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个网络用语充满反讽意味:毁三观,形容一件事情几乎颠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形容当代人“三观”的脆弱。
纵观现今的社会:资源失衡、道德颓丧,人们活在巨大的压力下,频频想出自己的“救命稻草”,渴望自由和安宁。那么,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始于哪里?我们如何才能突破自我的局限,走进截然不同的人生?

本文首发OC微信公众平台,作者来自广东,现定居于澳大利。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寓意深刻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我的启迪是: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症结,便应追根溯源,搞清楚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得着正确的结论。
1
价值观因何不同?
我们每天都要作出各种价值判断,但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判断体系,哲学家称其为“价值观”。而且很显然,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对同一样事物,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嗤之以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必须要回归到本源中。
人的价值观之所以不同,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人生观”不同,即“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不一样。这导致了“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些人认为流芳百世、名垂青史最有价值;有些人推崇享乐至上的人生观;有些人好像拥有很多,却总不开心,有些人几乎什么都没有却很快乐。
古往今来,无数思想家都在探寻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要先弄明白“人从哪里来?将来要到哪里去?”知道了人的来源,归宿何处,那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不难解决。然而世界先于人存在,所以必须明白世界是从哪里来的?解决了“世界观”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人生观”和“价值观”。
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2
世界观的交锋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世界观的影响有多么重大。基督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是真实的存在,所以物质世界有其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在同一条件下不会因时因地、因观察者研究者的不同而有差异;也就是说,它不受人的主观所影响,这也称为“自然划一原理”,这种观念恰恰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根本前提。正是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基督徒相信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界,来寻找并利用自然规律造益于人类,并以此来荣耀上帝。由此产生了近代一大批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基督徒科学家,如牛顿、法拉第、波义耳、哥白尼、开普勒、汉密尔顿、马克斯威尔,等等。
再来看看发生在东方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出名的佛教典故:有两个僧人对一个在空中飘动的旗幡产生争论,一僧曰“是风动”,一僧曰“是幡动”。此时一高僧进前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一高僧就是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他有一个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教认为,世上一切存在都属虚幻,它们只是人意识的产物;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一样且变幻莫测的,所以这个世界也是虚无缥缈、无法捉摸;如此,任何想要探索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徒劳!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身世界观潜移默化的、但却是决定性的影响,不管他知不知道“世界观”这个名词。如果世界观是错误的,这个根本性的错误必然导致其人生观的错位和价值观的扭曲。许多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模糊的,因为注重现实的中国人甚少认真思考世界观这个问题:令人烦恼的事情多着呢,管他这个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但恰恰是这个模糊的世界观,决定了他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是模糊的,并导致他无法判断什么对他来说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所以他会认为什么都是重要的,因此他什么都想要,结果自然是什么都得不着,即使得着了一些也永远不会满足。
基督教的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上帝。”(《希伯来书》3:4)生命同样也源自于上帝:“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纪》2:7)“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诗篇》36:9)圣经说,上帝创造人类的目的是要人来荣耀他:“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10:31)这就是基督徒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让人可以荣耀他并享受上帝的恩典,卑微渺小的受造物,竟然可以与至高至圣的上帝同坐、同作王、同得荣耀,这是何等的恩典!基督徒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完全建立在“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纪1:1)这个世界观上面的。

3
在世俗生活中逆流而上
我于2002年底信主受洗。2005年初,我接手了一家餐馆,当时每周经营66夜,星期天休息,可以去参加聚会敬拜上帝,但还是甚感劳累。一年后,我毅然关闭餐馆晚上的营业,只开6个白天做午餐生意。因为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家庭生活正常化,也能够有多一些的时间精力灵修和事奉上帝,我深信这样做会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我按照圣经的原则调整生活的次序,不到半年,餐馆的营业额已远超经营66夜时的营业额,上帝的恩典实在丰盛。关闭晚上营业之后一年,我将星期六的营业也关掉了,每周只做5个白天的午餐生意,但生意额逐年都有所增加。上帝赐给我的,远远超过我所求所想。
因为有了比较多的休息时间,我的生活和事奉也更加喜乐得力。我周围有许多不信主的亲戚朋友,对我此举甚感不解:“为什么你不愿意晚上和周末营业多赚点钱呢?难道你真的嫌钱腥吗?”我能够理解他们的不理解:不同的世界观导致不同的价值观。我也因此心里常有动摇挣扎,我无数次问我自己:“真的有上帝吗?我这样做真的值得吗?”但是每一次,我都从心灵深处听到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的!这个精密准确、井然有序的宇宙不可能是自己产生出来的,必定是由一位拥有无限智慧和能力的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这位全能的上帝也绝对不会亏待那些仰望并倚靠他的人!”正是这种信念一直在支撑我,让我有勇气能够在世俗大潮中逆流而上,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并且也因此心中大有平安与喜乐。
4
为了什么而出发?
黎巴嫩著名诗人卡里•纪伯伦有一传诵遐迩、甚富哲理的诗句:“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诚哉斯言!然而更加可叹的是,不知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出发,终日营营役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罪恶世代随波逐流,穷于应付工作、家庭、孩子、房子、车子等等问题,就是没有时间来思考一下世界观的问题。这是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让我们挂心的事情太多了;结果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人无论怎么忙碌,抽点时间反省端正一下自己的世界观,从而理清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该不失为明智之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