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做,我努力,我坚持!

“留美学子”公益平台! 原创/精选 天天读

【陈屹视线 - 世界名校之路】 此公益分享内容,欢迎转载!

主持人陈屹:

此时我已经从纽约飞到肖爸爸“身边”。 昨天,肖宇夫人陈苑生博士,带我来到美国亚特兰大市《飘》作者的故居。80年前,此书出版半年即有百万册的佳绩。 但是,大家可曾知作者在摔伤之后不便行走的情形下才开始提笔写作的,且足足写了九年之久。 ……      

很多人在培养孩子的路上默默坚守,也是异曲同工。 在名校之路上亦有“术与道”之说,而这个公益平台上分享的更多的是作为过来人,作为父母的箴言和感悟。
作为栏目的主持与发起人,我会尽心竭力的与分享嘉宾为大家呈现最坦诚的教子真谛, 但是,教育是一个滴水穿石,漫长的过程,况且,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不同,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也不同。
虽然无法保证每一场分享适合所有人, 但是,只要大家有一丝一毫的受益,只要我们公益分享者抱团,传播正能量的教育理念与真实,星火定会燎原。
肖宇夫妇他们有一对哈佛儿女, 这是他们相伴儿女成长的结果。 肖宇爸爸常说:“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先要把自己修炼成那样的人。” 
肖宇介绍:美国南佛州科协,现代中文学校创始人之一,曾任亚特兰大专协理事,现代中文学校理事,清华校友会会长,第一位华裔市议员Jay Lin竞选团队总干事。一双儿女毕业于哈佛大学。
大家好,我是肖宇。 我在美国东南部的亚特兰大市。

今天,我所要分享的话题有三个:

第一来美国学习什么?
第二,上大学前要做什么?
第三,家长的位置在哪里?
一、来 美 国 学 习 什 么?
今天是里约奥运会闭幕的日子,相信大家都已听闻女排夺冠的喜讯。在二十年前,中国女排在亚特兰大获得了银牌,而多年后的今天终登冠军宝座。看了两周的奥运会,不知大家与我的感受是否一样。我们已经对哪个国家得了几块金牌,谁得了金牌,并不那么在意了,而是对通向金牌的道路,赛场外的故事更感兴趣,对运动员的人生和未来是否能健康发展更加关注。借此我来比喻上名校,即做事比考试更重要,至于能不能上名校,上的哪个名校并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健康比金牌更重要,成长比爬藤更重要。
看奥运我们也不时看到一些负面的新闻,诸如某人用了兴奋剂、赛场表现道德水平较差等等。上名校也是要尽量避免过度包装。我们不想把一个孩子送到一个他不适合的学校,用过度包装的手段把孩子送到名校,这对他得一生没有任何好处。

九零年我们来美国是研究生,后来变成大学,现在是高中,留学越来越低龄化。为什么到美国读书?其实微积分、高等数学、数理化,百年来并无改变。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哈佛、MIT、斯坦福最精华的课程都有了免费的网课,有些课程学校还提供辅导。今年,清华在USNEWS工学院的排名第一,所以在中国同样能学好数理化。
美国也并不是都好。我的两个孩子哈佛毕业,在过去的六年里,我去了哈佛大约十次,近距离看这个学校。据哈佛2015至2016年的统计,36%的在校生因为不同程度的忧郁症而求医。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受到不同程度、未经同意的性骚扰。在过去的五至六年中,至少我知道五起本科生自杀事件,并且都是亚裔,最近的三个也都是华裔。所以,美国的名校绝不是什么都好。
学习,是以德为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其实是毛主席五十年代提出来的。我一九八一年入清华,我和我太太那时都是学生干部。我在计算机系做过班长,学生会副主席、主席,清华叫“双肩挑”,就是学习要好,社会工作也要做好。清华为国家输送了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体现出了八十年代教书育人的精神。

