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意是回应之前好多同学的呼唤,分享我的书单。
挑了几本最近看的比较入心的书,我看的书比较杂,大家按照喜好自行挑选哈。

毛姆的书被老王拿走了,他说小小一本放在包里可以随时拿出来看
写着写着,突然感慨起来,想起来过去的这几年。
之前看的书大多是专业方面的,这几年各个领域的书都会看,有的刻意阅读,有的是随性打开。
说实话,我的时间非常紧张,每天忙到起飞。但凡有点空闲时间,我都会带本书、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个痛快。
我这么争分夺秒地阅读,除了喜欢,更是功利。
只有大宝的时候,我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工作带娃的大致平衡。生了二宝之后,一下子乱套了。二宝不到半岁,疫情就开始了。
每天很忙很累,也很不开心。忙和累会让人不开心,但对于我来说,无力感、挫败感才是根源。
本职工作无法做到最好,空有很多想法但没时间去实现它。好多人都跟我说,你不能放弃,你能力太强了。我知道我也不想,但是我更知道如果我逼自己,我真的会累死。
大家不要以为我写很多育儿文章,是因为我有多会带孩子。不是的,我只是个普通妈妈,爱学习一点,那只是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迷茫中寻找答案、顺便分享出来。带娃的无力、焦虑、愤怒,我不会比大家少一分。
兼职母婴公号主,我对自己也不满意,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好。
每天像八爪鱼忙东忙西,精神极度紧张。表面上风平浪静,别人看来,我还是那个积极向上、稳重靠谱的我,但我自己知道,我很不好。自测了一下,抑郁等级至少中级。
默默忍受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越来越不好,已经到达了情绪随时要崩溃的状态。
我知道不能再继续这样了,于是开始自救。
开始主动放手,不再要求事必躬亲,家里请了阿姨来帮忙,把自己从家务活里解放出来。
开始学着倾诉,和妹妹闺蜜诉苦、吐槽,说出来,郁闷就少了几分。
但最管用的,还是看书。不管读什么书,总能从中获得安慰和启发,积蓄力量、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
毛姆那句话说的太好,“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现在我依然很忙很累,依然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依然经常被两个孩子气个半死,但我知道,我已放下执念,不再焦虑内耗自己了,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善待自己了,终于开始开心起来。
01.《悉达多》
一句话推荐:“读黑塞的书,就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的闪耀。”
想推荐给大家的第一本书,正是上面提到的《悉达多》,作者是著名的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这是一本能让人变得平静的小说,这也是一本不到年龄、缺少阅历的人很难读懂的小说。
起码我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读懂它。
黑塞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古印度,年轻的主角悉达多是一名贵族青年。
拥有一切的悉达多可以给所有人带来快乐,但他自己并不快乐。
于是,他决定离开富裕的贵族阶级,与朋友一起成为一名苦行僧。
禁欲、苦行、聆听佛陀的教诲……这些体验让他的朋友真正皈依,而他却还在担忧质疑:
“我担忧我的‘我’只是表面地、虚假地获得安宁,得到解脱。”
于是,他开始独自前行,即使“世界隐匿于他的周围,他孤单伫立如同天际孤星”,也要“比从前更自我,更坚实”
独行的路上,他见到了山峦间升起的太阳,他留意到了星罗棋布的幽兰夜空,他仿佛重新认识了“森林、群星、动物、云朵、彩虹、岩石、野草、花团、小溪与河流”,这就是“觉醒”
“所有这自古有之的一切,悉达多一直熟视无睹。他从不在场。而现在,他归属其中。”
觉醒之后,悉达多顿悟了吗?
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似乎没有。他遇到了一个名妓,为了让她满意,他毫不犹豫地入世经商,然后沉湎于财富和权力,陷入贪欲和惰性,最终“沉迷于卑劣的赌博”。
很显然,这一切不能让他真正满足,反而让他“被深深的悲哀包围”,感觉自己“过着既无价值又无意义的生活”。
那么,真正的归宿到底在何处呢?
虽说这类文学作品不涉及到“剧透”的问题,但我也觉得剩下的故事应该交由同学们自己去阅读,去思索。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部小说堪称诗意与哲理的完美结合。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即使是读译文,我们也能感觉到《悉达多》的诗意(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叫“一首印度的诗”)。
同时,创作这部小说时,黑塞正经受着神经衰弱症和抑郁症的困扰,不得不寻求心理医生荣格的帮助。因此,受荣格的精神分析的影响,他的文字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哲学思考。
比如,在失去金钱之后,悉达多遇到了旧日好友。好友问他:“你失去了财富”?
悉达多回答:
“我失去了财富,或财富失去了我……
婆罗门悉达多在哪里?
