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袁越
多动症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大脑疾病,总体发病率约为11%,男孩是女孩的两倍。其实多动症是民间的叫法,医学术语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DHD),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日常行为过于活跃,易冲动,不耐烦,难以维持有效的人际关系等。
这种病绝不仅限于儿童,成年人也能得,只是发病率比儿童要低,大致在4%。这是一种遗传病,已经发现了好几个与此有关的基因。这些致病基因在游牧民族中的占比更高,这让一些科学家怀疑这个病很可能与游牧的生活方式有关。
视觉中国 供图)
在人类学术语中,游牧(nomad)指的是一种从大自然获取全部生活资料的生存方式,其重点是游而不是牧。游牧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居无定所,当他们把一个地方的可采摘浆果或者可捕杀动物消耗殆尽之后,便会迁徙到一个新地方,继续过狩猎采集的生活。
对于大部分游牧部落来说,最重要的生存策略就是如何选择迁徙的时间。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即将消耗殆尽时,获取单位资源所需付出的努力便会急剧增加,此时就应该选择放弃,果断迁徙到新的地点。但迁徙过程本身既费时又费力,还要应付路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所以过早迁徙同样是不利的。
《非典型少年》剧照
为了研究游牧民族生存策略的演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戴维·巴拉克(David Barack)教授设计了一个网络游戏,要求玩家在8分钟的游戏时间里采集到尽可能多的浆果。他和同事们招募了457名志愿者来玩这个游戏,玩家可以选择一直留在同一丛灌木中采集浆果,但随着浆果数量的减少,采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玩家也可以选择换到另一丛灌木中继续采集,但迁徙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同样会降低采集的效率,影响最终的得分。
这个游戏存在一个理论上的最佳策略,但绝大部分志愿者都选择了远比最佳策略要长得多的停留时间。换句话说,人类的本性似乎是要尽力避免迁徙,即使这么做降低了获取自然资源的效率。
《结婚礼服》剧照
之后,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做了一份性格测试问卷,以判断他们的多动症倾向到底有多强,结果发现其中206人有比较明显的多动症状。这个比例要比真实生活中的多动症比例高出10倍,这是因为心理医生做诊断的标准要比这个测试的标准高得多。
最奇妙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206名具有多动症倾向的人平均可以采到602枚浆果,比其余那些“正常人”多采81枚,原因就是前者在每丛灌木中的停留时间要比后者少4秒钟。换句话说,多动症让这些人更倾向于选择迁徙,导致他们采用的策略更加接近这个游戏的最佳策略。
巴拉克教授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4年2月21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生物卷》(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文章认为,这个实验虽然只是网络游戏,和真实生活中的选择有差距,但道理是相通的,即多动症对于游牧生活方式来说是有优势的,这就是这种疾病会一直留存至今的原因。
《小舍得》剧照
当然了,多动症并不是在所有环境中都是有利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地方人烟稀少、食物充足,那么专注在一个地点狩猎采集是最合理的选择。但当人口增加导致从环境中获取食物需要付出越来越多的努力时,多动症就显出了优势。只不过在今天这个以科技为导向的现代社会里,多动症变得不合时宜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