今天中国的高考,如果考分够了清华的分数线,只要没犯法进监狱,清华一定会要你。但是在美国,即使SAT考了满分、学校排名很好、AP修了很多,如果没有好的推荐信,或者有一封推荐信反应出你有品德的缺陷,那么,全美前二十名的学校可能都会不要你。我们所说的“德”,在今天美国大学的录取中被更多地注重。
到底为什么来美国读书?
我认为从个体发展来看,
是学习自由探索和独立求真的精神。
在人际关系方面,
是培养诚实公正和乐于助人的品格。
在与社会的关系上,
是树立关怀弱势和改变世界的责任,
这些是全世界共有的普世价值。
二、上 大 学 前 要 做 什 么?
孩子到美国来念大学要准备什么?其实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上大学。在中学的、大学的教育,都是为了给孩子准备他们未来的一生。什么叫成功?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成功,他们实际是做了一些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了不起的、令人感动的事情,当然这些不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
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感动中国的报道,为很多平凡人物做的事所感动。我的儿子在美国参加了童子军活动很多年,这是一个独立于学校和宗教,由父母主导的,培养孩子品行和领导才能的社会组织。在这里我们看到许多平凡的美国人,他们长期带领和辅导孩子们。
我们团队的领队者是美国AT&T电话公司的一位主管, 他一生热衷于在童子军里辅导孩子。他自己住在普通的中产阶级社区,他的假期全都用在童子军每月一次的野营和每两年一次的远程野营。在他的儿子毕业了,当我们担心他是不是要离开团队时,他请来自己八十岁的父亲,告诉我们他的老父亲一生都在辅导童子军。正是这些普通的人们,在我们来美国的近三十年里启迪和影响了我们,去做快乐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事情。

孩子在美国上大学,除了要SAT分数、学校成绩、AP课程,如游泳拉琴等才艺之外,还需要做社会公益活动。关于公益活动,今年美国八十多所名校都签署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所出的一份研究报告,我译成中文是:如何通过高考的指挥棒,激励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它实际上是鼓励孩子们在选择社会公益活动时要有实效性、持续性,团体性,不仅是个人行为,是要和别人一起做。公益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自己得到成长和学习,然后是帮助他人、帮助社区,为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孩子到餐饮打工,经济上帮助了家庭,也属于这样的活动。当然如果孩子热衷于科学,做了一些很不一般的科学研究,也是公益活动。
在选择公益活动时,
我认为有一个简单标准,
即是:做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上大学。
如果你上了大学以后再也不想做这活动,
这恐怕就不是很适合的活动。
如果这活动,
不论你上不上好大学都不觉得浪费了时间,
甚至不上大学也非常乐于继续去做,
并且这个活动能使他人和社区受益,
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
在此,我讲一些关于我女儿的故事为例。美国有很多爱心家庭从中国领养儿童,他们领养孩子后并不想她们只学习美国文化,而是希望她们从小就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我女儿九年级时,亚特兰大一所大学有一个专门为这些领养的小孩开办的中文学校。女儿跟朋友一起去那里教这些孩子,这样持续了近两年。后来因为大学的资金问题不能再开了,但女儿已经与这些家长和孩子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在一位家长的鼓励下,女儿就在我家附近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学校。
大家可能会觉得你女儿肯定很棒,天生就是一个领导,其实不是的。我女儿虽说在美国出生,但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五岁上学时还不太会说英文,要上英文补习班。当时我送她去学校,看到女儿跟着别的孩子举手,却不知道为什么举手时,我心里很难受,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小小失误吧。
我女儿生日是在8月份,注定她在班里最小,所以她从小拉琴啊去女童子军啊,都是跟着她的朋友,她跟大人说话都要脸红。但是,办这所中文学校,确实使她得到了锻炼。她必须去租场地,聘用专业老师,她还必须招募和协调义工。义工也都是她的朋友,同校或附近高中的同学。这些大孩子都是非常漂亮、阳光、富有才干的高中生,她们跟领养的小妹妹一对一配成对,这就是“手拉手“名称的来源。
我经常听到女儿跟那些家长沟通,有的家长说:“你很棒!但是你只有十六岁,我的孩子也只有五岁。我把孩子交给你一个星期,孩子是否能跟上你们的教学进度?她的安全我怎么才能放心……”我女儿就要跟这些家长沟通,跟孩子交流。从这些谈话中,我真正看到她变成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小大人。

