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不是一个“你打我我就打你,谁打得过谁有理”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及时采取正确的回应方式,全面了解校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不得不采纳的武力回应要怎么更安全的进行。今天小灯塔亲子心理学小教室由小灯塔特约作者,美国UIUC教育心理学博士,大壮小美妈为大家详细讲讲正确预防和对应校园暴力这些事。
开学了,各种愉快的校园活动也拉开帷幕,但是,学校里的不愉快事件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比如校园暴力(bullying )。校园暴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语言上的,都不是小事,可能对学生的校园生活甚至一生造成巨大影响。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领域里,有专门研究bully的方向,可见这绝不是一件一两句话就能带过的小事。美国每年的十月都是"national bullying prevention awareness month"。
既然校园暴力不是小事,也不是小概率事件,咱们就不能当鸵鸟,仅仅寄希望于别发生在自己身上。无论是已经发生还是防患于未然,尽量多了解应对和预防的方法,自己心里有个底。希望自己家的小朋友永远不会成为bullying对象,但真发生了,也可以临危不乱地应对。

(本文中的定义,以及应对方法,主要都是借鉴于各大阻止校园暴力的网站上的信息及方法,具体网站会列在文章末尾)
校园暴力的概念和背景
1
年龄
校园暴力问题的年龄范围是K-12 ,基本上就是小朋友全天上学的年龄。其实把所有k-12的学生划为同一个年龄段也不行,毕竟5、6岁小朋友和15、16岁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差别都很大。
K-3低年级(5-8岁)小朋友的特点:
  • 还没有发育,所以身高体重差别还没有十几岁学生之间那么大。
  • 因为身高体重差别不太大,所以施暴和受暴者之间的体能和力量差别也没那么大。
  • 社交能力有限,几个人结成长期固定的小团体的情况比较少。
  • 小朋友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和控制还不太准确,特别是在紧张的情况下,控制力度的能力更有限。
  • 小朋友对明显的是非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灰色地带灰色问题,或者在缺少全面信息的情况下,比较难进行准确的是否判断。
  • 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识还比较强烈,主要考虑的还是我要如何,我要什么。
  • 小朋友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考虑有限,特别是在无人提醒或者事先说明的情况下。
  • 小朋友跟家庭/家长的沟通保持比较密切和真实。

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
  • 正在发育或者已经发育,男女生之间的力量差别很大,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之间的身高和力量差别也可能很大。
  • 因为体型和力量的差别被拉大,施暴和受暴者之间的力量强弱差别对比也更明显。
  • 学生在学校全天上学已经多年,跟同学的熟悉程度高,小帮派小团体越来越多。
  • 学生对自己的力量和体型的认识很清楚。
  • 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考虑相对成熟。
  • 学生跟家长的交流程度因家庭关系和氛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保持真实频繁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跟家长的交流有很大的选择性,还有学生跟家里交流非常少。

除了年龄特点,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家小朋友的性格特点。有的小朋友是天生内向,安静,不喜欢肢体接触,秩序感强,对突发事件需要较长的时间反应。也有小朋友好动,喜欢打打闹闹,没那么强求自己遵守秩序和规则,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对突发事件反应快。
所以,如何应对校园bully,任何一刀切的方法都不可能在所有小朋友身上行得通。不考虑年龄,环境,小朋友性格特点的论调,都是不负责任的盲目的煽动或者包子。
2
暴力零容忍
校园,就是有老师,但是家长不能看到和监控到的地方。
学校的环境特点:
事先声明,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美国学校的校园暴力应对美国的学校(K-12)绝大多数都是zero tolerance for violence(暴力零容忍), 就是完全不允许武力,不管是谁先动手,为什么动手,只要动手了,就算违反校规。一旦老师知道了(主动发现或者被告状),就一张警告,多次的话,警告和处罚会升级。这个一刀切的政策,看起来很简单粗暴,但是值得慢慢分析:

  • 体谅这个政策的初衷。一个老师管二十甚至更多的学生,除非是声儿大、范围大、后果明显的事,否则老师真的很难知道。打起架来,除非正好亲眼见到整个过程(可能性几乎为零),否则大家双方各执一词,老师很难判断出来事情的具体起因和过程
  • 给家长一个很明确的态度:既然完全不允许暴力,那么说明学校对这件事很重视,有情况有问题向学校反应,学校没理由不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家长不要怕找老师找学校,不要担心自己给学校老师找麻烦。
  • 既然学校完全不允许暴力和暴力反击,那么阻止暴力也是学校的责任。这点很重要,因为虽然说完全不允许暴力,但是真有学生死不悔改坚持bully怎么办?老师学校也管不了怎么办?这点一会谈”以武自卫“的时候再详细说。
3
校园暴力特征
  • 实施暴力学生的恶意,就是说行为是有意识的,带有故意恶意性质的。
  • 大部分情况下是在双方力量明显不平等的情况下。
  • 重复性
  • 受暴学生(受害者)在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 实施暴力学生觉得他/她能通过暴力行为获得物质/心理/身体上的益处。

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1
非武力应对
既然学校都是对武力零容忍,那咱们就先说如何以非武力应对校园暴力。说到非武力,可能很多爸妈都以为只是简单的不还手/告老师,听起来很单薄无助,其实方法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告诉老师。
为什么学校和专家们都极力推崇非武力?

从于人于学校于社会的角度来说:
  • 从最广的社会角度来讲,这是个法治社会,就算在成人世界,也不是一言不合就一个拳头上去的。既然成人的世界不能以拳头解决问题,最好也别从小开这个头
  • 从遵守规则的角度来说,既然学校是对武力零许可,那么如果我们让小朋友用打回去作为首要对应方法,就等于明着告诉小朋友去违反校规。还什么问题都没发生呢,就把家长和学校先弄到了对立的位置,这让小朋友听谁的?如果家长可以要求小朋友违规,那么其他人可以要求学生违规么?学生不喜欢其他一些校规,可以违反么?很难跟小朋友说通道理。
  • 针对低年龄的小朋友,对自己的力量估计和控制力都不足。如果武力回应的力量超过了自我保护需要的力量,真的严重伤害到对方了,后果严重
从于己(受暴者)的角度来说:
  • 对施暴者来说,这是他们习惯性的恶行,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普遍都占上风。武力回应一时可能可以起到威慑,把人吓住的作用,但是真打起来,受暴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占上风
  • 施暴者也有可能是两、三个,甚至是一帮人对一个学生实施暴力。这种情况下完全不可能通过一个人的武力去回击一帮人。
  • 对于本来就内向不喜欢武力的小朋友来说,如果家长告诉自己的小朋友,当被人bully之后,应该自己打回去,等于告诉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是你自己的事”家长的这个态度比被bully的压力还大,因为这样的小朋友,即使家长允许甚至鼓励他用武力反抗,按照他们的性情,他们十有八九也不会真用武力反抗,反而会觉得自己孤独无助,连最亲的爸爸妈妈都不会帮他,绝望的心情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 对于本来就喜欢打打闹闹不抗拒武力的小朋友来说,如果家长鼓励以武力抵抗/回击,那人家肯定反应很快地就打回去了。如果对方因为被打,嚷嚷到老师那儿去(别忘了,喜欢bully别人的学生这方面经验丰富,胡搅蛮缠恶人先告状的本事也不小),那么即使是以武力回击 bully, 也会被老师罚警告单。如果吃了几张警告的话,很容易让老师因此有成见,觉得这是个喜欢打架闹事的学生。一般来说,低年级的老师(特别是女老师)对有这种形象的小朋友的评价和期望都不会很高。由此会映射到对小朋友的态度。
  • 研究表明,校园bully的受害者,如果处理不当,转变成施暴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一个受害者,不能得到健康正确的引导而解决问题,要借助武力和其他途径发泄心中的怒气和委屈,很可能转为施暴者,为了获取力量感和满足感,对比自己年龄和力量小的学生进行bully。
如何从容面对语言嘲讽?
研究表明,bully一般是从语言的嘲讽开始的。园暴力的施暴者其实也是欺软怕硬的主。所以他们实施暴力得事先物色目标,不是一开始就随便找个人直接上拳头的,很多时候是从其他小事的挑衅开始,先试试对方是什么反应。这些小事,经常是语言的调戏或者嘲笑。调查表明,能更好更从容的应对语言嘲笑的小朋友,被bully的可能性更小。一旦嘲笑造成其他小朋友的紧张不安,那么这个被嘲笑的小朋友就很可能被认定为bully对象,被更经常的嘲笑或者武力暴力。

