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绿线之间,生死一线。与影视剧相比,现实中的“拆弹专家”,不仅面对着工作的压力,也受家庭的牵绊。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五支队排爆大队副大队长闫群就是这样一位拆弹专家!被战友们称为“死神面前的无敌斗士”,他多年来一直隐瞒家人,声称自己是“巡逻民警”,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讲述他的故事前,先看一组数字:
 40岁,从警23年,成功处置涉爆现场200余次,手工拆除可疑爆炸装置27枚,参加场地安检共计3835次,防爆备勤2758次……
  1996年,闫群成为排爆警,1998年,干排爆警已经两年的他考取了公安部排爆手证书,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快20年。电影中,常看到男主角在炸弹即将爆炸的瞬间,满头大汗地排除炸弹,场面惊心动魄,但实际上,拆弹工作伴随着无法预知的危险。
  当沉重压抑的防护服套在身上,一个人走向爆炸物的时候,事后想起来挺害怕的,尤其是第一次。后来回想起来,有一种自己在走向,迈向死亡的这种感觉。”第一次排爆时的紧张感,闫群始终记得。一天中午,朝阳区一家餐馆里发现了可疑爆炸装置。抵达现场,疏散市民后,闫群和同事进入餐馆内侦查,在靠墙的桌子边看到了一个塑料袋,里面隐约可见有一些东西。随后,闫群穿上防护服,单独走进餐馆,“当时没想太多,所有人都在外面,我一个人进去了,在防护服里听着自己的呼吸声,有点悲壮。”最终爆炸装置被成功拆除,脱下防护服的时候,里面全是汗。“现在已经好多了,之后的26次手动拆除,我再也没紧张成这个样子。”
  闫群的另一次拆弹经历,则可以用千钧一发来形容。那次,是在一家洗浴中心,炸弹被绑在一个闹钟下面,部分炸药已经外露,闫群正准备拆除炸弹的时候,发现闹钟的一根指针已经被剪短,还剩下不到十分钟,炸弹就有可能引爆。
  从警以来,闫群同志始终战斗在排爆安检一线,先后参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200余次,成功手工拆除可疑爆炸装置27枚,闫群同志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圆满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排爆队员都称他为“死神面前的无敌斗士”。
排爆大队有一个传统,每当主排手穿上排爆服走向可疑爆炸物前,都要拍一张照片,以防不测。闫群感叹:“当我老了退休的时候,翻开排爆大队历年来拍的全家福相册,看到里面的兄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涉爆现场处置中伤亡,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曾有人这样问他:从事这么危险的职业,想没想过家人的担心?他说:“家人担心肯定是有的,每当成功处置完现场,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现在家人也特别理解我所从事的工作。
  ”2000年,闫群认识了女友,也是他现在的妻子,直到2003年结婚,他也没向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人说清楚自己的职业。“那时候我告诉他们,我是巡警,当然这也不算说谎,但当时我说‘我就是在街上巡逻’的,这句话不太真实。”结婚一年多,2004年一次家庭聚会,闫群刚执行完任务赶回家,被问及“干什么去了”的时候,突然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排爆”。不知是生气了,还是要打破当时有些尴尬的气氛,妻子说:“早知道你干这个,我就不嫁给你了。”这句气话说了十多年,但如今妻子却成了他的贤内助。
  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他先后组织完成排爆器材深度研发专题成果9项,并在全国予以推广,还收集国内外相关爆炸信息、最新案例,进行研究,他还参与编写了防爆安检专业教材《安检与排爆》课本,为此领域今后的业务培训提供了教学蓝本。作为从事防爆安检领域的新生骨干力量,他从实战需求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提出“菜单式教学法”,以最新案例开展针对性教学,一改传统枯燥乏味的灌输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现场实战操作,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他先后对国内、国外的的排爆同行进行业务百余次。学员们都纷纷表示:跟着闫教官学习,与其说是上课,更像是一场真实的战斗,丰富、精彩、刺激!
致敬,愿永远平安!
大家都在看
(摘自微信公众号“平安北京” ID:pinganbeijingwechat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谭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