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小世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他们开始有他们的朋友,开始体会友情甚或是懵懂爱情的美好。同时,他们也不得不开始面对社交带来的困惑、伤心、无助和孤独。怎么帮助孩子面对社交带来的痛苦和友情带来的矛盾?父母在孩子社交中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今天小灯塔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的是一本讨论儿童社交问题的好书,《妈妈,他们欺负我》(Mom,they’re teasing me:helping your child solve social problems的翻译版本)。这本书选了很多事例,角度新颖,今天我们从三个故事分享来具体讨论一下儿童社交方面的问题和父母应该有的态度和积极的方法。
01
我想和你一起玩
一个好的社交场景应该是行云流水,非常顺畅。大卫和莎拉是这本书里极其精妙的一个故事。
SarahDavid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自由玩耍时间时,大卫走向两个正在一起玩积木的孩子,他先看了一会,然后说:、好酷啊,这是什么?、一个孩子说这是一个停车场。大卫说:我去拿一些小汽车。他拿了好几个小汽车,问哪辆车可以进这个停车场。另一个孩子走过来撞坏了停车场的一角。大卫说:嘿,你撞坏我们的塔了,帮我们重新搭好吧。他还注意到那个孩子边搭边不安,于是他走坐到了他旁边说:我们再搭一个更好的,好吗?
同时Sarah走向一群画画的孩子。她用指责的语气问:你画的这是什么啊?看起来什么也不像!这个孩子没理她。我也想画!她大声喊道,并且抓起一个孩子旁边的铅笔。我正在用呢!那个孩子很坚决的说,同时用自己的手护住自己的一堆工具。Sarah跑向老师,哭了起来,说那个孩子不让她画画。”(陈爱梅翻译)

这个故事让我叹为观止,一个6岁左右(美国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展现出高超的社交技能。“我们能够看到社交能力或技巧的必要组成部分:情绪调节,依次轮流,加入群体,积极关注,社交能力,社会知识,熟悉社交暗示和关系中的平衡自主权。”
大卫的有效步骤是:
1. 融入,“拿车”
2. 询问,“哪辆车可以”
3. 指出问题,“你撞坏了塔”
4. 提出方法,“重新搭”
5. 给予鼓励,“搭一个更好的”
反观另一个孩子莎拉的步骤则是:
1. 指责
2. 表达
3. 强行抓笔
4. 哭诉
大卫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慢慢加入,预设是“男孩都爱玩车”,提出的是自己轻松能做的事(拿车),又不影响其他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既能捍卫自己的权益(请撞坏塔的孩子重新搭),又能及时觉察到对方不安的情绪给予鼓励。
相反莎拉看不到一个活动的时间顺序,冲动地打破平衡(大家安静地坐着画画,她以批评的方式加入),对于孩子的明确拒绝没法处理(此时她应该放弃或重选)。
这种把前后相关信息,包括已知的和隐藏的,都能连接起来,合理预设的能力是很难的,即使成人也未必熟练运用。
有一次我和我妈准备从小区侧门出去,每家住户都有小铁门的钥匙可以从外面开,出去则不需要钥匙。一个小女孩很兴奋,拿着钥匙从外面猛冲过来,在她快要到达的时候,我妈比她更快一步上抢先开了门等她进来。小女孩傻掉了,手僵在空中。我马上关门,请她帮忙打开。她很自豪地开了门,她的父母走近了表示感谢。
我妈是出于好心想帮忙,但是她没能把小女孩的奔跑、钥匙和孩子的心理结合起来做正确预设:她想自己用钥匙开门。我的补救则是搞清楚怎么回事,重新提供给女孩一个独立操作还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她的父母也感谢旁人给女儿的支持。
这一切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需要我们把前后连成一个流动的画面,正确脑补才能做出适当的社交决策。这需要的是:1、观察力2、联想组合3、正确预设。
我们能做的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涉及交往的绘本故事,比如《青蛙弗洛格和他的朋友》,《大熊和小睡鼠之雨天的礼物》,《手不是用来打人的》(Hands are not for hitting)等。不需要生硬的说教和中心思想提炼,只是一遍一遍拥着孩子看画面读故事,偶尔提几个问题“大熊生气了吗?为什么会去找小睡鼠?”,“手可以用来干什么?”孩子具备这种能力,润物细无声中找到方向和对策。我们可以示范,成人的生活也满是矛盾和转折,我们怎么化解尴尬,如何加入群体。在孩子与小伙伴玩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在旁边观察,充当“脚手架”,必要的时候指点一二。
孩子很缺乏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s)的能力,他们不知道对方和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婴儿时期,他们认为妈妈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类似于心灵感应:我饿了,妈妈马上就知道并塞给我奶瓶。等大一点,他们通过观察,被灌输: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样,你头脑里想的如果不说出来对方不知道,你需要揣摩对方的意图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
“我知道你知道了”是二级意向,“我觉得他知道你已经知道了”这是再转一级的三级意向,“正常社交活动中经常使用这个能力”,俗称“脑补”。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次练习,而且不是一旦掌握就终身携带的那种。要不然也不会到成年,仍然有这种对话上演:“他怎么这么不浪漫?”“你想要就要说啊,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猜吗?”……
02
我和我的朋友闹翻了
9岁的彼得没有接到好朋友内德的生日邀请,而且最近内德和其他几个孩子也对他不友好。彼得妈妈打电话给内德妈妈,这包含了两大步对方会和她一起合作并帮助孩子们,孩子友情的裂痕是可以修复的。”(王超翻译)
她了解到原因是彼得让另一个男孩难堪了,所以那个男孩联合内德和其他人报复他,在背后说坏话。另外内德很快要转学,“为了让分别不那么悲伤,他想以闹翻的方式跟好朋友分别。” 这通电话也改变了彼得妈妈的想法,没有一个单纯的受害者或坏孩子。两个妈妈安排了一些互动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冰释前嫌。