那些被美国家庭领养的孩子,她们的养父母为了让她们接触中国文化,会给她们买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玩具。孩子们起初完全没有兴趣,但是来到了“手拉手”以后,和阳光的华裔大姐姐们在一起,她们真正得到了改变。有些父母说,孩子回家以后,把很多年前买的中国玩具重新拿出来摆到了自己的房间。我女儿她们教中文也教唱歌,同时也教孩子们如何化妆、染指甲,看和中国有关的电影如《木兰》等,真正对这些领养孩子自信心的增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所以说这个活动是给社区给他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女儿做了这件事,她自己也改变很多。在哈佛的四年中她多次回中国,其中一次在北京南六环窦店附近的孤儿院工作了五周。这是一家肓人孤儿院,里面很多肓人残疾孤儿,坦率地说模样都不会很漂亮,而我女儿一去就把这些肓孩子抱了起来,拉着他们的手跟他们说话,我都非常感动。女儿毕业后在纽约的初创公司工作,尽管她非常忙,但是也没有间断的到纽约一个比较贫穷的学校里帮助开设计算机AP课程……
通过这些例子我想来回答选什么样的活动的问题。这个活动,一是一定要她自己能够成长,使她自己得到改变;二是这个活动不仅仅是你自己参与,也要带动你周围的人一起参与。
三、家 长 的 位 置 在 哪 里
接下来,
谈谈在孩子的活动中父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用个比较噱头的词,在美国也”拼爹”,
但是,如何拼爹?
父母的带头作用
常有朋友跟我说起和孩子的交流问题。有的家长说,跟孩子沟通很难,孩子不愿意跟我们谈,吃完饭或者做作业或者打游戏。我问他们跟孩子都谈些什么?如果每天的谈话都是围绕孩子的,例如你今天考试怎么样啊,你今天的作业做了吗……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题,那孩子当然不愿意谈了。但是如果我们谈谈自己的事情,谈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谈谈对家人、对朋友、对社区的关爱,那情况就会不一样。

最关键的问题是,当我们希望孩子有爱心、公德心,为社会做贡献时,我们大人要先做起,要试图做起。我们希望孩子们找工作要有激情、要有责任心,我们自己工作也同要有激情,有责任心。如果每天父母聊天说起同事都是傻帽,说起领导都是笨蛋,那估计孩子说起老师、同学时也是这种腔调。
除了谈工作,也应该谈一些对社区的关爱。这么多年在工作之余,在繁忙的育儿之余,我们一直没有间断参与社区的同乡会、校友会,社团等等,正是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所谓助人为乐,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朋友,重要的是给孩子做了带头作用。
父母不能替代孩子
美国有很多课外活动是让小孩去集资筹款,比如卖爆米花,卖饼干。父母的做法一种是,不理解为什么让小孩子去卖东西集资的做法,所以比较消极,不支持。还有一种是,父母在自己的熟人圈里替孩子卖。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鼓励孩子,甚至和他们一起去尝试。因为这种售卖的意义不仅是为了集资,而是有意的让孩子从小面对一种挫败。因为在卖东西时不是所有人都会买,人家不买的用几句话就搪塞了。让小孩子从小体验被拒绝的感受,但在被拒绝后仍要勇往直前,坚定地走到下一个人面前,坚定地展示自己,而大人们的替代就使孩子失去了这种锻炼的机会。
做童子军这么多年,来讲个童子军的故事吧。儿子有一年在童子军做营长,统管六百人两夜三天露营的所有活动。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计划活动,但是谁也不能计划天气。那天早晨马上就要去户外活动了,但这时阴云密布,看似大雨将至。这时大人就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去还是不去,淋雨怎么办。讨论时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但是到决定时大家都面对着16岁的儿子,你是营长,这是你的决定。你说去就去,不去就不去。儿子满脸憋得通红,他沉默一番后说去。
就这样,所有人都陆续到了广场,他组织大家一项一项做各种活动。在活动做到一半时,大雨倾盆而至,而他们就在雨中完成了各种活动。回来时,大人包括儿子都有些负罪感,因为让这么多人淋湿了,但实际是孩子都觉得玩得非常高兴。其实想想野营不就是锻炼吗,这种锻炼当然包括在恶劣的雨天里的感受。

