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蜜月旅行直播中,点击▲蓝字关注

楼主此刻正在清迈,下了飞机吃了饭躺在Guest House吹空调。看我这么敬业还在给大家写东西,请多支持~~
上篇说到,环球旅行的预算大概是两年50万,今天就来讲讲,作为两只产品喵,是如何攒够钱出门旅行的。
这是一篇非常纯粹的技术攻略贴,长文慎入。
其实这个话题非常主观,什么叫“够”?我一直觉得只有20万拿在手里就出门是非常不踏实的,这也是我们等了四年才决定辞职的原因之一;但也有人攒够4、5万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上路;有人觉得刚毕业就应该出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却觉得拿着家里的钱打着“寻找自我”的旗号逃避生活是不负责任的,所以非要自己攒钱。人各有志,因此在这里,只能跟大家聊聊攒钱的心得和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在开始研究“如何攒钱”之前,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强烈吸引自己的攒钱目标。
对大喵和我来说,旅行是一个无比强烈的激励,以至于我们愿意为了以后能更好、更长时间地出去玩,牺牲一些暂时的小享受。在你决定攒钱去旅行之前,先要确定自己是想要旅行的。或者说,在你决定攒钱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先确定自己确实非常想要做这件事情。明确的目标会变成强大的动力,让你在日常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上,任何纠结都能迎刃而解。

1,刚毕业时,一穷二白,每个月都月光,怎么攒钱?
理财?
我手里拿着自己第一个一万块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通过理财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那时候还没有余额宝和p2p,银行理财不仅达不到投资门槛,就算达到了,一年能挣……500多块吧。我瞬间就傻眼了。500多块能干啥?一顿日料就没了。指望理财挣钱的人,都是有钱人。
做生意?
经常看到某某某做了什么什么生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自己做代购、开网店、做点小玩意也可以挣到钱,无奈我和大喵都不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人,实在没有这个本事。
好吧,既然什么本事都没有,只能好好工作了。
2010年的时候,我在知名老友记主题咖啡厅作Rachel,Part time,如果哪个月交了房租还有盈余就已经很不错了。
2010年的时候,郭大喵在狼厂打黑工,本来就没多少薪水还要交20%的税,蜗居在1000块一个月的小隔间。
2011年的时候,我们刚刚在一起,工资很低,分别租着房子,周末还想出来逛个街吃个饭,过了一年月光的生活。
2012年的时候,刚刚摆脱月光的我们,把所有的积蓄换成了相机和镜头。到年底,我还清了欠爸妈的钱(刚毕业的时候没钱跟家里借的),还小有富裕;发了年终奖之后,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钱,意识到存钱也挺重要的。
……
和周围的很多同行一样,我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工资。
我跟大喵都是特别热爱工作的人。感谢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只要有一定天赋、认真、肯干,相信任何一个靠谱的公司和老板都会待你不薄(比如我的前厂融360,感兴趣可以联系哈哈哈哈#免费广告#)。在不违反工资保密协议的前提下,我跟大喵从入行到现在,工资收入翻了四倍,而这个速度在业内并不算夸张。在北、深等互联网行业发达、人才需求巨大的环境中,机会很多,适当的跳槽也是提高工资的好方法(注意是适当……)。

