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雨薇
来源:新经销(ID:New-distribution)
文章已获得授
“我一个送货的都觉得今年的市场有问题!”
前段时间,在一线市场做调研,与笔者相熟的业务员王姐这样说道。追问其原因,她只邀请笔者去她所负责的区域转转。而也正是这次走访,揭开了市场的另一面。
旺季未至先遇冷
门店大日期难消化
走进一家超市,明明是周末,店内却只有零星几个人。从货架上饮料的生产日期来看,商品在库时间都超过半年以上,整排货架最新日期停留在今年1月份。
店员解释道,现在卖的很多都是去年下半年拉的货,比如生产日期9月份的,一般是10月、11月拉来的,天冷了饮料不动销,就一直放店里。往年的这个时候基本都卖完了,今年超市的生意不好,慢一点。
而当走进马路对面的夫妻老婆店,货架上竟赫然陈列着去年五月份生产的饮料,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过期
门店老板向笔者透露,这批饮料是从批发市场拉来的,便宜是便宜,但也没有售后服务。出现大日期时想过做特价,试了几天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现在的顾客都很‘精明’,看到便宜处理的饮料也会格外关注日期。目前计划放到冰柜里冰冰看,碰碰运气,再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喝掉。
离开该门店后,业务员王姐告诉笔者,这条街已经是她所负责的区域内动销情况最好的,但在日常的跑店过程中,也经常面临着,死乞白赖卸下货,搬进店里就傻眼的情况——无论是库房还是货架,根本腾不出地方。
即便是同一条街上动销最好的小店,货架上也能看到不少去年的“老货”,但门店老板表示这并不是门店的库存而是经销商的。
这两年市场反应慢,水饮、调味、纸卫在库半年卖不动是普遍现象,超过一定日期就会退回,加上很多经销商面临库存积压问题,有时送的货日期也不是最新的。”业务员王姐解释道。
赊销成烂账,门店怕压钱
“今年回款特别难,七八百平的超市居然结不了1000元的货款!”
业务员王姐透露道,由于市场反馈不好,很多门店的利润在持续下滑,有时货卖出去了也网不开水电房租、员工工资等开支,更别提结款了,三个月的账期拖到半年、一年都是常有的事。
要是碰上门店黄了、换老板不认账,业务员只能自认倒霉,贴钱补上。
但为了完成任务,完全不赊销又不行,门店端同样没有“安全感”。
“大店还敢要点货,小店只敢一箱一箱进货,有时放两箱奶去卖还得赊账。”
分析原因,一是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好,商贸公司人员流动性大,很多老业务员离职后,新业务员不认账,门店的售后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二是客流量下滑,终端动销慢,即便有售后,但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钱还是拿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某便利店老板向笔者透露,由于和某品牌水饮业务员比较熟悉,加上门店动销一直还不错,过去该业务员卖不动的货有时会拿到店里来卖。最近几天,更是几乎每天都跑一趟。
“为了消化那些大日期的产品,也拿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保质期还有半年以上的一箱便宜6-8,如果保质期只剩半年以内的一箱能便宜10-14。”
但面对如此诱人的价格,门店老板还是只敢两箱两箱的拿。
“数量实在太大了,门店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完,虽然有厂家售后,但一想到要压现金,再便宜也不敢收了!”
库存“爆仓”,厂家还在持续压货
一个月里有半个月时间都在处理大日期,库存多到要爆炸了!为了存放货物,老板不得已换了个大仓库。”
业务员王姐告诉笔者,目前许多经销商都面临库存爆仓问题,而造成爆仓的原因,王姐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经历过三年疫情,消费者钱包收紧,消费能力随之下降;二是厂家目标持续上涨,货都压到经销商仓库。
过去每逢节点、旺季,经销商都会卯足了劲大干一场,但如今,一层一层的压货,使得所谓旺季成了一道紧箍咒,巨大的库存压力将经销商牢牢困住。
春节过完,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得补补吧?第一季度要结束了,不想下半年痛苦现在得追追吧?法定节假日、店庆来了,得抓住档期吧?马上旺季了,不多备点,到时候缺货可要不着货……
而现实是,市场遇冷,往往第一波库存还没消化完,第二波货就进了库。
“过去还要先款后货,但现在品牌逐步开放授信,额度也越来越大,千方百计把货往经销商仓库里运。不让卸货就僵持着,司机天天堵在大门口也不是办法。
想压到下游门店?但门店老板们根本不吃这一套!想压货可以,签协议,卖不出去就由经销商全部买下;要么就按门店的真实需求来。
下游商品流通受阻,上游还在源源不断压货,面对堆积如山的库存,很多经销商倒在了巨大的压力之下。
笔者在川渝地区做调研时,就有一位纸卫经销商被品牌压货所绑架,越陷越深。据了解,该经销商做某品牌月出货量在60万左右,但由于厂家拿费用核销做威胁,以划片区为诱惑,在一次又一次压货下,库存竟高达一千多万。表面光鲜,实则已经落到抵押房车、借钱周转的地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