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讨厌的夏令时又要来喽!
本周日(3月13日)凌晨两点起生效。小伙伴们,记得将钟表的时针拨快一个小时哟!
绝大部分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就不用去特殊关照了,因为它们会自动同步调整。
家里的钟表和汽车内的时间则需要大家自己手动调节,拨快1小时。
有出差和外出旅游计划的小伙伴请密切关注你的日程表和班机起降时间,避免给你的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记得告诉国内的家人朋友,美国各地与中国时差将减少一小时哟——美东时间差12小时,美西时间(湾区)差15小时。
有多少人和小编一样“痛恨”夏令时,又少了一个小时睡觉!55555555555
先不去谈什么夏令时的起源,节约能源等什么的鬼目的,因为夏令时人们少睡一个小时,以往在夏时制生效后,与精神不集中相关的交通意外骤然增多。
并且据在瑞典通过反对夏令时协会(ACHED)进行的研究了解到,实施夏令时后第一个星期中,心脏病突发量上涨5%。
日前,代表圣荷西地区的加州众议员朱感生提出AB2496号提案,建议加州废除夏令时,提案若在议会通过,将交由加州公民投票表决。如果获得最后通过,加州民众从此将可免除每年两次拨时钟快慢的困扰。
可惜现在夏令时仍然要执行,你是不是经常也会有点糊涂到底时钟是往前拨还是往后拨呢?
这里有个口令方便大家记忆:SpringForward,Fall Back… 也就是说:春天拨夏时时往前拨快一个小时,秋天拨冬令时往后拨慢一个小时。还是大爱冬令时了!
最后,还是请小伙伴们要格外小心并尽量保持睡眠时间啦!
虽然只有一个小时,可是提前入睡那可真是件不容易的事,生物钟这个东西一旦被打乱,恢复还真是需要时间!那么如何迅速进入深度睡眠呢?
如何迅速进入深睡眠?

“冲澡+睡衣+时间+卧具+曲子”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仪式,能够传达给潜意识:“准备好啊,我在等你来!”

失眠:潜意识拒绝上岗

睡觉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醒着的时候,潜意识在休息,意识在勤奋工作;睡着的时候,意识在休息,潜意识在勤奋工作。所以,意识和潜意识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替我们值班。它们轮流站岗放哨,在特定的时间实现交接。二者交接的时候,会有一小段时间都在岗位上,这就是睡意蒙眬、做白日梦、头脑不清楚的时候。但是二者不能总是同时在岗,否则,交接就成了大问题。
有人失眠,就有人有嗜睡症。他们睡多久都睡不醒,每天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所以失眠和嗜睡,其实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们二者工作交接不顺利、不太合拍,而潜意识是个忠厚老实、尽忠职守的角色,能逼得它不好好交接的,一定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就像两个人在玩跷跷板,不能顺利玩起来,肯定是淘气的那个人做了什么错事,把节奏、节拍给搞乱了。或者,二者交替值班,还像是荡秋千,如果秋千荡不起来,只能是节拍、节奏不对。只要节奏对了,两人合拍,就能顺利交接。
每个人都有自然睡眠、自然醒来的模式,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因为潜意识和意识这两位都是祖先传下来的优势基因,那些总是因为莫名原因不合、不肯顺利交接的基因,都被大自然淘汰掉了。
所以,探寻失眠,不能向意识问:“你为什么不肯离岗?”而是应该问潜意识:“你为什么不肯出勤?”或者,如果我们想让它们现在就交接,就得让它俩都在场,才能促成它们交接。
睡眠质量和入睡同样重要。睡眠质量与潜意识是否勤奋工作有关。
