其他感觉的敏感性对他人的启发,还有Respec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s,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有是Emotional  stability,情绪的稳定性。还有Reactions  to  criticism  and  frustration,对于批评和挫折的反应。最后一个通常是Maturity,成熟度,成熟度就是与他的年龄相对比的成熟度,通常也会让推荐人对他这几个方面进行打分,这样也有助于学校去判断这个孩子适不适合进行独立的寄宿制留学。
Q
现在有很多家长只盲目的送孩子去留学,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家庭是否适合送孩子去留学,您觉得什么样的家长,或者家庭适合送孩子去低龄留学呢?
Sally首先这个家庭必须是跟孩子的亲子关系是非常的融洽的,而且是超出一般的融洽,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青春期不喜欢理睬家长,比较叛逆,家长的态度是放任他、不管他,这样的家长我们是不建议他的孩子去进行出国低龄留学的,否则他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恶化,如果孩子在外面都不能很和睦的跟家长这样的成年人相处,那他也很难跟校外的其他的成年人更亲密的接触,孩子就会生活在一个没有成年人深度心里沟通的环境中,这是比较危险的。
还有另外一种家长,他认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好,但其实孩子并不这么认为,这些家长觉得,孩子跟我无话不说,他几乎没有秘密,所有的秘密我都知道,他的悄悄话都会跟我讲,这样的家庭也很危险,孩子是活在他的控制下的,家长虽然感觉自己跟孩子之间是完全透明的,但是其实孩子是需要自己空间的。所以这样的孩子出去之后很容易造成一旦脱离了父母之后,他反而什么都不想跟家长进行分享沟通的结果。所以这两种都不叫做亲子关系十分融洽。十分融洽的亲子关系通常是这样的:家长对于孩子是一种尊重的态度,孩子对家长也是一种尊重的态度,然后双方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式的相处,所以这样的家庭是适合低龄留学的。
Q
现在很多家长,对于要提前多久为孩子留学做准备有很多分歧,有部分家长觉得就是越早为孩子准备越好。还有一部分觉得太早准备是在浪费时间,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你认为合适的准备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Sally我觉得从三岁开始就应该为孩子准备,刚才所说的自律能力、自理能力、自主能力、自信能力,这四个能力都不是说一年之内能培养出来的,以及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像朋友般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也不是一年之内就能够实现的,这都是在孩子三岁之后,有了清晰的自我认识之后,开始被建立起来的,这些都是人格培养、性格培养的长期工作,而不是短暂的一蹴而就的。比如说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多的文化层面的,包括美国的孩子学过了什么?读过什么书?看过什么样的电影?流行什么样的文化?这些都是孩子在将来出国留学之后想结交到新的朋友之后需要沟通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准备也不是通过通俗的语言能力进行简单的交流就能达到的,否则孩子出去之后会成为一个校园的一个独行侠,造成可能只跟中国孩子真心交流,没有办法真正融入美国大学的这种文化当中去的结果。
课堂里面更是这样,我们如果纯粹的只会说简单的生活用语,但在课堂中会学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这些理工科的时候都有很多专业的名词。学习这些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叫做学科英语。这些学科类的、学术类的英语是内容层面的,都是孩子需要长时间浸泡在英文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Q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过关了,也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了,然后资金也充足便可以送孩子去进行低龄留学,您觉得这是否是已经为低龄留学做好准备?还差哪些呢?
Sally首先资金充足这个是必要的。学校除了学费以外,还有很多的隐性的一些花费,包括暑假需要参与一些国际性的旅行,或者一些志愿者的活动,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私立学校的话,还会有更多的额外花费。孩子自信、自主、自律、自理这几个方面的软能力的准备,情感方面以及生活方面的准备,都需要一定的资金。
在语言方面,很多家长误以为语言就是语言测试,这是片面的。语言也有文化内容的交流,以及学术,学科,内容方面的交流,这个是需要同时同步打好底的。除了上述的四种能力,孩子的领导力也很重要,领导力可能在国内接触比较少,通常我们说中国孩子很擅长考试,或很擅长记忆总结,但是不太擅长于国外的很多上课以及考试的形式,他们上课方式是需要孩子去参与的,考试通常是小组之间做项目来去完成,但中国孩子因为从小都是自己独立去完成的,所以没有这样跟别人团队合作的能力。因为语言的问题,或者是学科知识还不够充沛的情况下,导致他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这也是我们说的团队领导力当中很重要的合作能力,以及孩子的项目管理能力。
Q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留学期间,因为担心孩子,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您觉得从家长自身来说,家长应该在心里或者其他方面做哪些准备呢?
Sally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低龄留学压力太大。举个学游泳的例子,如果你永远不到水里面去,那你就永远都学不会游泳,就像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他对于挫折和批评的反应,如果说孩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巨大的失败和巨大的挫折,很有可能一次失败就让他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了,我认为该让孩子多去承担,家长是没有办法来帮他去承担的,家长做的就是尽早给孩子做好准备。比如说孩子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尝试参加独立的一周到两周的的离开父母的营地教育,或者是夏令营,冬令营这样的活动。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低年级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独立的在国外两到三周,这种形式叫做微留学,通过这种微留学的形式,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够逐步的提升。
家长在从三岁到十四岁这十年里面,每一年给孩子搭一个梯子,让孩子一步一步的走上去。语言能力也是一样的,可能从最初的简单的交流,到最终孩子是能够跟美国人或者是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我们叫英语为母语的人能够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这个也是需要十年的积累的。所以总结一下来说,我觉得低龄留学提前十年开始,是可以把这些能力都建立好的。

(留学为你来:低龄留学需谨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