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对于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需要盛大的欢聚,盛大的离别,盛大的合唱,盛大的公布于众,才足以成就人生的丰富。可是,当那个时刻来临,真的是如我们所期待吗?

《两小无猜》剧照
文|田纳西
我是一个婚礼仪式的悲观论者。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需要折腾那么多精力(很多时候是父母的精力),去演一场戏给别人看。
婚礼对我来说,是无法征服也无法神化的事情。如果突然跳脱出来看,作为不专业的“演员”,该是多么不自然。偶尔我会这样想。
时而在朋友的婚礼,看到朋友的朋友感动得眼眶泛红,我则是暗自寻思,也对,这个时候谁有工夫去想日后那漫长而浩荡的人生。
不太认同?那天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对婚礼仪式有点改观。
故事的讲述者是60岁的李姐,从美国回来经营自己的家族企业。我每个月都会和她见一次面,聊聊彼此生活的近况。我觉得她和同龄人之间不是经济上的区别,而是那种建立在金钱之上,却游走于金钱之外,那些极其抽象的名词,所谓阅历、眼界、思维方式…
今年8月,李姐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大儿子Andy和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是这样的:
自己筹备,父母完全不用操心。李姐只是提前几天从国内回美国,她被儿子委派的任务是婚礼现场有一段发言,以及从上海定制一百条丝巾作为给客人的礼物,仅此而已。
只在女方的故乡办婚礼,是的,只有一场。“女孩子都喜欢梦幻的婚礼,可以穿长长的白纱,当然是女方和其家里来筹备啦。”李姐说。
亲戚朋友们不需要给份子钱。
Andy做了一个网页,讲述他们相遇相知的爱情故事。
婚礼为期三天,没有提前拍婚纱照这一说。周五,亲戚朋友从各方赶到女方家里,或在周围的酒店住下,接着就开始骑行、爬山等自由活动。周六下午一点,也就是正式婚礼当天,双方的家人来到一个修道院前的玫瑰园,开始拍婚纱照。客人们则是继续爱干啥干啥。
感情很多时候都是一输俱输,一赢俱赢。在修道院的玫瑰园拍婚纱照,就是一个一赢俱赢的选择。女方奶奶的骨灰曾洒在这片玫瑰园上,而对Andy来说,这个修道院是他小时候一个美好的回忆。美国有很多以“San”打头的地名,San是从修道院圣人的名字,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要去走走这些修道院。李姐一家人一起完成了这个作业。
下午四点婚礼正式开始,地点是在一个开放式公园的草地上。这里曾是女方小时候踢球、玩闹的场所,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Andy要求办一个中式的婚礼,现场有着“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圆桌上吃中国菜,并且必须要有一道他最爱吃的干煸四季豆。
婚礼的司仪是女方的大哥。司仪在中国,总感觉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很多时候他们很卖力在煽情、在搞笑,营造气氛,但往往流于表面。曾和同事聊起他的婚礼司仪,他说他提前和司仪定了这么个协议:如果你说的话,让现场什么人哭了,那就不付钱。
Andy的伴郎是他的亲弟弟,李姐的二儿子。女方的伴娘是她的二哥,当然是性别男。所以舞台上大部分时候站着的就是这一家子五个人互相调侃,以及一条这对佳人养的狗。
到了双方父母发言的环节。李姐说女方的爸爸讲了什么,她已经记不得了。但是女方的妈妈读了一首诗。而李姐的发言主题,早就被儿子设定好了:你要来介绍中国菜。
李姐说:Andy从小就在圆桌旁长大,圆桌更方便一家人交流。今天他也希望大家在圆桌上尽情交流。中国人喜欢吃海参鲍鱼,以及整只鸡,但是你们不喜欢吃以及不喜欢桌上有眼睛瞪着你们(全场笑),所以我们调整了菜式。但有一道菜要特别推荐,Andy最喜欢吃的干煸四季豆……
等干煸四季豆上来的时候,大家就可劲儿鼓掌,原来这就是新郎最喜欢吃的菜啊。。。
持续到晚上的After Party就是各种跳舞和狂欢了。山坡上的夜有点凉,李姐带来的丝巾就是要来派上这个用场的。
你看,并不是所有的婚礼如我们所害怕的那样,正如不是所有的婚礼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
我们原本计划好,每一段人生都过的纯粹如初,不屈服、不盲从。可惜,我们往往只能在漫不经心的日常小事上做到,对于那些生命中独特的、不会再有的盛大日子,反倒没有好好对待。婚礼原本就该像爱情一样纯粹,不是吗?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浏览|你能不能活得热气腾腾
-有意思大家族-
有意思网 | 中国新闻周刊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
开Fun | 反观 | 财迷 | 剧逗 | 百万庄的小星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