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高考出分。前一天被新华社卖萌短新闻和北京暴雨占领的朋友圈迅速被各省市状元们高出天际的分数捷报占领。
这个一年一度的大事件从6月的开头开始,牵动着各方的关注。在此消彼长的热闹围观后,一则朋友圈显得格外“扎心”,这个朋友圈只有一句话——“考完高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颇有一点悲壮的色彩。
不知道从何时起,生活的焦虑正在沿着年龄向前传递,每到毕业季前夕,新闻里总有几则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报道,给还沉浸在毕业欣喜中的准毕业生们浇上一盆冷水,夹杂期间的,还有伍继红“阶层跌落”的大讨论。
造成“伍继红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众说纷纭,但这件事情几乎成了一个标志,从伍继红开始“阶级跌落”之时,恰逢国家“大专及以上学历包分配”的铁饭碗终结点。加上后来的高校扩招等原因,大学生从原来的“精英群体”迅速跌落回“地面”。
其实,高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大纲中明确规定了需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却往往被一直“弄来的”实习证明画上句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选择与教育公司合作进行专业共建,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保证了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联结,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的研究和教学力量,反向催生出教育公司的项目迭代。
在IT、设计等多个领域,这种方式正处在从前期探路摸索,到大面积铺开的关键节点。以这两个领域为例,校企合作的形式同中有异。
IT专业共建关注的更多是新技术的迭代,高校面临的痛点是对时下最前沿技术教研和教学人才的全面缺失,通常是高校招生、教育公司教学,最后通过一定的考评体系,为学生提供相关学历认定。
而到了艺术&设计领域,玩法又有所不同。
最近,灯叔关注到一种新模式,即国际大师领衔+项目制教学的德稻大师实验班模式。据了解,这种模式于2013年开始实施,德稻教育集团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合作,招收了第一届学生。
与其他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德稻引入了“大师领衔”的概念,即找到该垂直领域内顶尖的从业者作为实验班的领路者,以第一届产品设计(战略设计与创新)专业为例,从大一入学开始,实验班的学生就要接受策略设计公司“青蛙设计”的创始人艾斯林格教授布置的一个学期项目主题,以企业项目管理的方式组队调研设计并最终完成项目。
可以看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德稻大师实验班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行业/教育双经验的国际大师,二是项目制教学。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大师在整个课程进程中的参与度如何保证?国际化教程落地中国是否会“水土不服”?项目制教学模式是否太过强调“目标性”,而影响到对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
对此我们发现,为了防止“水土不服”问题,德稻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实验班设置了“课程协调人”角色。何谓课程协调人?课程协调人需要做些什么?
在课程设定阶段,课程协调人需要辅助统筹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方案,将其调整为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也符合教育部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协调人要配合大师的教学计划,引导和规划学生的学习路径,通过边学边做的教学形式,以及系统化的课程协调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此外,课程协调人还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挖掘个体的潜能,协助学校和工作室各方帮助学生在专业和人格方面共同成长。
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们尽快掌握市场一线的需求,让学生更有自信、更具专业度的接受市场检验。
据悉,目前德稻实验班在读学生700人,到今年下半年将达到千余人。这相比2013年的学生规模已经增长了数倍,在专业上也从最开始的两个专业拓展至十一个专业。如此计算下来,平均每个专业的学生近百人,相比最初的第一届学生增长两倍,但如何应对在学生数量增长后的服务问题,除了增加课程协调人的数量之外,或许,在单品类上深耕会是一条突围之路。
现在,首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德稻实验班的学生们即将迎来毕业,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去向包括了Design Affairs、Frog Design、SMG等公司。从就业去向看来,该模式已经在小范围内得到验证。
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项目制的学习更像是沿袭了千百年来手艺人采用的“师傅带徒弟”制度,或许这种方式,会为设计、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打开一道新的大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