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介
  • 莱温斯基演讲简介
  • 背后涉及到的心理学概念
  • 网络欺凌和美国教育

  • 好的演讲是什么样子的(和柴静的“穹顶之下”的比较)
  • 英文演讲的语言亮点解读(提高英文口语、写作和翻译)
一、演讲简介
今天看了莱温斯基在TED的演讲:羞辱的代价(The Price of Shame),感慨万分。第一次深深地感到网络欺凌对于人的伤害是如此之大。现年41岁的她终于又重新站了出来,将当年和克林顿的故事娓娓道来,来告诫后人这种不经当事人允许就随意公开他人隐私对于当事人的伤害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她在演讲中坦言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犯下了爱上自己老板的错误,然后阐述这种突然遭到全世界的嘲笑和侮辱的那种痛苦。进而引出一个利用公众羞辱而产生的一个产业——人们开始利用羞辱所带来的点击量来谋取暴利。而同情心和同理心则可以减轻当事人的痛苦。我想,这可能是我听过的关于失恋最可怜的故事了。
二、心理学原理
其实在拉锁门事件之后,克林顿受欢迎的程度反而更高了,因为人们发现名人也会跟普通人一样犯错误,这种接地气儿的行为让大家觉得拉近了和他之间的距离。在耶鲁公开课心理学导论第九课“进化、情感和理性:爱”中,心理学系主任客座教授Peter Salovey就提到过这个案例,他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失态效应” (Pratfall Effect)。“对我们真正有魅力的人是那些偶尔失态的能人。当他们做一些难堪的事情或者失败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喜爱会与之俱增The people we are attractive to are the competent individual who occasionally blunders. Our liking for the competent person grows when they make a mistake, when they do something embarrassing, when they have a failure experience. )”
那么普通人呢?关于失态,有能力的人始终有魅力。但是平庸之人(mediocre people),对不起,只会更让人看不起。 虽然能进白宫当实习生的都已经是佼佼者了,但是和总统这种人比起来,对公众来说却只是泛泛之辈而已。这时候如果有失态行为,加上又是女人,就会很不幸地沦为了舆论的笑柄,羞辱产业链上的金主,为广告商带来更多的点击量,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年轻的女孩还来不及反省认错就必须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痛苦之上的。所以我觉得她能够忍受这些,没有选择自杀,一路走到现在,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三、网络欺凌和教育
其实关于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在美国已经不是个新词了。Los Angeles County Office of Education – Center for Distance and Online Learning (CDOL) 就有提供在线课程,关于Cyberbullying Prevention,修完以后会颁发证书。有些professor会让学生修这个课然后给extra credits这样。说实话这套课程还是挺不错的,除了cyberbullying以外还有教老师如何防止学生自杀,以及如何和LGBTQ学生相处(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exual and Questioning Students)。
在美国当老师就是有很多事情要注意,和网络欺凌相关的是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其中就包括不能随便给学生照相或者录像然后传到网上,要让家长签photo and video release才可以,否则家长是可以告你的。很多刚从国内来的老师不知道,给学生照完相还传到网上,这些都是不可以的!还有各种种族和文化问题,要做到对每个种族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可以种族歧视,等等。
四、什么是好的演讲?
