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陆蓓
编辑|渡十娘
陆蓓
曾经的财经记者、金融业管理人员,永远的文字和旅行爱好者;目前任大型互联网公司管理人员;著有《透明墙——互联网时代的公关》一书;2016年美国国务院 “国际领导力”项目访问学者;上海第一财经电视《首席旅行官》节目嘉宾主持。
去年下半年,我结束了长达5年的陪读生涯,因为女儿小胡终于上大学了,她申到了北卡著名的文理学院戴维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朋友们纷纷发来“贺电”,说祝贺你陪读成功,有一个Happy Ending。我不确定这算不算一个成功故事,姑且就把这次分享当作人生一个阶段性总结吧。
“希望女儿快乐”战胜了我对“优秀”的欲望
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份工作是新民晚报的财经记者,后来跳槽去了金融业、大型互联网行业,我的工作经历让我善于观察、总结、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在我女儿的求学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是后话了。

2016年,我出版了《透明墙——互联网时代的公关》这本书,同年被美国国务院邀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国际领导力访问学者项目,我有幸走访了美国的公立、私立学校,甚至是残疾人学校,第一次对中美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回来后,我时不时冒出是不是应该把女儿送去美国体验一下教育的念头。
说回我女儿小胡。她小学是在上海一所快乐教育的标杆学校读的。直到今天我也非常感谢这所学校,在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没有落下对他们的培养,在良好的氛围中,小胡的写作特长得以自然生发(自豪一下,这点随我)。但这种快乐在小胡进入上外附中后戛然而止,我和孩子吃到了“不卷”的第一个苦果:同学们神仙打架,小胡遭殃。
学习压力陡增让小胡非常不适应:数学不及格到都快有心理阴影了,英语勉强爬到平均分,最擅长的语文也因为她厌恶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古板”的题目而越学越痛苦……到了7年级,尽管老师给了孩子很大宽容,但小胡仍旧不可遏制地发展到几乎厌学了,她每天都跟我说:妈妈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上学,我实在没有自信走进教室,我和同学好像很难沟通……
这时,我再度萌生了让女儿去美国的想法。当时也纠结过,去美国意味着我几乎是要放弃职业前景、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对一个顺风顺水的成年人来说,去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很难。我也考虑过给小胡补补课来挽救一下成绩,能考进上外附的没有笨孩子,我相信小胡的落后只是暂时的。但眼见着孩子状态越来越差,以及继续在国内读书可以预见的压力,我和我先生最终还是在2018年,也就是小胡7年级的寒假时下定决心送她去美国,我们两人轮流去陪读。
紧接着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去哪里。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我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纽约、波士顿、旧金山,但在寒假访了一圈校后,我发现都不太适合当时处在“易燃易爆炸”状态的小胡,尽管学校非常好,老师同学们也都很友善,但“压力太大”。一位华人移民朋友告诉我,你第一步要考虑的是哪里能让你女儿放松下来,去选择一个peaceful的环境,再去考虑学校的事儿。感谢这位朋友,让我最后在北卡找到了一个非常美丽、平和的地方夏洛特。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把夏洛特称作夏村。我内心非常认同美国的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孩子, 需要一个村的力量。
国内7年级暑假结束后,我们把孩子转到夏洛特当地一所公立学校读8年级,过渡一年再去美高(9-12年级)。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人在小胡8年级入学时照的,你能看到那会大家都不是很开心,小朋友紧张,我强颜欢笑,大家都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这步走得对不对。
在夏洛特的“绝地重生”
因为《夏洛特烦恼》这部片子,大家对“夏洛特”三个字不陌生,不过对这个城市可能真不太了解。它在美国东南部,是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城市,也是美国第二大金融中心(很意外吧)。整个城市大概有300万人,不过华人只有3万左右。

我们过去之后,在最好的学区花了60万美金买了一栋300平的带院子的房子,又花了5万美金买了辆车,生活就此安顿下来。我也过上了做饭、接送孩子、读书、写作的简单生活。虽然嘴上抱怨夏洛特好山好水好寂寞,但这里给了我和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小胡也终于不再像一把整天绷紧的弓。
我家临湖的后院