沙门悉达多在哪里?
富有的悉达多在哪里?
无常之物更迭迅速。”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它提醒着我,可以通过内心的觉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那条路是什么呢?许我们终有一天,都能理解书中的那句话:
“时间并不存在,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
这样,才能“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寻找自我、遇见自我、成为自我、放过自我,最终做自己的摆渡人。
02.《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一句话推荐:“毒舌”毛姆,带你走进阅读的世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冗长的书名听起来很像鸡汤,经常被人引用,作为劝人读书的“金句”。
不过我倒是觉得,与其尝试用一句话打动不爱读书的人,不如把这本书推荐给他,让毛姆本人来引发他对阅读的兴趣。
没错,这本书不是什么畅销鸡汤,而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个人读书随笔,也是他留给世人的珍贵“阅读指南”。
提起毛姆,不少人都会想到《月亮与六便士》,想到《刀锋》《面纱》,想到他登峰造极的写作创意和技巧,当然,也能想到他出了名的毒舌。
这样一位巨匠,会怎样评鉴同行的作品?
翻开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毛姆的阅读笔记不乏幽默犀利,也有真实和坦然;犀利的点评之外,还有他关于阅读的思考与感悟。
他就像一位朋友,与你促膝长谈,聊着其他作家的八卦;又像一名睿智的老者,简单地侃侃而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狄更斯身上,都发生过哪些轶事?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品,真的都值得阅读吗?
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有人说,如果毛姆活到今天,肯定是出版界的带货一哥——毛姆提到的那些书,不管你是已经读过还是刚刚听说,都会有一种冲动,想要赶紧找来读一读。
这本书里,有“毛姆严选书单”,有巨匠八卦,有他的阅读方法,还有他对生活和阅读的热爱与深思。
人到中年,总是觉得挤不出时间读书,或者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如果你听了太多劝人读书的“鸡汤”,有些烦了,这次不妨听听毛姆的“反面建议”:
“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
换言之,学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吧,抛开那些功利性的目的,这样才能感受到毛姆描绘的那种状态——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世间的所有悲哀。”
《小而美》
一句话推荐:创业要极简,人生也要极简。
表面上看,这是一本写给创业者的工具书,不少人看过之后表示很感动:作者萨希尔·拉文吉亚是真的想要教会我们怎么赚钱
萨希尔是个典型的创业者,他15岁辍学,是第二个加入Pinterest(拼趣,类似于国内的“小红书”)的元老级员工。
19岁,他顶着联合创始人的光环离开了Pinterest,想要创造一个新的独角兽,因此Gumroad(一个电子商品出售平台)应运而生。
几年后,萨希尔觉得自己创业失败了,因为Gumroad烧掉了大量资金,却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快速壮大成为行业“独角兽”。
于是他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打造10亿美元级企业梦想破灭后的自我反思》
文章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他也因此得到机会接触了更多创业者。
然后,他发现,成为独角兽固然是很多创业者对外宣称的梦想,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创建一个可持续盈利和简约经营的企业。
可持续、简约,这就是书名《小而美》的意思。
萨希尔回过头发现,自己的Gumroad已经足够“小而美”,而这本书,就是他根据亲身经验总结出的内容,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很值得创业者们借鉴。
同时,我认为无论同学们是否有创业的经历或打算,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因为书中的很多经验不仅是新手在创业时应该牢记的准则,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生活智慧”
比如萨希尔说:“你不应先学习,再开始,而应先开始,再学习。”
在创业中,这是务实和落地的能力;在生活中,这就是敢想敢干的勇气
此外,书中还有重视内在价值、简化生活方式、注重可持续成长、珍惜时间等相关阐述,都是既能指导创业、又能指导生活的“黄金原则”。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冒出这样的想法:
如果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去运营,会不会让很多人生难题变得更加清晰直白、易于解决?
