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直跟踪格隆汇的读者都很对Simon不陌生:他是TMT行业数得着的“老”研究员,也是一个专业与情怀兼具的研究员,对TMT各个子行业的认识深度与专业,这个市场能够超越Simon的,也许有,但肯定不多。今天分享Simon的一篇关于乐视入主酷派的文章,加深我们对香港壳交易的认识。
香港市场一直以来以其多元化、多层次闻名于世。除了价值投资者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春天,香江股海同样是各路资本玩家的冒险乐园。
香港的壳交易一直属于技术含量门槛较高的高端市场,这里面的行家有精于资本运作的大player如马爹和壳王高振顺,也有常居四季酒店的X二代及内地国企,更有不少江湖玩家参和其中。总体而言,壳买卖是一种建立在市场交易法则之下的OTC市场,往往规模巨大,数量却少之又少。通过优质的资产重组,老旧的企业主可以卸下上市公司的负担,将一辈子耕耘的资产套现走人,新兴的资产注入也将带给市场以新的动力,对市场绝对是好事一桩
但是一旦壳交易泛滥,则容易出现大量“啤壳”现象,破坏香港资本市场的生态,这也是香港证监会连续收紧借壳的逻辑——问题在于,香港证监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借壳设置了无数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这让借壳在香港市场成为绝对的高难度动作。香港证监会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让诸多大陆的产业与资本试图借道香港出海的梦想,真的变成了“梦想”——毫不意外的是,香港市场自身也变得越来越安静、沉寂。
但大陆资本输出的热情并未减低——这是趋势,无可阻挡。在过去几年,我们常跪拜而不得求见的诸多猛龙如BAT没有少干过壳买卖业务,阿里影业、阿里健康、恒腾网络、华谊腾讯娱乐等等。这一次,我们终于在这水枯鱼死的6月,迎来了内地神创带盐人乐视的到来。
去年下半年酷派正式公布大股东DataDreamland正式出售18%股份予一间名为LeviewMobile HK Limited,亦即是LeTV乐视的附属公司。公告指出,Data Dreamland以每股作价3.508港元出售78,038万股,意味这次乐视购入18%酷派的股份总交易代价约为27.37亿港元
近日(6月17日),公司公告酷派(2369.HK)大股东兼主席郭德英拟减持公司股份11%,以每股1.9元,出售5.51亿股予乐视大股东兼董事长贾跃亭所持的Leview Mobile,涉资约10.47亿元,作价有溢价24.18%。贾跃亭取代郭德英成为酷派第一大股东,持股由17.9%大增至28.9%。
应该会有聪明的投资人(而且是做过投行业务的)会知道,乐视拿酷派28%,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要避免全面要约收购(GO)。在买壳卖壳业务中,不发GO是一种比较友好的交易模式。
因此,可以揣测,乐视并非要搞什么手机,其实就是一桩壳买卖。
既然是壳买卖,大家肯定会问,这么贵值得吗?香港主板上市的壳均价不是6亿?那贾跃亭拿了超过37亿港币买28.9%(没算上供股那部分,可能差不多),是不是被蒋超坑了?
当然不是,大家别像港农一样那么直线性思维:
1、28.9%=37亿港币,也就是整个公司估值128亿港币,而酷派在南山的土地价值就至少80个亿人民币以上,东莞松山湖产能设备和专利连商标,有约20亿港币(对应酷派历史平均一年2亿港币的利润,算是给高了),剩下的28亿港币才是壳价值
2、而且,酷派属于科技板块,可以兼容信息服务和电信设备,未来可扩展性强。熟悉香港借壳规则的人都清楚,这样的壳和医药壳类似,在香港少之又少
3、第三,酷派的收入很高(14年250亿收入,15年145亿),利润很小,非常适合装资产
4、最后,酷派市值高于50亿港币少于150亿,不进沪港通却是深港通的潜在标的
这样的壳,在香港应该至少值个15亿港币,剩下的10亿,算是乐视送给老郭的了。整个过程如果双方合作的好,乐视可能根本不需要出37亿这么多,因为没有乐视,郭德英也没法将地产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来,因此只要抵押地产项目公司的股权,就可以融资收购郭德英的股份,道理和海外资产分拆、国内的定增并购一模一样
现在的问题来了,既然乐视要的是壳,那会如何处置这个壳?
按香港借壳规矩,如果大股东一旦发生变更,则业务重组必须在两年后才能开始。按照乐视以前的模式,大都是无人区的创新行为模式,2年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如果要等到2年后去做重组,这机会不大好把握。好了,那现在郭德英只是拟出售股份予乐视,却仍然没有执行。在这个交易执行之前,贾跃亭都有机会让酷派停牌,进行资产重组,也就是“土地剥离”,然后注入资产
土地剥离可以给公司带来现金资源(其实这个钱还是自己出的),装进资产,但要遵守香港的资产重组原则。去年酷派的实际利润是亏损的,但因为出售奇酷而有了一次性收入,因此剔除这一要素,酷派这几年历史平均利润大约1-2亿港币,故所收购的业务在利润上应该大概率是亏损的;收入也是,不能超过原收入。
那好了,假设我的想法成立,到底乐视的资产里有哪一家符合以下的条件,麻烦熟悉乐视的朋友帮解读一下哈:
1、亏损或利润规模少于1亿港币;
2、收入端少于140亿港币;
3、故事大大的;
4、资产轻轻的;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主业不变的情况发展业务。问题是,认识乐视这么久,好像也不是乐视的强项。
另外,买壳卖壳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洗盘。如果为了达到控盘的目的,重组方可能需要在股价波动中通过第三方机构大量吸收筹码,否则在香港很难将股价推上去。另外,其实乐视未必想要在香港融资,因为乐视根本不缺那点钱(这个在香港大家都清楚,对比一下QDII和国内公募的资金实力就知道了,香港这点钱算少数点吧)。我个人估计是在香港把估值做起来,到国内去宣传,这个可能性要高一点,大家拭目以待吧。
应该得停牌一次,至少吧!
跟踪了酷派这么久,我写本文并不是看好酷派未来的业务发展会成功。经历了将近一年与奇虎的撕逼,我们早已接受了血的教训——与其在小股票上瞎折腾,不如寻找在好公司中的长期投资机会,否则就要做个专业的中小盘能手,投行研究一脚踢。但是乐视入主酷派这件事的确是一个相当经典,颇有眼光和战略高度的壳买卖案例。深港通还没到来,深港资本圈的过招就已经到了这个层次,这不能不令我们由衷的兴奋和关注。
不得不送一句话给贾总。每次我从香港过关到深圳,见到的第一句广告词就是“既然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次乐视入主酷派,我们也该对贾总祝福一句:“不是猛龙,别过江!”
这句话的另外一个说法是:既然过了江,就整它个天翻地覆。
作者其他文章: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投稿给格隆汇。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登录格隆汇官网(www.gelonghui.com)或格隆汇APP,注册、发文;
加入格隆汇各微信交流群。入群办法:添加微服妹妹的微信号“guruclub_011”,附上您的行业背景、投资经验等基本资讯;
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直接添加格隆个人微信公众号:guru-lama
联系电话:0755-86533501
业务洽谈:business@gelonghui.co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