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相约粤港澳大湾区,相约深圳龙华,36氪WISE新风向·2024专精特新趋势论坛即将开启。
“专精特新”早已不是陌生词汇,甚至可以说是现阶段的“当红炸子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也已经是“专精特新”一词连续第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企业更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中小企业应该走‘专精特新’之路”“‘专精特新’是强链补链、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力量”……
从政府到企业界、投资界,各方形成的各种共识推动着“专精特新”规模在过去十余年间得到快速发展。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了12.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时期形成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凭借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点,如今,“专精特新”不仅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重要抓手,正成为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代言人”。
规模初具的“专精特新”,下一步发展方向也正在明确。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曾表示,工信部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重点从提质量、优环境、强服务、促融通四个方面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下一步重点工作:提质量,金壮龙指出,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擦亮“专精特新”这个金字招牌,让它“货真价实”。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着力点一方面在培育,从“量”上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曾表示,将会同工信部等部门一道,实施新一轮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培育更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
但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不仅要“量”的发展,还要“质”的发展。着力点的另一方面,在于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向“新”而进、向“高”而攀。
简而言之,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力度虽还在加大,但评审标准变得细化,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对产业链、领域要求更为严格。量变正向质变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同时启动的还有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而据数据显示,2023年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共计3793家,该批申请数量创历史新高,合计约17000家,但是通过率创新低,约22.3%。
“专精特新”正迈向全新的时代。培育“专精特新”将不只是挑“好苗”,更是要将“小树苗”培育成长为“参天大树”,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而要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当下专精特新企业依旧面临一些发展难题,比如关键技术难点多,技术创新转化难;做大做强难,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融资渠道受限,资本包容度有待提高;人才储备不足等。
在此背景下,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把握时代机遇,构建让“专精特新”不再受困的新生态,由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龙华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办事处作为支持单位,36氪主办、深圳盛荟城协办的“WISE新风向·2024专精特新趋势论坛”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大会将以“筑基服务生态,链接产投风口”为主题,邀请政府官员、投资人、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意见领袖在内的五大群体,从解读专精特新发展政策、资本赋能专精特新向阳生长、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发展生态构建等多个稀缺性议题出发,于思想碰撞中看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于己然起势的风向中遇见“专精特新”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36氪将在过去针对“专精特新”的发展机遇、转型难题和融资堵点进行深入的共创讨论的基础上,利用新经济服务平台全面链接赋能,持续深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通过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多链协同机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场景。
而深圳市区双重点项目深圳盛荟城,是由盛荟集团开发建设,融合“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科研科创”“职住平衡”等多维功能空间的约85万㎡城市综合型科创生态社区。是盛荟集团秉持“生态社区建设者”理念,用10余年城市更新开发经验,打造的集产、学、研、商、居为一体的产城融合项目,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产城生活圈,赋能企业“加速成长”。
为让“专精特新”实现向“新”、向“高”、向“阳”,我们邀请时代同行者们齐聚,从综合政策支持、资本热度、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出发,汇聚各方力量,为“专精特新”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月31日,让我们一起见证时代的力量,相约粤港澳大湾区,相约深圳龙华,于新生态中捕获“专精特新”未来之风。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