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你不思考,你不动脑子,谁给你的自信,谁给你的勇气,谁给你的胆量让你不好好学习”。
“吃得肥头大耳,穿得人模人样,学习一塌糊涂”。
这些话出自于“教育专家”赵菊英今年三月份发布的内容。
在网络上流传较多的一个视频中,男孩在被要求砸掉自己心爱的手办后,赵菊英说还给男孩洗脑强调说“这些手办是你砸的,东西也是你买的,是你心甘情愿的”。
视频来源:抖音 @家访中国
在另一条视频中,被访家庭的女孩一开始笑容灿烂地出门迎接。
赵菊英在进入女孩的房间后,一脸鄙夷地指着漫画书和手办说“跟幼儿园大班一样的,简直就是穿着尿不湿的宝宝吗”。
家访结束时,女孩被强迫扔掉了自己的漫画之后,笑容全无。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不仅如此,赵菊英还在这个视频中说:“有文化的人照相就是不一样”、“没文化人照相就是比耶”。
图片来源:抖音 @赵菊英家庭教育
“给你学没文化的人怎么比耶,读了书跟没读书就是不一样的。”
视频来源:抖音 @赵菊英家庭教育
这位教育专家的行为还包括:让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房间内装监控。
图片来源:抖音 @潮新闻
对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生说“你这样膘肥体壮的,我觉得搬砖正合适”。
图片来源:抖音 @家访中国
甚至还让一位单亲家庭的女孩管她叫“妈妈”,管自己的丈夫叫“爸爸”。

图片来源:抖音 @青蜂侠
在大致浏览了赵菊英的视频后,会发现她的家访流程基本上是:
寒暄、拥抱、辅导各科作业;
看房间、扔东西;
情感教育:细数家庭的困难和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
最后有时会拿出一把戒尺作为礼物送给到访家庭,称希望能给家长和孩子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图片来源:抖音 @家访中国
看到这儿,网友们已经坐不住了,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太落后,直接用亲身经历反驳赵菊英的教育理念。
有人摆出自己从小开始收集的手办,并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航天工程师。
图片来源:抖音评论区
还有人表示“我从小就喜欢打游戏,大学的时候学的游戏设计专业,现在还是起点的签约作家,爱好从来不会毁了孩子,偏执和过分的严厉才会。”

图片来源:抖音评论区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同样喜欢高达,现在已经是一名工业设计师。

图片来源:抖音评论区
更有网友戏称赵菊英是“不插电版杨永信”。
图片来源:抖音话题讨论区
虽然杨永信已经很久没消息了,但坊间依然流传着他的故事。
图片来源:央广网
2008年,杨永信因为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其使用电击“治疗”,同时它的某些“教育方式”被认为是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此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
杨永信因而被网友称为“电击狂人”、“羊叫兽”,有出院的“患者”用“地狱之行”“非人性”“丧心病狂”等批判性极强的词语来形容那段经历
图片来源:新闻调查
有不少网友认为,赵菊英的做法与江湖骗子无异,大家也纷纷开始对这位“教育专家”的背景进行深挖,结果发现赵菊英的很多头衔还真的名不符实。
比如自称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和学校双讲师,但在该协会的官网目查询不到有关赵菊英的任何信息。
除此之外,在赵菊英的个人简介中还提到她是为泸州盛夏之光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鸭鸭顺着这个介绍去看了一下“盛夏之光”的公众号内容,发现这是一个以出售教育类产品为主的账号。
店铺里的产品主要包括赵菊英所著的书籍家庭教育课、一对一家访服务和冬令营、夏令营等。
有网友贴出了与赵菊英沟通的家访费用截图,聊天记录显示为10天为一期,一期一万。
图片来源:游侠网
另外,还有网友爆料称,赵菊英其实是失信人员,还贴出了她的被执行记录。
网友曝光的失信记录截图
图片来源:知乎

其实赵菊英并非是今年才突然被公众关注到,早在2007年,赵菊英因为其子上过《超级演说家》节目,在当地已经颇具人气。
图片来源:微博 @超级演说家
有甘肃当地的网友表示,这位老师在2007年前后因为培养出“一位神童”而出名,四处演讲,参加节目,并且把育儿经验写成书。家里现在还有自己当年上学时所购买的《天才是教出来的》这本书。
然而赵菊英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却与视频中呈现出来的截然不同。
有媒体在一篇2010年的报道中提到:
赵菊英的儿子不光热爱学习,而且还是网络游戏“QQ飞车”和“光线飞车”高级玩家,擅长各类棋艺,痴迷汽车,世界名车的排名、标志、车型、性能、产地等都非常了解。
图片来源:兰州晚报
原来这位教育专家本人也并不认同自己在视频里的教育方式。
该新闻一出,当地教育局也表示:已经了解了基本情况,赵菊英已于2022年退休,正在积极与其联系并了解情况,核实情况后将做进一步处理。
图片来源:微博 @大众网
正如网友说的,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刀切式地扔掉孩子们的心爱之物,能在多大程度达到让孩子认真学习的目的也未可知。
在选择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们更应该擦亮双眼,对所谓的“教育专家”提高警惕。毕竟市面上的家庭教育和教师质量都良莠不齐,“病急乱投医”反而可能起到负面效果。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让这样的“网红教育专家”无机可乘。
部分资料来源:南方周末、抖音 @赵菊英家庭教育、@家访中国、南风窗
拒绝“霸凌式教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