我有点惊异于孩子心中细腻的感情,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他太弱小,没有办法去抗拒命运的安排,那就自己先做个“恶人”,闹翻收场好过含泪送别。
父母童年时的社交回忆(尤其是负面往事)无形中会影响家长看待孩子的社交困境。好的方面是父母容易感同身受,体会过小时候酸酸涩涩的难过,就不会神经大条地想小孩子懂什么,哪会有这些心思感情,容易心意相通,善解人意。
社交困境从来都不是小事,但是如果代入感太强也容易走偏。每一次困境不同,性格不一样,父母把自己遇到的难处和伤害想成孩子同质的负担,可能想得太严重。
父母要不要介入孩子的社交问题,一直是一个很难平衡的点。
介入过多或不够投入,都不可取。哪里才是恰到好处的时候和力度呢?有一次皓皓去朋友家玩,两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起了争端,我忍了一会开始干涉,被朋友劝阻,说让他们自己解决。我跟朋友坦诚我为什么要出面,之前我也忍了一段时间(客观上比较短,我内心觉得忍了好久)才介入,要基于对另外家长的理解,确认对方家长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信任孩子有独立解决争执的能力,而不是质疑家长为什么不及时出面干涉。在我没有得到对方家长的确认前,孩子们起了争执,我在旁边等待就好像电话中的沉默一样被放大,心有不安。
03
当一个男孩爱得神魂颠倒
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儿子交了第一个女朋友,他看起来爱得神魂颠倒。这也还好,但是他已经不跟邻居朋友和橄榄球队友(他是队长)一起打发时间了。我想知道这正常吗,健康不。
答案:简单来说,这是正常的,很健康。”
最开始孩子没有性别概念,然后和同性交好,有一段时间会相互看不顺眼都是些“臭男生”“小丫头片子”。接着萌发出对异性的兴趣,暂时冷落同性好友,体验小鹿乱撞,共浴爱河,一段难分难舍之后会又会回归到亲密的同性好友身边。

“早恋”是一个比较滑稽的说法,多早叫早,多晚谓之晚。“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哪个时代都喜闻乐见的画面。
我以前在荷兰的同事,家有五岁稚童,他们班已经有三个男孩送结婚戒指给女伴了。她儿子也有一个小女朋友,问了他两次什么时候送戒指。同事觉得小朋友不用当真,但是班主任家访时专门过问此事之后,赶紧花1.5欧买了一个让儿子送出去。
如果孩子从小能纯真、自信地表达感情,是一种幸运。他能体会喜欢一个人的欢喜,也能从被喜欢里收获信心。我们太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把感情看成一个开关,需要的时候才来,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敬而远之。希望读书的时候关掉,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关掉,一旦学业事业有起色了,“啪”打开开关,迎来一场皆大欢喜的婚礼。有多少家长三令五申“读大学之前不要恋爱”,春节又要来了,还有多少家长战斗在催婚第一线。
中国家长对中学生恋爱忧心忡忡,主要有两大担忧:1.恋爱影响学习; 2.怕怀孕。(引用若水发言)
恋爱一定影响学习吗?影响学习的是对对方情感的不确定,对自己的走向想不清楚,对周围环境(老师、家长、同学)的反应没有把握,还有也是时间管理得不熟练。性教育应该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现在低幼绘本里已经有很多好作品可供孩子们了解事实,比如《小威向前冲》,不知道现在中学的生理卫生课那几节是不是依然让人自学。“在任何一段感情中,出现伤害彼此的行为,不是因为感情本身,而是因为低自尊。”
有多少女孩是因为怕失去对方,把自己当砝码,做出挽留的姿态;又有多少人年轻气盛,心怀侥幸,觉得颓废的痛苦的才是暖伤青春。
感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我们不吹捧学生时期应该恋爱,但也不能严防死守,谈情色变。它是社交的一个类别,跟学业一样也是孩子们成长带来的功课。我们在感情里体验心动,看到自己的存在和特质,也看到对方是怎样的人。学校和家庭合情合理的引导,让孩子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了解到男女的思维,审美有这么大的区别,交流原来需要这么多技巧。
男生除了田径场,还可以去体会细腻的情感;女孩在天马行空之外更是锻炼逻辑和理性思考。他们在长大之后会有恋人,以后会有婚姻家庭,爱人和接受爱的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青春期是一个人身体、心理、认知、社交各方面都急剧变化的时期,除了各方面的成就,希望也留下“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的美丽回忆。
结束语
孩子的成长有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正因为母爱是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我们才要更加努力的去了解他们的世界,让孩子学会更好的与人相处,勇敢的去交往,也知道身后永远有我们的爱。
参考:
作者简介
阿包,四川大学中文系硕士,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硕士。曾在荷兰、美国任中文老师数年,在苹果公司当过语言学家分析语料。现居硅谷,是4岁皓皓和5个月小雅的妈妈。
小灯塔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置顶小灯塔
不错过任何一次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