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与原则;
优雅与卓越;
责任与认真。
不讲是非、没有原则的学者,即使是学术卓越,也不是好人。而有是非观,敢于为原则牺牲自己利益,才是真正的好学者。1930年代,德国科学家Otto Krayer在得知其获得的职位是由被开除的犹太科学家而空出来的时候,不仅拒绝就任,而且坚持需要公开信表明自己不能接受这种职位。因此非犹太人的他失去在德国大学任职的可能,也在所不惜。
学术缺乏优雅和趣味,可能就与其他很多工作很小差别,只有卓越,也许不如去做其他工作。1958年Meselson-Stahl实验、林可胜1964年狗的脾脏灌流实验,不仅解决了DNA复制机理、阿司匹林镇痛作用在外周等重要问题,而且其优雅令人流连忘返。
在环境舒适的室内工作,即使没有很高的追求,也该尽心尽责,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
科学研究,长期是gentlemen scientists的hobby(这里gentlemen不区分性别)。不仅古代的中国和外国(西方、阿拉伯、印度)是gentlemen为主,即使一百年前,作为后起国家的美国,虽然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国家,其科学家也是欧洲gentlemen所培养或影响。而二战前后欧洲科学家移民美国,进一步巩固了gentlemen的传统,实质应对了1950、1960年代美国较多人为了竞争性职业加入科学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迄今美国科学仍有gentlemen的残迹。
日本早期科学是gentlemen科学,一百年前达到相当高度。1970、1980年代日本科学全面突飞猛进后,虽然职业是科学研究人员的主要原因,但其扎实的特征,在固然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不出现很多问题。
中国近代至百年前仍然是gentlemen科学。那时功利不在科学,而在其他。1950和1960年代,虽然科学与功利密不可分,但那时的人很认真。而1980年代之后,科学的功利越来越甚,大批涌进科学追求功利,这一巨大洪流的滔滔奔腾,是人们看到的目前很多问题的来源:“精致的利己主义”为其核心特征。
建设体面的、好的、甚至高尚的科学文化,需要多长时间?
2020年写
2024年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