2,我挣得也不少啊,可是无论如何都攒不下来,怎么破?
我的一个朋友又一次跟我聊起,他说其实我们家庭收入差不多,为什么你能攒出钱来辞职出去玩,我到现在还背着那么多买房的外债?我们就在一起细细数了一遍平时的花销,这才发现我的生活真的过得好节省啊……
大喵跟我在一起之前,他自己一个人一个月要花3000多块。其实也没什么享受型开销,就是吃饭、喝个啤酒、吃个烤串,偶尔跟朋友聚聚。跟我在一起4年,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始终维持在6000块,考虑到四年的通胀,其实花销是更少了的。
那我们到底是怎么省下钱的?
1)目标明确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讲PM培训:目标导向@@)
我也会偶尔喜欢漂亮靴子,大喵也会看上什么新鲜的电子设备挪不动脚步。但是每次忍痛割爱总有一个万古不破的原因:
“1000块都够在xxx住上10个晚上了。”
“2000块一趟来回的xxx的机票就够了。”
“5000块都可以去xxx船宿潜水了。”
恩,所以我在开头就说,在研究怎么攒钱之前,先明确自己要不要攒钱,为了什么目标在攒钱。目标导向是靠谱PM的第一课,这个工作习惯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极大收益。
所以我们的衣柜里很少有花了很多钱买来只穿了几次的衣服,家里也不会有花了很多钱买来但没什么实际作用的装饰。
2)又懒又宅
(其实这才是主要原因好吧……)
我喜欢自己在家折腾,比如装修啦、灯光布景啦、点个蜡烛啦什么的(当然,也很便宜,有兴趣回头给大家讲讲2000块的装修),折腾完后,加上每周都会彻底清扫,我对自家环境的满意程度爆棚。所以只要有休息的日子,我跟大喵就宅在家里,靠在沙发上,抱着两只喵,温柔的灯光下,喝个咖啡,看个电影……要什么咖啡厅啊,要什么电影院啊,要什么大悦城啊,自己家不就很好么?有沙发,有咖啡,有电影,有淘宝。北京这么大,上个街要在地铁上站一个小时,要么就在出租车上堵一个小时,何必呢。
上面说到的那位朋友,他说每月四个周末出门吃饭就要花差不多6000块,已经赶上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3)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我过得了享受的生活,但享受型的生活对我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加上选择强迫症,买双靴子就会逛上一个月,所以之后看到其他的靴子,怎么看怎么觉得,还没有5年前买的那双好看,所以就不买了。这次出门之前,收拾家扔掉了很多东西,发现我的衣柜里还有10年前的外套,9年前的鞋子,7年前的围巾。而这些,我都还没舍得扔……
我们天天地铁上下班两个小时,但从不打车,因为我晕车;
我们至今回老家仍然还是提前20天抢火车票,而且连软卧都不坐;
我至今最爱吃的东西还是焖子,4块钱一份,还一年都吃不上;
支付宝的十年统计,我们花费最多的是机票,第二是宠物,第三……少到看不见。

而大喵,其实只对一样东西有要求,就是手机。不过好在他是做移动互联网的,上一次花钱买手机还是2012年……
其实也不是没有钱,也不是舍不得花钱,只是不觉得多花钱带来了多少额外收益,所以慢慢就不花了。
4)记账
如果说前三点因人而异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话,第四点是真的可以学习和推广的。我们从2013年春天开始,用随手记记录每一笔花销(不是广告,我还是花了一块钱买了专业版呢……),随手记的账户、分类、项目、预算等等,简直就是给我这种强迫症的用户设计的,自从开始用,就完全沦陷其中。但得到的收益是,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知道哪里花多了,哪里可以不花;攒下来的钱天天都看得见,就更有攒钱的动力。
(郭大喵画外音:如何攒钱?娶个强迫症老婆啊!)

