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信息| 大纽约生活服务最新信息一览
(请点击查看)
近期需要换空调的华人房主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福利!

美国联邦政府目标是到 2030 年将电价降低 9%,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推出“家庭能源返利计划”。
换空调的房主除了获得数千元的税收抵免和返利之外,每年还可以在能源账单上节省数百美元。
能源效率税收抵免和返利
美国政府正在以税收抵免和返利的形式为那些愿意冒险改用家用热泵(Heat Pump)的房主们提供一些相当大的激励措施。作为《通货膨胀削减法》的一部分,联邦政府将承担高效热泵成本的 30%,包括安装的人工费,最高可达 2000 美元。
返利提供了更大的节约机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高效电力住宅返利法案》为中低收入家庭节省了 4,000 美元到 8,000 美元不等的费用。
地方公用事业公司和一些暖通空调制造商(包括美标公司)也为购买高效热泵提供数百美元的返利。
热泵与暖气炉、空调的区别
热泵与暖气炉和中央空调的不同之处在于制造热量和冷却空气的方式。热泵的工作原理是从室外空气中提取热量(如果是空气源热泵),然后,热泵将热量转移到室内,并将热量散发到整个室内。相比之下,暖气炉通常燃烧天然气来产生热量,并在整个室内循环。
热泵在制冷模式下的功能与中央空调类似。两种设备都使用制冷剂冷却盘管。当室内的暖空气通过热泵或空调机时,盘管中的制冷剂会吸收热量。然后,剩余的冷空气再循环回室内。
热泵就像一个热量运输机,不断地将暖空气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根据季节性的不同,需要或不需要的地方都会有热空气。
热泵系统的优点
节约能源、减少电费支出、减少家庭碳足迹,这些都是改用热泵的充分理由。
节约能源
将老化的暖通空调系统换成热泵,可以大大减少家庭能源消耗。
省钱
当然,节约能源也意味着降低水电费。虽然安装热泵可能需要前期投资,但它是一种能效更高的系统,可以降低水电费。与传统的暖气炉和空调设备相比,热泵每年可节省多达 526 美元的能源费用。
环保
热泵比其他供暖系统更环保,因为热泵效率高,而且不直接燃烧化石燃料。热泵的效率已经非常高,其产生的热能是电能的四倍,相当于 400% 的效率。相比之下,火炉的效率最多只有 98%。由于热泵不直接燃烧化石燃料,因此不会造成碳排放。
用途广泛
由于热泵可以同时为住宅供暖和制冷,因此无需单独购买供暖和制冷设备。这就减少了需要用于安置暖通空调系统的空间。同时,由于只需维护一台设备而不是两台,因此也减少了后顾之忧。
稳定的热量
使用火炉的家庭通常会经历较大的温度波动,因为火炉会为保持恒温器上设定的温度而开关。相比之下,热泵能更好地保持均匀的温度,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热泵税收抵免
通过《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购买新热泵最多可节省 2000 美元的税收抵免。税收抵免的有效期到 2032 年,但不是任何旧的热泵都能享受税收抵免。如果居住在美国南半部,热泵必须获得能源之星认证,才能获得该税收抵免。如果居住在美国北半部,则需要购买具有能源之星寒冷气候等级的热泵,这意味着它的能效比 2 (EER2) 必须达到或超过 10。
补贴和返利
中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家庭能源返利计划大大节省开支。不过,利用这些返利可能比较麻烦。由于这些返利是由各州实施的,因此具体何时开始以及能节省多少取决于居住地。有些州计划在 2024 年下半年采用该计划,而有些州则要到 2025 年才计划采用。可以使用美国能源部的返利跟踪器来了解所在州的情况。
通过该计划,究竟能节省多少钱取决于收入。要获得最高 8000 美元的返利,家庭收入必须低于该地区收入中位数的 80%。收入介于地区收入中位数 80% 到 150% 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可获得 50% 的返利。请务必等到所在的州可以享受该返利时再购买,因为如果提前购买了热泵,将无法享受该计划。
联邦政府并不是唯一为购买热泵提供奖励的机构。当地公用事业公司和州政府也希望民众购买热泵。例如,在马萨诸塞州,如果房主安装了高效热泵,根据收入情况,最多可以获得 16,000 美元的返还;加利福尼亚州为这些系统提供 1000 美元的返利;如果住在科罗拉多州,购买高效热泵可享受 1,500 美元的税收减免。
许多公用事业公司和制造商也在以返利的形式提供激励措施。例如,为南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提供服务的杜克能源公司现在提供 500 美元的返利。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公用事业公司根据热泵的大小提供高达 3000 美元的返利。
如何申请热泵税收抵免
要充分利用美国国税局提供的抵免和退税,专家建议房主联系当地的暖通空调专业人士。
要在报税时申请热泵抵免,请务必保留购买和安装的所有收据,以便记录花销。还需要证明新热泵符合美国国税局的能效要求。大多数暖通空调承包商都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报税时,需要使用国税局 5695 表格来申请热泵税收抵免。
近期文章
点击上方标题阅读推荐文章 ▲

征稿:

欢迎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ID: usa001888,说明投稿意愿。投稿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纽约生活网 GNYLife.com】独家约稿、创作,此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此文由本网独家整理编辑,取自网络的图片属于原作者。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编辑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号:GreaterNY。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