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市属于美国乔治亚州州府,人口大约300万,黑人比例超过百人,此外,还有大量拉美移民。华人在此比例不高,总数大约10万人,这个数字和阿根廷华人人口总数差不多。亚特兰大的中国城位于亚特兰大北边,属于白人居住区,生活水平和治安比起该市南边会好些。
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添加朋友里搜索 AtlantaChineseLife 微信号;或查找公众号 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 来关注我们,亚城华人自己的生活资讯平台!
亚特兰大的中国城占地大概相当于布市的一个街区,是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建筑群。该建筑群里有大约50几个店面,里面包括华人喜爱的商店,包括超市,餐厅,录像店,理发店,礼品店,房地产,报社,书店等等。
发展与变迁
在华人聚集最多的大亚特兰大地区近二十多年来发生的喜人巨变同样也包含着千万华人的勤劳汗水、聪明才智和金钱投入。而华人在与其他族裔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也改变着自己,提升着自己,丰富着自己……
亚特兰大中国城的发展和变迁过程,就折射出亚特兰大华裔社区发展的一个侧面。
从杂碎馆到北方菜、粤菜――中餐馆发展带动形成中国城雏形
人常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而中餐馆多了,吸引来更多的华人,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达,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唐人街或中国城。亚特兰大中国城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如此,餐饮业的发展是亚特兰大中国城发展的基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大亚特兰大地区的华人还很少。马宏敏先生, 可能算是最早落户在大亚特兰大地区的台湾移民之一。“我是1972年来到亚特兰大的,当时街上几乎看不见华人,见到一位就非常高兴,觉得很亲切。我刚来,住在石头山(Stone Mountain,城市名,位于亚特兰大Downtown 东边,市内有著名风景区石头山,因此得名),在环城路285外面,还算高级住宅区。那时285还没有完全通车。”
当时,亚特兰大地区的中餐馆也只有几家,而且都是广东台山籍早期老移民开的杂碎馆。现在的人可能不太知道何谓“杂碎馆”?马宏敏先生特地解释了一下:杂碎馆的菜大都是把肉类,比如鸡肉,与各种蔬菜混在一起,酱油膏炒的,黑乎乎的,故在华人中得“杂碎馆”之名。
因为美国人不知道真正的中国菜是什么样的,吃了那些杂碎菜,也感到很新奇。杂碎馆也有过它的辉煌时期。马宏敏先生回忆道:“当时的几家杂碎馆,一位伍姓的老板就拥有三家,规模最大的一家叫‘伍家园’, 就在Roswell Road上,有一万平方英尺,一半是餐馆,一半是舞厅。那真是轰动一时啊,生意也很好。华人打工都到那里去,因为那是亚特兰大地区唯一一个需要较多工人的地方,可以说主宰了当地中餐馆业。”马宏敏先生虽然是台湾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可初到美国也只能去找个卖力气的活干。但是,由于他不懂台山话,连中餐馆的活都找不到――台山籍老移民也听不懂他的国语,相互之间没法沟通。
1973年,从芝加哥搬来的韩国华侨曲鸿珉先生和妹夫共同开了北京饭店。位于Buford Highway(中国名称“百福大道”)上的北京饭店的开张被马宏敏先生评价为在亚特兰大中餐馆业“形成了一个revolution”,这是第一家北方风味的餐馆。喜欢吃中餐的美国人这才知道,原来中餐里除了杂碎饭之外,还有木须肉、葱爆牛、锅贴等真正的中华美食。人们趋之若骛,生意火爆得不得了。尤其是周末,顾客从下午五点钟就开始排队,长龙一直排到夜晚十一点。
1973年是华人工商业在亚城发展的重要年头。紧随北京饭店,一位台湾来的姓曾的留学生在Oak Grove Shopping Center开了亚城第一家卖东方物品的杂货店,叫“Chinatown Store”,这是“中国城-Chinatown”一词头一回在亚特兰大地区出现,尽管店很小,连豆腐都没有卖,与这一名称其实不符,但也是亚城华裔社区中的一件大事,总算有了自己的商店了。随后一位韩裔开了一家亚细亚杂货店, 规模要大一倍。那里有了豆腐卖,但是要限额,他一周只做一桶,所以一人只准买一到二块。后来的几年,万宝楼餐馆、和平超市、林氏旅行社、大同印刷厂、大同餐具公司等,都落脚在Cheshire Bridge、Lavista Road一带。这两条路交叉处的Broadview Plaza,也就是现在的Lindbergh Plaza的位置,也聚集了不少华人商家餐馆,后来又有卖肉松的万里香,还有一个电影院Tara Theatre,有位刘姓华裔包租了周末午夜过后的时段来放映中国电影。餐馆、购物,还有娱乐,都有了,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国城雏形,吸引了分散四处的华人。但由于都是租赁的房子,建筑上没有中国特色,再者受地域限制,没有扩展的余地,发展也就到此为止。
1973年,对马宏敏先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北京饭店找到了一个洗碗的工作,这是他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的餐馆事业的开始。他从洗碗工干到Waiter,然后又升为厨师。干了一年半,他学会了开餐馆所需的本领,又挣到了一些钱,本来也有英语基础,就决定出来自己开店了。那时开个店只要投资四万块钱,相对来说,创业和资金投入的门坎不是那么高。
马宏敏先生先后开过华埠饭店、天津饭店,后来更是同时拥有湖南饭店、六福居、五福楼等三家店。一晃眼,他就在餐馆业里干了三十多年了,目前他是南北合餐厅的老板,而且他还参与创建华人餐馆同业公会,并担任多届会长,为大家服务,是亚城餐饮业的成功人士也是知名人士。如今中餐馆在亚特兰大遍地开花,各种风味各种菜系都有,没有中餐馆的购物中心或Mall反倒是少见了。有许多像马先生当年那样的餐馆打工仔也都成了各种风味的中餐馆的老板了,进入了别类餐馆如咖啡馆、西餐馆等的华人也不在少数。尽管华人的活动领域早已大大扩展,但餐饮业仍然是亚特兰大华人工商业中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注我们后:
回复
“亚特兰大介绍”
来阅读更多与此相关的精彩文章

回复
m
帮助
来了解怎么玩转本微信平台

回复
e
活动
来查看亚城本地各种社区活动

回复
a
广告
来浏览和发布生活分类广告

输入
n
返回最新文章!

输入
r
返回随机文章!

输入
t
返回最热文章!

↓↓↓ 点击左下角“Read More 阅读原文”到生活网阅读更多文章。也可来与我们交流:可以自行投稿、发布活动,以及进入华人微社区与同城华人热烈讨论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