想让小朋友学会从容面对嘲笑和小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没压力的时候,提前跟小朋友解释并且演练这些应对方法。一旦嘲笑已经发生,小朋友的心理紧张程度立马提升,想让他们临时学会并且能应用应对方法,难度大大增加。
美国和加拿大现在甚至有专门为小朋友开的bully proof summer camp,在这些camp里,教授的首要技能也是在语言上保护自己,应对嘲讽和挑衅。这些应对方法,并不光是应对嘲笑和暴力的,平时的言行中习惯性的采用这些方法,也非常有助于小朋友自信心和交流能力的提高。方法如下:

  • 无论是走路,还是站着,都挺胸抬头站直;听人家说话或者对人家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眼睛或鼻子。(注意,看鼻子的话对小朋友来说难度比较小,因为不用直视。看对方眼睛的话,要注意别连续盯着看超过10秒,否则会显得有敌意,可以看几秒眨个眼,或者看开到其他地方一两秒,再回去看眼睛)
  • 保持镇定。告诉小朋友,实施bully的学生其实就是在试探你的反应,所以尽量不要表现出来你的生气和害怕,别哭,也尽量别正面冲突吵架,让bully不能从你那里得到他/她想得到的反应,他觉得不好玩,就不再折腾了。很多时候,面对嘲笑,耸耸肩不做任何回答,然后走人,会让bully者觉得很无趣,下次也不“找你玩”了。
  • 平时也可以在家练练冷脸(就是面无表情的石头脸)和白眼,多练几次熟能生巧。真需要的时候,一副高冷的石头脸,翻个白眼,挺胸抬头的掉头走人,也很有气势。记住走开的时候也得保持挺胸抬头两肩往后板,让bully的人觉得你是有信心不怕他,不屑他的嘲笑所以走开。 (也就是说别驼背,低头驼背的走开,就给人一个狼狈逃窜的形象)
  • 学会大声镇定的说不:“cut it out." "No way." "stop." "back off." 然后走开。这个也需要练习的,没事的时候练练如何底气十足地喊几嗓子"no!", 必要的时候才能脱口而出。(话说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开学就报了一个women's self defense的课程, 第一节课的一大半时间,就是老师带着大家练习如何底气十足不慌张的大喊no.)
  • 千万不要用请求的口气去求bully的人停止,也不要对bully的人说他如何如何让你不高兴和伤心,那样的话正中人家下怀。
当然,bully也不是一挥就走那么好对付的。即使第一次被嘲讽,按前面说的套路做了,bully可能还会回来继续语言试探,这时候还有如下“语言”应对法:

  • 反问。人家嘲笑你如何如何,把皮球踢回去问他:“你为什么说......"。那种信口开河笑人家的bully,估计一时半会儿还不能马上回答,卡在那里,气势也就没了。
  • 以“我要”的强硬语气让他/她走开或者停止继续说。“I want you to leave me alone(我要你离开我!)", "I want you to stop teasing me(我要你停止嘲笑我!)", 千万别恳求人家“please stop(请停止)" ,"I don't like that...(我不喜欢这样)."
  • 无视,无所谓,耸耸肩说”who cares?" “so?" 然后挺胸抬头走开。
  • 承认肯定对方说的,然后无视, 或者多谢人家注意到你 :“You are right, so?" You are right, thank you for noticing that."
  • 以幽默的方式反嘲回去。这招最狠,难度也最大,但是效果好能噎死人。比如有一次大壮回家说有同学说他带的午饭三明治里夹了pickles, 说yucky。爸爸教他 " You don't like it? Maybe when you grow up you will like it." 
如何非武力方式应对武力bully?
如果可以有力的应对了嘲讽,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后被进一步bully的可能性了。最怕的就是被嘲讽的时候,低头害怕唯唯诺诺,那就很可能被进一步升级地bully。如果确实被武力bully了,有什么非武力方法应对?
小朋友可以做的

  • 注意身处的地点,尽量避免bully的常发地。最简单的说,校园bully都是发生在没有老师/成人的地方,比如空荡的走廊,很少人去的洗手间(或者时间上正好人少),不容易被老师看到的操场的一角,校巴的最后几排,离发放午餐的大妈/老师最远的那个饭桌等等,所以小朋友可以尽量避免自己去那些地方。
  • 如果非去不可的话,拉个朋友一起去,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被bully的可能性。有人会说,这么扣扣索索躲躲闪闪的在学校里呆着多可悲。可是可是,尽量避免危险地带,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我之前提到的我在学校参加的self defense 课程,第一节课里讲的就是,其实95%的危险是可以避免的,比回击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尽可能的避免危险尽量把自己置于安全的情况。bully不是练胆子练功夫玩的,所以能避免的话,绝对是首选
  • 如果小朋友正在被暴力攻击,要立即采取这1-2-3方法1-对着施暴学生大声喊NO! STOP!; 2-大声喊那个学生的名字,喊“STOPPING HITTING ME!" " LEAVE ME ALONE" 之类的话,吸引周围的老师/成人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你这里发生了什么事。3-尽快跑离现场,告诉老师。
  • 告诉老师,告诉家长明白被bullied不是自己的错误,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或者言行举止有任何问题。被bullied完全是因为施暴者意图通过暴力获得乐趣/权力感。
家长需要做的