一晚上的睡眠不是一个稳定的过程,而是由一个又一个波组成的,包括:入睡(又叫轻度睡眠,潜意识接班、意识离岗的阶段,此时还能和外界交流,持续约二十分钟)—慢波睡眠(身体能量开始补充,身体开始修复,排毒启动,持续两小时左右)—REM眼球快速活动阶段(眼球快速移动表示人在做梦,持续时间很短,此时大脑活动旺盛,最容易醒来,该过程对新知识及新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把重要的信息沉淀下来,压缩打包、编码、入库储存)。一晚上大概可以循环三至四波。
那潜意识在值班的时候,都负责些什么呢?它负责把一天的零散信息进行整理、过滤、编码、贮存,并努力修复身体的细胞,让肌肉恢复体力;努力地生产能量,给心智能量充电;还要去照顾内脏、血液、免疫系统;还要勤奋地排出体内毒素。比如晚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是免疫系统排毒时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子时,它会督促肝去排毒,凌晨一点至三点就让胆去排毒,三点至五点让肺去排毒,所以这些时间,必须是睡着的,或者至少不要让意识太旺盛,否则潜意识就会觉得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要让它上岗,它就会拼命干的。早上五点至七点,潜意识已经把所有的毒素都运到了大肠和膀胱,这就是大肠排毒的时间了,这得上厕所,它就无能为力了,但是看到自己一整夜的工作干得如此出色,它很欣慰,这时候很愿意交接工作,毕竟干了一晚上也已经很累了。所以,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留够了充足的氧气啊,否则潜意识干起活儿来就会觉得呼吸困难。
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由潜意识值班的,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取决于潜意识是否好好工作,它做好了工作,一整天你都会感觉良好。有些人睡六个小时就够了,有些人则需要九个多小时,这都没关系,因为可能有些人的潜意识比较能干,花很少的时间就干完了活儿,使得肌肉的能量重新充沛起来,心智能量充完电了,于是完成了工作,潜意识就可以早点儿下班了。动物的睡眠时间普遍比人少,因为动物没有前额皮层,也没有反意志力,其交往也不像人似的这么广泛,所以,不用为其心智能量充电太多。婴儿和儿童就需要睡得更多,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动用前额皮层、镜像自我来学习,并把新学到的东西储存在神经链里,这都需要心智能量;同时,他们的肌肉也在生长,这需要大量身体能量的补充。
明天起不来怎么办?恐惧是有能量的,本来应该是身体能量和大脑活动降低的时候,却来了更费能量的活儿。
引诱潜意识上岗
关于生物钟由哪部分大脑组织控制,现在还没有定论,不管是松果体还是视交叉上核(都位于眉心后,是下丘脑的一部分)控制,它们都是通过识别光线和温度来进行周期性发放时间信号的。
我们的优势基因祖先就是这么生活的。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和温度的变化,知道自己是该让潜意识还是意识来值班。
但是,便利的现代生活,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室内温度昼夜恒温,这就让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无所适从了。如果灯光不能避免的话,那就把窗户打开吧,温度降低,生物钟也知道自己该休息了。
看来最靠谱儿的,就是让神经链帮忙了,让潜意识的活动与时间建立联系。
上床和时间最能形成稳定的神经链接,如果连续三至四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那这个链接就会形成,我们会在第四天的同一时间里犯困。所以,最好不要在周末睡懒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神经链,会被这两天一下子打散了。
