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今天,1992年4月29日,洛杉矶的市中心一片混乱,上演了一场震惊全美,甚至全球的大暴动!
非裔示威群众冲到商店中打砸抢,并对其他族裔的民众恶意攻击
街头火舌窜动,黑烟四起,尽是砾石残堆,像一片废墟。
一场规模空前的暴乱而令洛杉矶沦为人间炼狱。
暴动源起一段视频
说起这场暴动的起因,还要提起,一年前,1991年3月3日的那个夜晚。
非裔青年Rodney King因酒驾超速被警察追捕,但当警笛呼啸着在身后追赶,也许是在酒精的刺激下,Rodney并没有停车,反而玩命飞车。
而被警察追赶上后,也没有有老老实实地束手就擒,而警察却不是1米9的身高和250磅的体重,人高马大、五大三粗的Rodney的对手。
四名白人警察联手,还是在使用高压电警棍的情况下,才将其制服。
而在彼此较量中,被Rodney所伤的警察,也明显被激怒了,警棍没头没脸地朝Rodney打去。
直到第56警棍(虽然事后统计,23次没有打中)之后,在血泊中Rodney的求饶中,警察才停止欧打,叫来救护车将被戴上手铐的Rodney送往医院。

而这一幕正好被附近的居民拍摄下来,并送给了当地的电视台。电视台随后对视频进行剪接并播出。
但是视频只拍摄了后面警察欧打Rodney的部分,并没有记录此前Rodney拒捕,甚至袭警的部分。该事件迅速在黑人群体中激起巨大民愤!
而一年后,25年前的今天,1992年4月29日,当陪审团最终判定4名警员无罪,更是引起轩然大波,抗议民众集结走上街头。
而同一时期,洛杉矶韩国城又惊传一起韩裔超市老板娘枪杀入店偷东西的九年级非裔女孩,而最后仅被判罚款和社区服务的新闻。韩裔老板娘被非裔小姑娘打翻在地的情况,再次被忽视,此事件再次升高了洛杉矶非裔群体的愤怒,激化矛盾,令冲突升级。愤怒的黑人群体一边砸车、烧店,一边殴打街上的无辜民众。
连洛杉矶南边的几大非裔帮派都在这时放下了恩怨,“齐心协力”抵抗警察,制造暴动,不少普通民众也加入了暴徒行列。
当时洛杉矶中南部超过一半人口都是黑人,此前当地一直局势很紧张,失业率高达50%,毒品帮派肆虐,暴力犯罪率高。
两起案件更是加剧了非裔对司法制度以及警察执法的愤怒,长期遭受失业、贫穷折磨的非裔们借此发泄不满,趁乱聚众抢劫,纵火焚城。
韩国城保卫站
提起25年前的这场暴动,不得不佩服当时韩国城里韩裔们的表现!
随着暴动的升级,南洛杉矶等区域一度陷入无政府状态。
同于韩裔超市老板娘枪杀入店偷东西的非裔女孩的事件,令暴徒们盯上了就在暴动附近的韩国城,而警察基本放弃了韩国城的执法。
韩国城的居民不断拔打911,但是却没有警察来支援。为求自保,不愿意坐以待毙的当时居民端起了枪,登上了屋顶巡逻,组织了自己的武装保安队,利用韩语电台,长枪短炮齐上阵,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开始了巷战防御。
最终以一人死亡的代价,保卫了整个韩国城。
就像当时勇猛开枪保卫家园的韩裔,事后接受采访所说,“Even though you’re scared, you don’t havemuch option. You have to fight.”(就算你很害怕,你也没有别的选择。你必须要斗争到底)。
暴动第二天,1992年4月30日,总统老布什公开反对群众暴动。
但直到进入第三天,加州国民警卫队 National Guard 才出动,进入洛杉矶镇压暴动。
暴动区被停电,城市设立了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宵禁,邮件递送服务停止,大多数居民无法正常上班和上学。
这场轰动全美,甚至全世界的暴动,终于在军警的强力镇压下于1992年5月2日画下了句点。
在这四天暴动里,根据官方的统计资料记录,一共造成54人死亡(其中10人被执法机关枪杀),2000多人受伤,约万人被捕,纵火事件约600起,1000多栋建筑、2000多家商家遭破坏,经济财产损共计8-10亿美金。
而事件最初的四名涉案警察中有两名被判处30个月的监禁。
种族歧视问题,任重而道远
种族歧视,在美国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2008年,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当时有一部分人选奥巴马,就是希望黑人总统能够更好的解决种族歧视的问题。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奥巴马主政期间,黑白冲突事件愈演愈烈、层出不穷。
最著名的应该就是,2014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市非裔青年迈克尔·布朗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白人警察枪击身亡事件。
随着审判结果的出炉,全美各地爆发游行,34个州90个城市发生骚乱!
当时的湾区
就连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纽约和西雅图等地也受到影响,纷纷有小规模暴动事件于各地传出。
当时的湾区又是怎样的呢?
虽然美国的劳动节不是五月一日,但是每年的五月一日,美国各地都会有一年一度的劳工、移民游行。
而今年,由于新总统川普上台,各种抗议活动就没有断过,可能今年抗议游行的规模会大了些。
湾区多地将有示威游行活动,小伙伴们,请注意安全!
推荐阅读: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