进入这所学校后,小胡仿佛“触底反弹”,先是在数学评估考试中得了高分被分到A班(这里要感慨一句,国内的基础教育真扎实),接着又在体育课上得了A,这下连小胡自己都不敢相信了,她说我一个跑步都卡着点过的人,凭什么拿A。老师告诉她:“因为我观察了你几个月,你是这里进步最快的人,这个A是你理应得到的。”在很多小的细节上,小胡得到了真诚的鼓励和认可,慢慢找回了自信。
8年级其实过得很紧张,一方面要适应,一方面又要准备升学,我们紧锣密鼓开始走访当地的高中。参考了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华人移民和陪读妈妈的意见后,我们选定了三所私立走读高中(离家都不远),这三所学校各有特点,其中一所很“白”,对亚洲人不太友好;一所被称为当地高中界的MIT,理工科特别强,不太适合小胡;还有一所就是小胡后来去的Charlotte Country Day School。美国有一个Country Day学校系统,当地的这所学校有70多年历史,这两年接受了一个老钱家族的一大笔捐赠,新获了200多英亩土地,校园和设施都会有较大提升,建议想去北卡的家长多多关注。Charlotte Country Day的特点是教育质量好、文化多元,对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非常友好。
Charlotte Country Day手绘校园图
小胡能上这所学校是有运气成分在的。她的SSAT成绩很普通,大概在65%左右。但当年恰好有Charlotte Country Day的一位学霸妈妈(我们甚至都不太熟)热情地领我们去面试。她跟我一样都是从上海过去的,两个女儿非常优秀,相当于是她拿她们母女三人的信誉帮我们做背书,让我们有了一次跟招生官充分沟通的机会。
学校的招生官Robin女士已经在Charlotte Country Day工作了近40年,是一位善良、有同理心,又很睿智的女士。我还记得那天,我跟Robin在一间办公室聊,小胡去另一间办公室接受ESL老师面试。我用磕磕巴巴的英语描述了女儿这些年的经历,跟Robin说:“我们很爱孩子,但当我们的爱和内卷的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希望这一次更换环境能够给孩子一个新的开始。”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Robin说“绝地重生不容易,我要特别看一看这个孩子”。我就把当时带去的所有材料都给了她,也给她看了小胡小、初时发表在报纸上的一些文章(还是中文版的)以及我自己出版的书。Robin说,孩子的材料借我10分钟,随即叫来秘书,把小胡写的文章送给在隔壁面试的老师。结果小胡的面试总共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那位ESL老师跟我说:“你的孩子很有想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次年三月,小胡顺利拿到了Charlotte Country Day的offer。
小胡毕业典礼时,我们一家三口跟Robin女士的合影
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做法很冒险,因为各方面的准备都不是很充分。而且Robin女士也告诉我,这两年学校的要求水涨船高,SSAT 90%是门槛。我们当年一是因为夏洛特地区华人不太多;二是小胡在美初过渡了一年;三是有当地朋友的帮助,也因为住在当地,有充分的沟通机会。如果国内孩子申请美高,建议大家尽早规划和准备,把需要的成绩都拿到手,才比较有保障。
申请美高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在美国申请大学,学校会看4年的美高成绩。如果中途转学,孩子就要重新适应,可能会影响成绩,所以最好一步到位。
在择校问题上,我觉得这个时候主要要听专业人士和家长的意见,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自主决策能力比较弱,家长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那么择校主要的依据是什么?我在陪读期间,访谈了当地很多朋友,也听到了很多踩坑的故事,总结下经验教训:
一、在你完全不了解美高时,可以通过各类排名去了解学校。但家长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明白排名好的学校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追求Top学校。
二、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长、心理素质和竞争力,也要了解美国的文化,全盘、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
三、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求学就像跑马拉松,你不能要求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是竭尽全力的、遥遥领先的,这太苛刻了。家长要给孩子时间,允许孩子有起伏。除了成绩,更要照顾到孩子的身体、情绪,他们是不是快乐,是不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小胡美高和大学的经历,以及我在陪读期间的生活,欢迎关注下篇。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 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连清川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