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王文彦
一群年轻人租下超过80年的台南工厂,只为端“最苦的社会议题”给你尝。
作者 | 刘致昕
编辑 | 小蛮妖
古都台南近年充满“小确幸”气息,年轻人开起各类小店,吸引观光客目光。

一群年轻人改造市中心废弃铁工厂而成的“能盛兴工厂”,则呈现另一种走向社会、积极介入公共议题的风貌,从独立书店、表演空间、小农市集到举办同志游行,在地方激起了一波涟漪⋯⋯
台南,老屋里,你想尝什么?
甜点、文创、早午餐、背包客栈,每个月超过200万的旅游人次灌溉,老屋成为新台南滋味的沃土。“小确幸之城”,过去几年媒体这么描写它。
但在能盛兴工厂,一群年轻人集资租下超过80年的铁工厂,只为端“最苦的社会议题”给你尝。
“来逛菜市仔喔!”周末台南最挤的神农街、正兴街上,几个年轻人背着吉他、非洲鼓沿街呐喊,每个月的第三周,“能盛兴菜市仔”是市郊小农的城中据点,有机棉内衣、手作果干、无毒蔬果,在废弃的铁工厂里一字排开,门口架起一大锅烧酒鸡,一根一根木头慢慢烧,发型师在一旁路边义剪,所得三分之一作为能盛兴的“环保基金”。
傍晚,一人50元,四、五十个人一起在“工厂”内吃晚餐。能盛兴把小农的菜一道道端上桌,摊贩、游客、社区妈妈,边挟青菜边聊彼此的农地,原来菜可以这么煮、原来你们年轻人喜欢一起吃饭。不同世代、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籍的人一起吃台湾土地的滋味。
门口架起一大锅烧酒鸡,一根一根木头慢慢烧,发型师在一旁路边义剪,所得一半作为能盛兴的“环保基金”。(摄影/王文彦)
在市中心租一座废弃的铁工厂,“当初只是想要一个基地,”能盛兴成员普京说,几个朋友想要一起过理想生活,把对环境、性别、食安议题的理念,活成真。
2年多过去,独立书店、表演空间、加上每个月的市集,这里已经成为一、两百个志工社群的基地,办过4场大型集会,包括一个星期内号召起的第一次大规模废核游行,超过3千人走上街头。日本乐团来此巡演、德国、美国人来此换宿,当他们的小帮手。
最苦的小确幸:清洁工、水泥工、油漆工,什么都做
要在城市中的铁工厂盖一个理想国,代价不赀。
光是老房子,半年多自己敲敲打打,木工铁工一步步学,开张之后,为了分担工厂房租跟填饱肚子,从油漆工到工地小工、采水果、水电师傅助手、清洁工等,以女孩为主的能盛兴,什么都接、什么都做,加上本来人体模特儿、鼓手、乐手、建筑科系的技能, 他们为了理想四处讨生活。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免费出借场地给相关议题的团体、展览、表演,只为让理念“焊”进都市生活。
“我们就是想要让这里成为家的感觉,”能盛兴成员高郁宜说,开放、包容,让有相同理念、或者追寻更好生活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伙伴。
每天晚上的晚餐便是一例,在都市里工作的伙伴、好友,下了班围着圆桌,真的就像家人一般,一起吃厨房里端出来的晚餐。
从店的经营者看能盛兴,虽然每个月租金与营运收入已经打平,但他们远远称不上成功的创业家,若从社会运动的角度看,能盛兴则是把议题藏入都市生活的社群经营者,把有距离的议题透过生活方式实现,接着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社群。
用菜市仔推动食安议题、支持在地小农,是第一个成功例子。与市郊小农的合作,不但把好农作带进都市里,也让小农的经验、技能彼此交流,能盛兴还在工厂里设了柑仔店,长期贩售小农的作物,“健康的东西是每个人都应该吃得到的,”高郁宜说,一起吃晚餐,则让忙碌的上班族、不方便煮的年轻人,也能够吃到好的食物,用集体消费支持小农。
一起吃晚餐,让忙碌的上班族、不方便煮的年轻人,也能够吃到好的食物。(摄影/王文彦)
另外一例,是婚姻平权议题。
同志的爱没有不同,200人一起喝“她和她”的喜酒
以家人相称的能盛兴,其中的高郁宜跟林昱颖曾经办了场200人喜酒,目的,就是为了用最熟悉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份看似陌生的爱。
2个女生就像一般婚礼上的主角一样,一桌、一桌敬酒,不只是亲朋好友,能盛兴的左右邻居也都到了现场,坐满了整条巷子。喜酒现场,不分世代的对两人献上祝福,感受与一般婚礼并无不同。人们除了给礼金之外,还可以签署要求台南市府开放注记同性伴侣的支持连署书。
“婚礼之后,我们就继续想还能做些什么?”高郁宜说。于是,当去年底高雄、台北陆续宣布同性伴侣注记,台南仍没有动作,能盛兴决定与各地同志团体串连,在台南发起游行,一同推动多元成家法案。
从发起、募款到制作主题曲EP,台南第一次尝试大规模同志游行,能盛兴最终共获得了20个公民团体、2千多份的连署书。号召了两千多人上街。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同志游行,”当时也在现场、36岁的阿豪说,“在这里走好像很轻松,(身材)不用有肌肉,”他笑说,从市集上认识能盛兴开始,阿豪今年准备跟着搬到台南,“感觉那些理念在这里(能盛兴)都可以连结到生活,你发现有人跟你想的一样,而且他们的生活就是那样。”
当晚一起吃饭的,还有法国来的Jonathan Petragallo。“我走进来以为我到柏林了,”他笑说, 能盛兴工厂就像是柏林中任一处年轻人聚集之处,曾被称为欧洲最穷首都的柏林,是靠新型态的生活、实验性质的社群,吸引多元文化人才,把城市印象从二战的破败变成前卫。
能盛兴的存在,也在观光浪潮下的台南老屋群中,开了一扇门,平均26岁的他们可能没有高深的论述、没有对议题长达十几年的耕耘,但他们用自己的生活在市中心实现理念,让在地、观光客都能更轻易地走入议题,看见新的可能跟伙伴的存在。
“这些辛苦只是过程,”林昱颖说,他跟其他成员一样,父母的不谅解、财务吃紧、甚至被社会抹黑,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伙伴越来越多,“辛苦的都会变快乐,”回想一开始铁工厂的百废待举、遇过的火灾,到现在连社区阿嬷、外国人都来能盛兴买菜、吃饭,他们的理想生活慢慢从铁工厂走进社会,“(遇到障碍)就是一直跨、一直跨,一直累积,有一直往前的感觉,就够了。”林昱颖说。 
非营利深度报导网站《报导者》授权转载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store-tainai-ffffactory)
本文首发于土逗公社
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土逗事
故事从来不只是发生在聚光灯下,
茫茫时间流过,遥遥路途走过,谁不是有故事的人?

狂放的笑,纵情的歌,奔涌的泪;

刻骨铭心的爱,怒发冲冠的恨;棰心的痛苦,难言的悲愁,幼稚的相信,单纯的盼望;一夜白头的苦闷,付之杯酒的隐忍,千回百转的纠结,走投无路的绝境;抑或是平静的孤独的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一天又一天⋯⋯在这里,土逗等待分享你的故事~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