“不用一鸣惊人、不用出人头地,做一件有价值且自己喜欢的小事,持续地做、越做越好,就很美。”
那天,朋友问我对孩子的期待,我是这样回答的。
《看见孩子》
一句话推荐:10条育儿准则,无痛解决亲子冲突和矛盾。
《看见孩子》,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贝姬·肯尼迪博士。老同学们一定都记得,我不止一次提到过这本书。
这是之前二宝幼儿园家长读书活动,老师和家长共读的一本育儿书,也是202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No.1。
在书中,贝姬博士分享了10条育儿准则、40多个鲜活案例,手把手教家长应对一系列具体的教养难题,包括孩子乱发脾气、二胎矛盾、撒谎、缺乏自信、畏难、害羞,等等。
比如之前我和大家提到过的第二条准则——“真相不唯一”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执着“唯一的正确”,老想说服孩子,“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但我们意识不到,这样根本不会说服孩子,只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没有被看见、被听见,进而产生愤怒。
因为孩子觉得我们拒绝承认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价值,而这就是很多冲突的来源。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到,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你对我错,真相从不是唯一的,亲子关系就会缓和很多。
这本书的内容从理念到方法都打破了传统育儿的观念,做到了“既关照孩子,也支持父母”。
如果你在面对孩子时总是濒临崩溃,想要调整却不得其法,读一读《看见孩子》,一定会有所帮助。
《我与地坛》
一句话推荐:上学时读不懂的课文,现在才发现里面是最真实的人生。
《我与地坛》是一本尤其适合中年人阅读的书。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作家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对抗命运,看到他那无法被囚禁的灵魂。
什么是命运?
他回答:“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便用笔去找。”
一个二十岁就被困在屋子里的人,哪来的那么多可写的?
他回答:“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是辽阔无边。”
他的文字是凝重悲壮的,也是哀而不伤的,他笔下的世界是荒芜苍茫的,也是厚重丰富的。
当你烦恼的时候,沉郁的时候,哀怨的时候,读一读《我与地坛》,能让你不必沉湎于个人的创伤;
透过史铁生的眼睛,你将看到他对生命的热爱,感受到人世间的炽热与明朗。
我特别喜欢,他“设计好运”那一篇。
设想了一个随心所欲的来世之后,他这样总结。
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呀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过程——只剩了它了。事实上你惟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现在你说你是一个幸福的人你想你会说得多么自信,现在你对一切神灵鬼怪说谢谢你们给我的好运,你看看谁还能说不。”
人生没有意义,过好每一天才是真理;无论是幸运还是困难,都是我可以享受的精彩。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话推荐:“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对世俗和人性的淡漠描摹。
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个部分,跨越百年。刘震云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用老年人那种翻来覆去、颠三倒四的叙述方式,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命运的交锋,还有命运洪流中不同的人做出的不同选择……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人这一辈子,想找个“说得着”的人,太难了。
刘震云曾经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种普遍的、永恒的孤独,犹如漫漫长夜延宕千百年,再怎么制造声响和热闹,也难以对抗。
而只有找到“说得着”的人,内心才能获得一丝平静。
这是书中人物的经历,也是书外读者的感受。
那要是找不到“说得着”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书中,宋解放听说牛爱国寻人未果,建议:“还没找到,要不就回来吧。”
牛爱国却答:“不,得找。”
那就继续找吧,向前走,别回头。
就像书中曹青娥说的那样:“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昨天我和大宝聊起这几本书,他看过其中的几本。他先我看完《一句顶一万句》,我问他感受如何。
他说非常好看,很有哲理的书,很有趣,情节跌宕起伏,再艰难的时候也能让人笑出来。
我儿威武
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说:“在度过了生命的黄金年华之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已为数不多。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平复你焦躁的心情,能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
可以说,中年,不仅是需要读书的年纪,也是适合读书的年纪。
所以,别只顾着push孩子去阅读,自己也读起来吧~
孩子们确实需要阅读,让自己的世界“长大年人也同样需要阅读,打碎眼前的时间和空间的禁锢,成为支撑我们的力量,确保我们的世界不至于在生活的重压下坍塌。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01.2.W.萨默赛特·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06.
3.萨希尔·拉文吉亚《小而美》,中信出版社,2023.02.
4.贝姬·肯尼迪《看见孩子》,中信出版社,2023.06.
5.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01.
6.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8.

也许你还想看看

【我家娃超爱桌游推荐】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昨天晚上10点,两熊孩子还不睡,玩起了《圣家族大教堂》。放在以前,我肯定会着急催着他们去睡觉。但现在,我和他们约定好只能玩一局,嘱咐哥哥带好妹妹,自己转身洗澡去了。洗完澡,他们刚好玩完收拾好,完美
感谢桌游,解放了我10分钟。
六一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特别给大家安排了「儿童节礼物」专场直播。
在这次专场里,我们集合了很多“老朋友”桌游。
比如,海豚玩具的D创意魔法条、光影积木、彩虹积木等备受欢迎的经典爆款,还有它与德国百年玩教具品牌Dusyma联袂打造全新空间思维训练积木——筑影空间。比如,一刻馆的多款海外上新桌游,拿过“桌游届奥斯卡”的德国桌游《麦田嬉语》,以及引进自意大利新品桌游的《印章农场》等。
六一不知道送娃啥礼物,来这里看看吧。娃玩得开心,我们看着更开心(不玩手机还在益智
)。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