再谈谈我们去年的竞选活动吧。去年,我所在的市政府市议员选举,我作为一位华裔候选人的竞选总干事走访了许多的华裔市民,宣传竞选理念,这在我们市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把一位华人选为市议员。我也在组建竞选团队的同一天,成立了青年助选团包括初中生、高中生,让孩子们跟我们一起得到锻炼。我带领他们真刀真枪地做事,我们每个脸书上的文章都是孩子们帮助修改的,他们还帮我们建立和管理网站。
其中在讲座环节当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钱的问题,因为聘请演讲的一个嘉宾要花钱,租场地也要花钱。当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有的家长说,这是咱孩子们的活动,我们家长每家出些钱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搞定。而我提议集资也是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可以收门票呢?孩子们说如果收门票,大家就不来了。我说好的,那么假设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花多少钱你们认为合适呢?在不断启发下,孩子们一致的认同5块钱应该不会影响人们来不来的决定,而且也满足了大部分的经费需求。这件事就是由孩子们参与讨论,最后也是自己做出的决定。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演讲嘉宾。有一个嘉宾是一个大孩子,是家长们帮助联络的,但到了最后两天,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大孩子不要讲了。这时又是家长们打电话协商,我就说请来讲话的孩子和家长,团队的孩子和家长们都坐在一起,大家讨论一下这件事。这时广告已经发布,那么我们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还可以讲,什么情况下要另请嘉宾。这种事情不应该是大人们自己去忙,而是要让孩子们坐在一起,直接面对面协商,比较讲与不讲的利害,最终把问题搞定。
再为大家讲一个发球机的故事。我儿子组织乒乓球比赛需要找赞助,但是在美国拉乒乓球的赞助非常难。儿子找到一家美国最大的卖发球机的公司,人家同意赞助,但是并不是说我能直接赞助你多少钱,而是说发球机在仓库里,你自己去卖,能卖多少你就得到多少。我15岁的儿子就用我的账号把发球机照了照片放到Ebay上,每天调价,跟可能的买主打交道,告诉人家这机器是新的,厂家可以直接寄出,有完整的保修等等,最后卖到了合适的价钱。可见美国社会的意识有一套系统,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父母简单的包办代替。
现在再说起我女儿,在她头两年去给领养孩子教中文的时候,我们要开车一个多小时送她们几个小老师过去,然后我就坐在屋里和那些美国家长聊天。说起亚特兰大的中国城,很多美国家长们没听说过。我就讲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参观中国城的活动,讲讲中国城的历史,吃一顿中国饭,到中国店里买中国食品。美国家长们很赞成,于是女儿就为他们安排日程和报名。我还请了一位中国城的管理员朋友,把中国城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我们大家都学到不少东西。这样的活动使这些美国家庭充分了解了当地的华人社区。所以说,我们父母有这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带动孩子,他们的活动会做得更好。

要想父母带头但又不代替孩子,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他们作为朋友,不能说孩子小就不能做决定。在我们家里,弹钢琴、拉提琴等等都是孩子自己的意愿。想学,就开始学。不想学,我们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不学。孩子想买发球机,一个是高级的,一个差一些的,他为想买高级的写出了充分的理由,我们就可以同意。在很多家庭,电脑不能放在孩子的卧室,要放在厅里大家能看到的地方。我们家的电脑一直放在孩子的屋里,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看,看什么内容。我们说我们相信你们, 这样孩子们反而知道自律。
我们想说的是:
要放心让孩子们做决定,
让他们犯错误,让他们自己长大。
你觉得他没长大,不放手,他就总是长不大。
最后,我为大家做一次分享总结吧。
1、到美国来,
是学习全世界共有的普世价值和文化。
2、在上大学之前,要做有意义的事。
是能够自己得到成长,能够帮助他人,
能够影响社区,改变社会的事。
3、在美国也是“拼爹”,
拼示范带头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
让孩子从小自己长大,自己做决定,甚至自己犯错误。
我说,我做,我努力,我坚持!
这种精神和热情
是值得相伴一生的箴言
让我们大家共勉
【 温馨提示 | 下 期 图 文 预 告 】
下一篇图文我们会推送本期分享嘉宾——肖宇爸爸《在美国,是这样“拼爹”的》音频节选上下篇。欢迎大家的收听,感谢大家的支持。

1
肖宇夫人陈苑生博士(园子)的文章
——
【点击上方标题查阅精彩好文】
2
世界名校之路第一讲:陈屹
——
【点击上方标题查阅精彩好文】

END
【留美学子】公益平台|原创/精选·天天读
【留美学子】已发表数百篇关于美国教育的精彩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