如果时间的生物钟已经紊乱了,那怎么办?这就像一个秋千的节奏已经错了,该怎么让秋千重新恢复节奏呢?我说,第一步应当是抓住秋千,让它停下来,到了它该荡回去的时候再松手,这样就可以重新恢复节奏了。什么时候抓住合适呢?得抓住醒来的时间点。如果要重新建立新的时间生物钟,就连续三天在同一个时间起床,如此,三天即可形成一个新的时间生物钟;什么时候赶走潜意识,可以决定让它什么时候来上班。
还记得潜意识上岗是干什么的吧?是努力补充身体能量和心智能量的。好吧,如果白天的身体能量和心智能量并没有消耗多少,它就会拒绝上岗。
白天的运动,主要是站立的时间,可以累积受损的细胞,大脑的逻辑思维劳动、记忆劳动以及经历的各种信息,也都需要潜意识来整理、过滤、加工、储存。
所以,经常活动,或者常常运动的人,会比不运动的人更需要潜意识的帮助。为什么走路这么重要呢?我们知道,人的浑身上下都是穴位,脚部、头部、手上的穴位最多。站着的时候,接触地面的脚跟、五个脚趾与地面的接触点,是六个最有效的催眠穴位,以大脚趾上三分之一中心为最佳的按摩穴位点,走路就相当于引诱潜意识来工作了。当然,泡泡脚也行。
看看我们的优势祖先都在什么时间运动和动脑呢?他天刚亮就会出去找食物,快到晚上的时候才会回家,所以,天没亮的时候,不适合运动和动脑;天黑了也不要剧烈运动和剧烈运动大脑了,否则潜意识就会不知所措,到了该执勤的时候,就不肯露面了。这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剧烈的脑力劳动和体力运动时,大脑的温度和体温会上升,至少需要三个小时才能慢慢降低。如果晚上七点以后还在运动,或者剧烈用脑,那到十点钟的时候,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现在上岗很不合时宜。
另外,我们还可以向儿童学习睡眠的诀窍,他们的心智每天都在成长,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复心智能量,所以会睡得很多。那么,如果我们能抽出点儿时间来学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学学英语、开车,或者学学拉丁舞、健身操等,便都有很多新学的知识需要储存在大脑里了,潜意识就会意识到自己任务繁重,必须按时上岗执勤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气味和声音来引导潜意识上岗。想想我们的优势基因祖先的生活环境吧,他到底是如何睡觉的呢?他住在山洞里,周围都是野草和花香的气味伴着他入睡,还有晚上叫个不停的小虫子,单调而乏味地重复着同一首歌……苹果和橘子都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切一块或剥开之后,那气味会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所以能诱导潜意识快些上岗。单调而重复的声音,也能引诱潜意识前来。不过,这里说的单调而重复的声音和噪音不同。我们知道,虽然适应了一种噪声后,我们就很容易在这种噪音中入睡,但是噪音太大,会影响深度睡眠的时间,所以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噪音,而只听舒缓的音乐。
而当我们准备上床时,上床之前要注意:床、被子、枕头是干什么用的?当然是用来睡觉的了。那好,我们要一直来用它们睡觉,最好不要做别的事情。我们知道,几个事物同时出现多次,就会形成一条中性神经链,如果床、被子、枕头只和睡眠同时出现,那这三样东西就会和睡眠等同起来。因此,我建议,不要坐在床上看书,也不要靠在床上看电视,更不要盖着被子、倚在枕头上吃东西,这样做会破坏“卧具+睡眠”的神经链。
而且,我们还可以建立这样的一整套仪式,每天冲完澡、换上睡衣,在固定的时间、在同一张床上、听着同一首曲子入睡,这样,“冲澡+睡衣+时间+卧具+曲子”便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仪式,能够传达给潜意识:“准备好啊,我在等你来!”