这个TED演讲除了内容方面十分令人动容,语言也是一大亮点。莱温斯基没有请写手,而是自己撰稿,修改了24遍。虽然我在之前的文章总在提到一个观点: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不要本末倒置。学习语言和获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英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所以无论是看演讲还是国外公开课,要更多地关注内容,学习语言只是一个bonus。不要本末倒置,只是单纯为了学好英文而看各种资料。做事情不要颠倒目的(了解异国文化)和手段(通过学好英文来了解)。但是我还是想聊聊本文的语言行文之美和莱温斯基举手投足的魅力。这篇演讲和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样都可以算作好的presentation的典范,值得大家去学习,无论是演讲者的肢体语言,还是行文结构,还是用词方式。
1. 演讲方式和行文结构
莱温斯基上来先用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作为引子,来展开演讲,说有一个27岁的男生向41岁的她搭讪,然后她拒绝了,理由是因为他让她感觉自己回到了22岁。然后开了个玩笑:40岁时不想回到22岁的人或许就只有她了。台下大家开始笑,然后她继续说:22岁时,她爱上了她的老板,在24岁那年,她明白了其毁灭性的后果。然后大家开始安静下来。
和柴静一样,柴静上来用她女儿未出生就查出来良性肿瘤的故事来引出为什么她要开始关注雾霾。这种从身边的小事或者讲个笑话作为开场白的方式可以迅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让大家对你产生兴趣(人天生爱八卦)或者同情心,抓住大家的注意力。相信我,这绝对比上来就说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要好得多。(相信你只要参加过国内任何一项英文写作考试都能明白这个梗=。=)
演讲也好,讲课也好,前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甚至你往那里一站,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服装搭配就可以让大家决定是要听你说话还是呼呼大睡。在上文提到的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心理学导论中,professor Paul Bloom有提到过一个实验,说一个大学教授在新学期第一课刚开始的1分半中,学生就能判断出来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
然后莱温斯基开始讲述自己当年犯的错误以及它的实质是网络欺凌和线上骚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产业链背后的暴利),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同情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柴静也是一样,先提问什么是雾霾,然后各种调查,为什么会产生雾霾(PM2.5,什么是PM2.5?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谁应该对它负责?层层剥笋调查),最后如何提供解决措施(拨打电话12369举报)。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
一个好的演讲行文结构 = 一个接地气的细节故事/故事作为开场白吸引观众注意力+演讲主题/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怎么办/ 呼吁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并一起解决
2. 语言亮点解读
聊完演讲的行文结构,下面我来聊聊语言方面的一些内容~ 我查了一下莱温斯基的一些资料,父母都是犹太人,早年居住落山鸡,俄勒冈州的路易和克拉克学院心理学学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心理学硕士。难怪她的英文如此优美,吐字清晰。
这篇演讲稿如果以后要写关于网络欺凌或者人身攻击以及人权问题的文章,都可以把它当做一篇非常好的范本。其实英文写作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作为二语习得者对authentic的用法不是很了解,如果没有comprehensive input,是没法产生质量较高的output的。只有看过native speaker的高质量文本,才能逐渐把里面的词句化为己有。
个人觉得比较好的一种学习方法是:看中英文字幕,然后把你虽然能看懂但是自己却写不出来的句子记下来,然后把好的用法高亮。以后只看中文翻译,自己翻译回去,看看和原文的差距,然后改进。适时总结各种用法,把同类的用法进行总结,比如各种表示“上升”, “下降”,“变好”,“变坏”,“变多”,“变少”的词。很多词句的用法不要拘泥于字句表面的意思,要去思考它们背后的逻辑意思,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如何科学的背单词系列》里有提到,可以回复039查看。
因为篇幅有限,我就摘两个栗子,欢迎乃们给我留言补充乃们看到的好词好句~ 乃们可以先表看英文,看看光看英文自己能写成神马样子,然后再对照原文看。
1)我所经历的阴暗面、网络欺凌和肆意辱骂也如雨后春笋增长。
这个“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的翻译其实是很不错的,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也就是把异文化的词语翻译成国人所熟悉的用法。辣么原文是神马捏?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the darkness, cyberbullying, and slut-shaming that I experienced had mushroomed.
mushroom这词儿大家太常见了,但是我们一直都当它是个名词,从来木有考虑过它还可以做动词是不是?但是一个mushroomed就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流言蜚语的肆意传播,比 “Cyberbullying spreads so fast, like mushroom grow after the rain.”要简洁形象得多。也许很多人看到翻译以后还会翻成 “like the bamboo shoots in the spring grow after the rain” 啰里八嗦翻完的东西还特别不地道。为嘛歪果仁用蘑菇中国人用春笋?因为西方人很少吃春笋呐。。。这种mushroomed的用法就属于一种authentic chunk,用来刷新自己的口语和写作库用的。
其实“像蘑菇一样生长”的本质意思是神马?其实它的逻辑本义就是“变多”而已,像蘑菇一样只是一个比喻,让它更生动一些而已。辣么你就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上开辟一个栏,叫做“变多”,然后把xx mushroomed.这个句式写上,然后把例句补上——在神马语境下用这个词。今后自己也想表达“变多”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可以用啦~ 自此之后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只会用many many和 more and more了~
还不过瘾?再来一个翻个看看~
2)互联网上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
嗯嗯,看看我们能想到的词:lack缺少,同情心,查了查有道:compassion,同理心:empathy。好了,词儿全了,让我们翻翻看吧~
翻好了喵?公布答案了啊?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Online, we've got a compassion deficit, an empathy crisis.