  • 提前教育小朋友如何应对bully包括语言上的嘲讽。这是所有家长都应该做的,把如何应对当作一个生活常识教给小朋友。
  • 帮小朋友演练应对的措施,或者玩假设情景,在没有实事发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跟小朋友一起讨论应对方法。
  • 跟小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小朋友说的学校的事和自己心里的想法,要耐心听,回应的时候尽量避免态度强硬的建议和评论,让小朋友愿意跟家长沟通。这样万一小朋友遇到bully,才会愿意告诉家长,一起面对问题。
  • 当自己的小朋友被bullied时,如果小朋友愿意/希望自己解决问题,要给小朋友足够的空间尝试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找到解决方法,不要过分保护和插手。如果小朋友成果地解决了问题,要给予大大的鼓励和掌声。
  • 如果小朋友希望家长可以帮忙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推脱或者敷衍,也不要一味的推小朋友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小朋友需要一个安全可信的人去倾诉去依靠,家长要让小朋友觉得自己不是孤立无助的,是可以得到最亲的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帮助的。
  • 家长出面,最好的方法是跟老师直接沟通交流。让老师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千万不要自己去找施暴的学生或者学生家长。
家长跟学校沟通的重要性
Bully不是简单的同学间的打打闹闹,不是随便一句“坚强一点”,“别让人欺负”就能解决的问题,Bully的反复性和持续性可能对小朋友的身心造成长久性的很难治愈的影响
除了武力或者语言上的嘲笑,bully还包括要钱(特别是高年级向低年级的学生强行要钱,这种做法既不容易留下证据,又很难抓住把柄),或者公开散播侮辱性和嘲笑性的言论,虽然受bully的小朋友身体没受到伤害,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和压力可能比武力bully更大,而且这些情况真不是小朋友自己能解决的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告诉老师,告诉家长,家长跟学校积极沟通。美国学校对暴力零容忍的好处就是,学校对于bully的惩罚比较严厉。破坏性强的bully,抓到一次就很可能停学1-2周,多停几次就该劝退了。
所以,对于各种形式的bully,风险性最小,作用最大的方法,还是多跟学校和老师沟通。一般来说老师学校都会对bully情况严肃对待,迅速执行应对措施。小到让bully的同学吃饭的时候单坐一桌,或者坐校巴的时候坐第一排司机边上,司机可以随时盯着。大到由学校出面找对方小朋友的家长谈,发警告,停课,甚至退学。
在美国,面对bully,主要的预防措施可以由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准备,但是一旦真有bully发生,校方应该为处理问题的主要负责方。
2
武力回应
最后,讲最最迫不得已的回应方式:武力回应,就是平时说的“打回去”。

武力回应的前提必须是:
  • 周围没有老师/成人可以帮忙
  • 尝试过喊叫也没人应声过来帮忙
  • 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告诉老师,告诉家长,家长跟老师沟通,校方已经采取一定措施,都无效
因为学校的对武力的零容忍规定,武力回应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比如可能受到学校处罚,可能在学校/老师/同学中留下负面的印象。但是有时候确实需要使用武力回应。那么为了把武力回应的效果最大化/可能面对的惩罚最小化,在武力回应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