良好的睡眠者往往是“头一挨枕头就睡着的人”,这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只让床发挥单一睡眠的功能,形成的神经链牢不可破。
酒精确实有麻痹意识的作用,可以逼迫潜意识上岗,但是,酒精会导致脱水:一边口渴,一边尿意十足,所以,通过酒精入睡,会导致下半夜渴醒或憋醒,而且一旦醒来,就很难再入睡了,因为当初意识就不是自愿交接的。
睡前三四个小时就不要吃东西了,因为消化食物是直立时的工作,潜意识不负责该部分,所以如果睡前还吃东西,潜意识就会认为,自己还不该上岗呢。
咖啡因(存在于咖啡、茶、可乐及其他碳水化合饮料中),需要六至八个小时才能排出,排完了才会犯困,所以下午两点以后最好就不要再喝咖啡、茶、可乐和碳酸饮料了。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不要把情绪带上床。情绪和思考是意识的工作,如果在床上思考问题,或者有各种情绪,那潜意识肯定不会来上班。
动用恐吓(明天还有重要会议要开)、意志力(必须睡)的方式,都会让意识更加勤劳地工作,让潜意识不来上班。

导入睡眠

睡前工作做好了,那人就不太容易失眠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交接就会很顺畅,清醒和睡眠的秋千就会荡得很有节奏。但是,有时候这不是人们想要的,人们想要的不是三天以上才能形成的东西,他们想要解决的是今天晚上我睡不着,怎么办?这可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我又不愿意建议你去服用安眠药。所以,来看看催眠师到底在做什么吧。
催眠师要做的第一步,是把受术者的潜意识召唤出来,而不是把他的意识压下去。
自我催眠的最大劣势,就是你必须用自己的意识去召唤潜意识现身,而这二者是不能同时在岗的。意识活动剧烈,它自己就会非常清醒,就更招不来潜意识了;意识活动不剧烈,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召唤潜意识。这可如何是好?
所以,首先,你可以先把注意力(意识)集中在“潜意识”这个词语上,而不是“意识”这个词语上;然后做冥想放松练习,这时候最不容易放松的就是眼睛及眼睛周围的肌肉,多放松它几次;再次,想象一个场景,在那个场景下,你很困,大家也都很困。比如守岁的时候,大家一般一起熬夜,但一个个最后都困得要死。
1.回忆那个环境,回忆那时候的人们,还有你自己;
2.那个情境,你知道,也感受到了。你无精打采的,脑子不转了,身体很疲倦,你看看你的身体状态,弯腰坐着,仿佛都累得直不起腰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又得撑着;
3.周围的人也都和你一样,他们一脸木讷,神情呆滞,嘴边流着哈喇子,仿佛坐着就睡着了一样。
4.这时,忽然有个人打了一个哈欠,周围的人也在陆续打哈欠,好吧,你困得不行了,你也打了一个哈欠。
5.你的眼皮很沉,根本睁不开了,你努力地想睁开它,但是它又无力地合上了。
6.终于,大家一起睡了。
好吧,如果按如此步骤顺利进行的话,那么,自我催眠最起码能进入朦胧状态——像白日梦和太累了时脑子发晕的状态。这是睡眠波的入睡阶段,达到这一阶段即可。
你看到自己想象的片段,它们来来去去,飘忽不定,你不断地走神,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又飞快跑开,像飘飞的雪花,一片片地不知所踪。那么,你就任这些片段飘飞吧,它们一个个地自动出现了,又飘走了,这是关键。
如果这些片段瞬间消失,马上换成另一个片段,可以肯定的是,你已经步入入睡阶段了。这是注意力分散的标志,而注意力分散就是潜意识已经被召唤出来的标志。
如果这些片段不消失,或持续时间较长,那就说明你的意识太清醒,就要动用内在声音继续召唤潜意识。
我们都知道自己会有一种内在声音(inner voice)吧?这个内在声音是什么呢?是内心独白,由断断续续的片段组成,它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比如我们有时候会不小心嘟囔出来的话,就是在我们头脑模糊、潜意识和显意识交融的时候不小心说出来的,它还像我们在做梦的时候说的那些支离破碎的梦呓。
这个内在声音的特点是什么?1.语气单调,就像母亲哄孩子睡觉时候的感觉,“睡吧,宝宝,睡觉了,宝宝”,节奏舒缓、单调、枯燥、重复;2.只有破碎的片段,不超过三个字,也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3.语意模糊。
把你看到的片段,用单调的、懒洋洋的、不超过三个字的内在声音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它就会消失了。
如此,潜意识被召唤出来,你已经进入朦胧状态了。接下来的睡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中一定要注意一点:眼睛和眼部肌肉一定要放松,眼球不要转动。

推荐阅读: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