3,当你有了一些资产之后,怎么样更好地发挥资产的作用?
余额宝是我们理财的启蒙老师。其实我们前后在余额宝总共挣了不到2000块钱,但是余额宝对我们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最直观的意识到,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所以开始理财的第一步:
1)认识到钱是值钱的
自从开始理财之后,我们的现金流通常都仅仅保持在“下次有入账之前还够花”的水平,其他的钱都放在各式各样的理财里面。因为手里握着现金就是对钱的价值的浪费,不把信用卡的免息期用够就是对钱的价值的浪费,买个什么大件放着不用就是在赔钱;
2)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
这个其实不用多说,如果你听到p2p觉得吓人,压根不敢尝试,那就算了,没必要让自己每天心惊胆战。
3)如何选择靠谱的理财
(这个话题真的好大好大啊!)
我属于风险偏好相对适中的类型,所以这次出门,在流动资金里大概留出“万一钱一下子取不出来也可以顺利过两个月”或者“签证出问题也够买张机票回家”的钱,其他的资金主要都在各式各样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上。我司有一个p2p评级的top100,总的说来还是非常权威和靠谱的,我选择的大部分平台,也都参考了这个评级,可以到融360理财上看;
这个评级和我选择p2p的时候参考的因素很相似,基本上包括:
a,公司是否靠谱:公司背景历史、注册资本、所在地、团队人(过去做过什么,金融背景、互联网背景)、融资情况(投了多少钱一定程度上代表抗风险能力,投资人的靠谱程度也可以代表公司靠谱程度)、交易额、资金安全性(是否使用第三方资金托管)、信息公开程度(是不是真有那么多借款人,可以找到真实信息对应上)等等。这些信息会告诉你这家公司基本面是否ok,是不是真的在做p2p,还是老板圈钱想跑路的。
b,在公司基本靠谱的情况下,需要判断公司风险控制情况:平台标的类型(个人、公司、抵押等)、标的大小期限、收益率、风险控制手段(合作担保、保险公司等)、历史坏账数据表现;我没胆量跟p2p老板比谁跑得快,所以超过20%收益的公司我都是不碰的。其他的类型我没什么大的偏好,公司标的大,风险稍高,但是有抵押有担保;个人分散,风险略低,但是靠信用,各有各的玩法;
c,如果觉得风险控制ok,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以辅助决策:散标vs定存(散标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比如拍拍贷我已经都撤回来了);回款方式(一直没有投过陆金所就是因为等额本息的回款方式);逾期坏账的垫付周期(直接影响收益率);好不好抢(一般来说难抢的肯定更受欢迎一些,但是太难抢造成资金站岗我就放弃了);是否能转让(其他用户的转让收益也可以看出平台是否收到肯定,还可以看出股市热不热……)
d,适当分散。我一共投资了8家平台,综合收益率13.9%左右,算是稳健中收益还不错的类型;
因为我身在行业内(我们楼里就有我投资的两家平台),可以获得很多更实时和准确的资料,但是其他人认真研究也是完全可以了解的。
最后提醒一下,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4,关于买房
很多朋友到了这个年龄,结了婚或者将要结婚,都会面临是否要买房的纠结。我大帝都寸土寸金,我们随便在五环外买个小破房都动辄几百万。那到底要不要买呢?
1)如果是为了自住,只要你觉得房子自己喜欢,买的起,随便买
有人天生就觉得,有了自己的房子特别的踏实,不用租房子是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的极大提升,那也就不要考虑买房划不划算之类的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租房一定是经济上更划算的。资金的收益一年10%,北京的租售比是2%左右,也就是说,有200万买房,每年省下的房租只有4万,但却损失了20万的理财收益。但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实在无法衡量。
2)如果为了投资,以房租为收益目标的都是耍流氓
千万不要信中介说“就算买了不住,租出去几年就赚回来了”。同上,2%的租售比是非常不正常的,觉得房租挣钱的人,多半是因为没有意识到,200万放在那里本来就该是有更大收益的(放余额宝还有4%呢好么);
3)那为什么还要投资买房呢?
a,升值空间。二三线城市我不敢说,北京的房价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北京人口仍然在正流入,适龄青年越来越多,随着政策放宽,近几年内,即使涨幅不大,也仍然是涨的;
b,撬动更多资金。房贷绝对是最好的福利,公积金贷款简直就是白送钱。所以我们买房时能贷多少就贷多少,能贷多久就贷多久。非常多的人不理解,总觉得多借钱要多还钱,多了一倍多的利息给了银行,很不划算,其实我来算笔帐:
假设我有200万,要买200万的房子,五年后卖掉,能卖250万。全款付的话,我的资金变成0,五年之后买了房子,资金变成250万;
如果我首付70万,贷款130万,把剩下的130万资金投入理财,那么:
每月130万可以产生1万左右的收益;其中7500块用来还贷款,盈余2500;
五年之后把剩下的贷款提前还清,只需要拿100万,因为有30万已经还完了;
卖掉房子,手里的资金有250万+30万+2500*60=295万,这还是没有算盈余部分的复利。
当时买房子时,更主要是看中了房贷撬动资金的能力,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大的收益。
4)投资怎么选房?
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北京已经几乎没有价值洼地了。2020年的地铁规划大概十年前就已经基本确定,房产商和投资商一定比我更懂得市场行情。但是一些还不错的地区,个别房子比较便宜还是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多逛多看。我们当时买到的就是相对市场价很低的房子,住了三个月,现在交易价格涨了20万,卖方要价涨了40万。
实际上操作中,我其实有一个很复杂的表格,根据当前价格、税费情况、租金、历史价格和涨幅、地区指导价等,来判断那个房子的投资收益率最高,当然最终的赢家就是我们现在买到的房子啦~

其实,高手在民间,很多朋友也有自己攒钱的心得和经验。我也只是把自己的一点粗浅之见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应该会讲讲行程计划,不过这几天在清迈,时间不太好保证……后面还会有文艺古城清迈、小清新的拜县、还有热情奔放的泼水节大片奉上!
敬请期待!
“十万公里的蜜月”(微信号:global_honeymoon)是一对儿靠谱青年的环球蜜月直播。这里有:
  • 出行准备和途中的一手攻略
  • 海量美图,有婚纱,有爱情
  • 一路上的见闻和风景
  • 其他大家关心的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
查看“三十岁之前带你环球旅行”,请回复数字“1”
查看“带着婚纱去自拍”系列游记
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