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妈妈这个角色呢:温柔、贤淑、坚强、善解人意、善良、有主见……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年时对妈妈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妈妈的性格、语言和行为均会影响其孩子的一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妈妈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妈妈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妈妈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妈妈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妈妈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我们能想。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做个合格的好妈妈
1. 回家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工作上或其他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妈妈的角色了。孩子需要妈妈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 称赞孩子十分重要
当孩子很兴奋地给妈妈看他今天在学校或家中完成的工作时,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表现得和孩子一样高兴。应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和他一起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 和孩子一起探索
当孩子进入十万个为什么的时期时,会不停的问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或是把问题推给别人「明天上课时你问问老师吧」。
妈妈最好说:「哎呀,我也不知道呢,不如我们一起找答案,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怎样找图书,同时,孩子找到答案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能养成查阅数据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4. 冷静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试卷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题不懂的地方。
如果孩子已经知道错在哪儿了,妈妈也不必再说什么。只要鼓励他就好。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洗手间洗洗脸,做几个深呼吸。
5. 帮孩子舒缓紧张情绪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紧张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要斥责他胆小或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
妈妈最好表演得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样,爸爸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得到舒缓和自信,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6. 面对失败,要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出坚强和绝不放弃的态度,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是一时,不代表永远失败。
不要在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就先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做法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旧账一起算。这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错失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 请改变命令的口吻
妈妈绝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
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要记着平等并不等于无原则,要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 简短和沉默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妈妈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犯的错误所在或应注意些什么。接下来,妈妈用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
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是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
而一个贤良的妈妈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丈夫爱得越坚定,妻子内心越安定,性格也就越温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