这句话和之前提到的mushroomed的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mushroom是名词动词化,而这句话却是动词名词化。中文翻译的是互联网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缺少”作为一个谓语出现,但是英文原文的谓语不是“缺少”,“缺少”这个概念是以名词的方式“deficit”出现的。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的使用在英文中其实有很多近义词不是能够通过近义词词典查出来的,而属于“逻辑同义”,比如这句话中的deficit和crisis,中文一个是缺少,一个是危机,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这其实在这句话是一对逻辑同义词,因为crisis隐含的意思就是缺少——因为缺少同理心所以才造成危机。这种逻辑同义词是我们作为二外学习者所无法原创的,必须通过大量输入积累才能逐渐学习掌握。辣么它有神马用呢?最功利的就是GRE考试会考。。。GRE填空题的本质其实就是“逻辑同义”和“逻辑反义”。掌握了这个大法,对阅读也有好处,因为英文的阅读逻辑性很强,找到了“逻辑同义”和“逻辑反义”就可以掌握整篇文章的行文走向。受过学术英文阅读专业训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解释上一句话,属于“逻辑同义”;普通人只是觉得那只是另外一句话而已,文章通篇读完觉得每句话都是孤立的。。。
所以以后当你想表达“缺少xx”的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用名词的形式deficit和crisis表现出来,文章的哔格瞬间就高了有木有~ 其实这种 “动词名词化” 和 “名词动词化” 也不是没事瞎用着玩的。回到我之前说的手段和目的的问题——做事情要有一个目的,而手段只是辅助目的的实现。为什么要“动词名词化” ?为什么要 “名词动词化” ?其实道理是酱紫滴:英文中名词会给人一种静止稳重正式的感觉,而动词却比较活泼。所以当你想表达一种比较正式的用法时,则可以多采用一些抽象名词,而当你想活跃一下气氛出个彩的时候,则可以活用一个小动词。
我一直都觉得国内学英文语法的一个诟病就是——不讲为什么。我们学了辣么多高大上的语法结构:各种从句、被动、倒装、强调,等等,都是为了做题而存在的,写作的时候根本用不好或者想不起来用。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木有介绍过神马时候用。每一个语法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能用主动句为什么非得改成被动句。The cake is eaten by him. 就为了拽么?好好的一句She is a beautiful girl. 非得加个从句变成She is a girl who is beautiful. 为什么要用从句?从句是怎么来的?如果不是为了嘚瑟,这种句子的存在根本就毫无意义。
说来话长,说多了也都是泪,我看以后我有时间开个学术英文班好了。。。真的很难在一篇文章里一一道尽啊。。。
还有很多其他的出彩的用法,篇幅有限,我就先不写了,欢迎大家跟我分享你关于这篇演讲的感想~ 文末附上中英文文稿和新闻报道。
英文文稿全文:http://www.ted.com/talks/monica_lewinsky_the_price_of_shame/transcript
中文文稿全文:http://www.xasulu.com/show.asp?id=18
【纽约时报】莱温斯基:一个曾经是世界上被羞辱得最厉害的人,挺过来了: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51188.html
相关阅读
  • 从国外名校公开课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回复067
  • 如何科学的背单词系列——回复039

美国教育漫(bā)谈(guà):热爱分享干货和卖萌的李小喵 出品
微信号:USA_edu
个人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
知乎:http://www.zhihu.com/people/USA_edu
微博:http://weibo.com/usaedulx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