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闪击哈尔科夫州
经历过几个月的不温不火后,俄军近日突然在哈尔科夫边境线附近发起了一轮规模不小的攻势,占领了乌克兰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由于乌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距离边境线仅30公里,所以俄军的这一举动让乌克兰高度紧张。
泽连斯基果断撤换了负责前线作战的指挥官,抽调多支部队赶赴增援,取消全部外访行程,并称哈尔科夫为乌克兰的“首都之一”。
截至目前,俄乌两军正在哈尔科夫外围的卫星城沃夫昌斯克和野外防御工事中展开拉锯战,俄军占领了沃夫昌斯克北部城区,其他方向的进展则相对缓慢。
普京访华期间在哈尔滨接受采访时表示:
“至于哈尔科夫前线发生的事情,这是他们(乌克兰)的错,因为他们继续炮击包括别尔哥罗德在内的边境地区居民区。”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占领哈尔科夫时,普京说: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美国战争研究所绘制的俄乌战线图,上方新开辟的一点红色区域即俄军新占领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州领土。
局部放大图。哈尔科夫距离边境线约30公里,目前俄军最深入的部分约8公里。
普京的表述大概率为真实想法。
一方面,进攻拥有超百万人口的城市通常需要几十万军队,俄军除非进行大规模调动(俄军目前在乌总兵力约50万人),否则以边境地区现有兵力不足以发起这场攻势。
另一方面,莫斯科的战略考量其实已基本确定,那就是“以拖待变”,主动进行激烈的消耗对于俄罗斯没有多少益处。
前段时间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曾采访过一位来自顿巴斯战线俄军旅长,旅长明确表示“上级并未就攻势限定时间”,可见俄方的这一指导思想应该是全面性的。
实际上,普京很早就表示将在哈尔科夫州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乌军对俄边境地区的炮击。
有人说乌军已经拥有大量远程攻击手段,所谓的“缓冲区”意义不大,这种看法有待商榷,因为远程火力的成本要明显高于一般炮弹。
以美军M777榴弹炮为例,普通炮弹射程只有20公里,而想要打30~70公里就必须采用神剑导引炮弹——前者的单价为几千美元,后者单价高达六万美元。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俄方有攻其必救、牵扯乌军的军事意图,把哈尔科夫作为佯攻辅助顿巴斯方向的主攻(《俄罗斯的两大攻势》)。
准备运往乌克兰的炮弹。俄乌战争表明,在一场长期消耗战中唱主角的还是传统炮弹与航空炸弹,造价高昂的导弹只能偶尔射几枚。
5月14日,布林肯突访基辅与泽连斯基见面。临近选举之际,美国非常不希望乌克兰前线崩盘,布林肯正加速协调武器援助,称“宣布援助计划和武器实际出现在前线的时间空档太大了”。
2、被拒绝的马克龙
7月26日至8月11日是巴黎奥运会的日子,法国总统马克龙很早便提出了“奥运休战”的设想。
奥运休战其实是马克龙抛出的一个“试探性和谈”步骤,即先达成阶段性停火,再逐步追求永久性停火。
然而很可惜,乌克兰方面果断拒绝了该提议。
5月18日,法国媒体发布了此前一天对泽连斯基的专访,泽连斯基表示马克龙呼吁的奥运休战将给俄罗斯带来优势,让其有时间调动部队。
这一表述让人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急需争取时间的是乌克兰一方,毕竟美国军援中断了好几个月,现在刚刚续上,而从美国运到乌克兰再运到前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泽连斯基称:
“乌克兰与西方盟友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但却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结束战争方式问题上。”
“我们正处于一种荒谬的情况,西方担心俄罗斯输掉战争(引发核危机),也不希望乌克兰输。”
几乎同一时间,身在哈尔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奥运休战问题做出回应,他表示
“中方已告知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奥运休战倡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无法达成一致。”
“西方国家要求俄罗斯执行奥林匹克主义原则,而他们自己却违反这些原则,不允许我们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高举、身披自己的旗帜……” 
马克龙与泽连斯基。马克龙一直希望在斡旋俄乌停火方面有所建树,可实际操作起来步履维艰。
5月17日凌晨3点,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搭专机抵达哈尔滨,黑龙江省省长到机场迎接。
3、泽连斯基喊话中国
6月15日至16日将在瑞士举行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目前的消息是俄罗斯方面被拒绝出席,中国尚未确定是否出席。
自俄乌开战以来,类似的会议已经举办过不少场,有西方坐庄的,也有沙特等全球南方国家坐庄的,但均未取得预期成效。
5月17日,泽连斯基接受采访时强烈呼吁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参加下月在瑞士举行的和平会议。
泽连斯基称:
“中国认为如果俄罗斯战败,就是美国的胜利,因此希望在俄罗斯胜利与西方胜利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看到中国参与和平会议。”
不得不说,泽连斯基的认知还算准确。
简而言之,中国对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确实是中立态度、不持立场,但由于拜登政府不断给这场危机“加戏”,将其塑造成“民主威权大对决”、美国全球霸权的试金石,甚至还跟美国是否有能力干涉台湾给联系起来,所以中方只能将俄罗斯不失败作为战略底线(《中国应对乌克兰危机的策略》)。
站在中国角度,并不希望俄罗斯给欧洲太大的刺激(或者说不希望乌克兰完全崩盘),因为这样将进一步压紧欧盟与美国的关系。
神情略显憔悴的泽连斯基。乌克兰希望通过瑞士和平峰会,达成保障黑海自由航行、允许乌克兰谷物出口和停止轰炸能源基础设施等事宜的国际共识。
4、一场彻底胜利
近日,有西方学者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题为“俄罗斯五种未来”的文章,畅想了俄国可能的发展方向。
其中一个观点十分有趣。
作者认为,俄罗斯和法国一样,都是有着根深蒂固君主制传统和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国家。
法国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革命与复辟,是欧洲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相对坎坷曲折的一个,拿破仑时期的法国还扮演过欧洲大陆征服者的角色,跟日后的德国和苏联有些许类似。
站在历史宏观的角度,法国、德国和苏联是海洋霸权英美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敌人和手下败将。
前两者被击败之后均进行了大幅度改造,然后被纳入海洋霸权主导的国际系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在很多西方人看来,冷战对苏联的胜利似乎有些不够彻底,假如通过乌克兰战争一举击垮俄罗斯,他们其实不排斥将“修正”后的俄罗斯重新纳入自身发展体系。
毕竟诗和远方的欧洲与自然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实在太互补了,文化宗教层面也颇为接近,许多西方战略家一直希望像改造法国、德国那样去改造俄罗斯。
正因如此,他们迫切希望取得一场“彻底的胜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