  • 向小朋友解释清楚学校的武力零容忍规定,告诉小朋友武力打回去的话,自己也有面临惩罚的可能。(这是事实,如果不事先告诉小朋友,只是让他“打回去“,等他真因为”打回去“而受到学校的惩罚,吃警告甚至被停课的时候,轻则他会觉得妈妈说的话跟学校政策矛盾,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该听谁的。重则会觉得妈妈爸爸的方法落伍、违规、不可信,以后爸妈说的话的可信度也要大打折扣)。
  • 把”打回去”的后果告诉小朋友,也会让他们在“打回去”的时候适当的控制力量和程度,不会因为一时的紧张和愤怒对对方造成超过“合理自卫”程度的伤害。
  • 在让小朋友打回去之前,先给老师备个案,告诉老师这是被家长允许的,这是因为学校老师没能有效阻止bully,迫不得已的办法如果万一对方恶人先告状,老师心里会有个底知道怎么回事。因为之前该bully学生的行为都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过了,所以那个学生在学校的备案就是bully者。在这种情况明确,暴力缘由明确的情况下,即使使用武力作为自我保护的方法,学校对于此武力回应给予警告或处分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 学校在已经知情的情况下还没能阻止bully,是校方的责任,而且根据宪法,公民有自我保护的权利
  • 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学校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停止bully,即使使用武力的自我保护也没用的情况下(在老师对武力自我保护知情的情况下),那就要借助真武力--警方的介入了
低龄小朋友暴力
低龄小朋友,就是5岁(Kindergarten)以下的toddlers和preschoolers。 小朋友个人的角度说,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自我意识强(更注重“我要什么”而非“应该如何”,对自己的力量估计和控制严重不足。)从环境的角度说,低龄小朋友应该任何时候都在大人(家长/老师)的视野范围内,距离就是喊一声就能引起身边大人的注意力。所以说,如果对于学龄小朋友还允许在很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武力回应,对于学龄前小朋友,任何教育/医生/心理学的专业建议都是反对小朋友进行任何武力回应的。
如果真发生打人事件,即使被打的小朋友可以/应该喊no, 喊stop, 但是最终控制局面叫停暴力的责任完全在大人。既然小朋友都在大人视线范围内,一嗓子可以喊到的距离,那么任何暴力行为都应该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被停止。
5岁以下小朋友,如果真是独自处于非大人可以监控到的范围内的情况,那绝对是成人(学校/老师/家长)的严重失职。

当然,即使家长/老师在边上看着,也不可能保证没有小朋友不打人(更证明了小小朋友的心理成熟度低和自我中心意识强,管他有没有大人在边上呢,想打照样打),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明知道某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可能会打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绕道走,小小朋友年龄小模仿力强,是非辨别能力有限,在行为方面尽量做到“近朱者赤”而避免“近墨者黑”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 如果在公园游乐场看到某个小朋友喜欢打人抢东西之类的,家长也最好保证自家小朋友不会离自己太远,尽量做到在对方小朋友还没出手攻击的情况下就能及时拉开/抱开自己的小朋友,避免伤害。
  • 在自己家小朋友已经被伤害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制止对方小朋友。向自己的小朋友说明不是因为他/她做错的什么才引起对方小朋友打他的,打人是因为对方小朋友还正在学习如何跟其他小朋友交往,还没学会用语言来表达,希望对方小朋友能尽快学会不打人。同时表扬和鼓励自己小朋友做了不打人的好榜样。
写了这些,也差不多够做bully预防针的剂量了,能做到这几点,95%的危险都能被解除了,毕竟坏人是欺软怕硬的。只要你站直了不慌张,那股气势就会让人在对你动手前多掂量几分。真心希望小朋友们都不会遇到这个状况,都不需要面对bully的问题。但无论是否会遇到,事先了解和演练了应对方法,吃个定心丸,在校园里多挺胸抬头地走路说话也是好事。
用我自己上self defense课程里教练反复强调的来做结尾吧:
自我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打赢坏人(抓坏人那是警察的事),而是保证自己的安全。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首要是避免危险,然后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临危不惧,不慌了阵脚,脑袋里有演练过的计划去应对。
本文的大部分概念/观点/应对方法主要来自于:
http://www.stopbullying.gov/what-is-bullying/index.html
http://micheleborba.com/blog/
http://www.parents.com/kids/problems/bullying/how-to-deal-with-school-bullies/
http://kidshealth.org/en/parents/bullies.html
http://www.today.com/parents/new-anti-bullying-trend-teaching-victims-fight-back-1C7397916
作者简介
大壮小美妈,育有一对儿女——大壮和小美。北大毕业后赴美深造,美国UIUC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儿童学习动机以及教育课程设置,曾在美国多所幼儿园和学校进行教学实验,并研究小朋友的家庭教育和成长。
我们是专业领域的医生、律师、教授、金融高管、教育培训、程序媛,更是平凡而又神圣“家庭造梦师”。“小灯塔的三十六计”既是主妇生活修炼手册,也是妈妈成长指南,更是职场女性酸甜苦辣的名利场,让我们一起分享微小的幸福生活,深邃的人生体验,淬炼的心灵感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