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寓言,但是如果它与事实雷同,欢迎对号入座】
学生:老师,我以前一直尊重您,但也对您有很大的意见,就是您在校外写的文章,有些批评太激烈,我们不相信学界如此不堪。
老师:哦。我公开批评的是我所知的一小部分,有时实在忍无可忍。我们国家对科学的支持越来越多,而学界的道德滑坡却越来越快。我积极参与体制建设,但如果只有体制建设,没有学界的文化和道德改善,担心体制建设不足建立和维持可持续的改革。
学生:我今天联系您,是感叹自己参加工作后看到学界的问题,才认为你的极端是反过来,很多事情,要么您其实不知道,要么您其实不敢说。
老师:我听着。
学生:例如,您知道不知道,什么国际几大刊物,论文是可以购买的。
老师:怎么讲?
学生:很多作者,与编辑拉关系。更有甚者,您认识的人里面就有牟利者。
老师:牟利?不是发文章需要给刊物交发表费,几千美元?
学生:那是合法合规的。您知道不知道,投稿人A得到编辑B来的信息,如果A给C几百万人民币(300到800),B就可以保证C是审稿人,而C就保证接受A的稿件。
老师:真的?
学生:当然。我有确切的证据,作案者就包括您认识的人。当然,您不认识的人里面这种更多。我问这种投稿人:三百到八百万一篇文章对你是什么意思?投稿人说,如果有个三四篇,以后杰青、长江、院士接踵而来,后面我掌握的资源肯定比几百万、几千万多,你傻啊。
老师:这,我闻所未闻。
学生:还有其他诸如此类,让我感到悲哀。
老师:这些事情,人家可能都离我远远的,所以我不可能想象。
学生:不过,这里面肯定有您认识的,您敢揭发批评吗?
老师:...这样吧,我们写一则寓言,这样,如果我认识的(或者我不认识的)人里面有过去做过这种不道德(不合法)事情的人,如果还有良心未泯的,也许以后不敢再这样了。不良编辑找代理人的时候,以后也需要担心哪些人会供出他/她来。
学生:老师,走上社会,才知道不是您的行为极端,而是其他人普遍不作为、甚至参与舞弊才是极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