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美方持续对华炒作渲染所谓“产能过剩论”,不断给中国“贴标签”。据路透社当地时间5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经济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当天仍在宣称,中国在某些行业的工业产能和出口规模如此之大,可能会破坏在美投资的可行性。
“中国现在太大了,以至于不能按自己的规则行事。”布雷纳德在智库“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发表讲话时还声称:“我们从过去吸取了教训。在美国,不可能有第二次‘中国冲击’(China Shock)。”
布雷纳德发演讲 “美国进步中心”YouTube视频截图
所谓“中国冲击”的论调,是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世贸组织)之后出现的。美西方炒作渲染称,中国的出口增长对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就业产生了影响;中国的贸易冲击使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在与中国工业竞争的行业中,美国地区“失业率较高,劳动力参与率较低,当地劳动力市场工资降低”。
而如今,拜登政府似乎又开始故技重施。作为其首席经济顾问,布雷纳德声称:“中国的工业产能和某些行业的出口现在如此之大,它们可能会破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投资的可行性。”
她还警告称,由中国政策驱动的产能过剩和出口激增的新周期,可能对美国工人产生不利影响,破坏以市场为基础的创新和竞争,以及美国供应链的弹性。她还扬言,美国将与墨西哥一起合作,解决一些中国钢铁和汽车出口可能流经墨西哥的担忧。
近段时间,“中国冲击”再次出现,中国廉价商品可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某些西方媒体一贯擅长造新词、带节奏,所谓“中国冲击论”只是“中国威胁叙事”的变体,其真实目的是歪曲抹黑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挑动其他国家“去中国化”,以压制中国产业升级发展并维护某些西方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垄断地位。
美方炮制所谓“中国冲击论”并非首次。无论是之前为高关税政策铺路,还是如今为“去中国化”造势,美国胡乱夸大“中国冲击”,渲染“中国威胁”,实际上也在为其破坏公正市场原则制造借口,为其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寻求辩护。正如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利·克莱德·霍夫鲍尔所说,美国忽视经济成本,措辞上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都是美国向“新重商主义”错误道路转变、保护主义走向纵深的标志,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美国企业和人民。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图自IC Photo
事实上,美国作为世贸组织的创立者之一,不仅不愿当好表率,反而带头违规,难以解释其标榜的“公平竞争”,也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
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政府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此次新出台的对华关税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分阶段实施,涵盖了价值约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外媒报道分析称,拜登此举冒着加剧中美之间加大摩擦的风险,企图在选举年赢得更多支持。白宫方面发布的声明称,拜登政府将继续保留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时期实施的关税政策,并进一步加大对其他产品的关税力度。
路透社统计指出,根据这份声明,今年美国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翻倍至100%(同时,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还征收2.5%的额外关税);锂电池的关税将从7.5%提高到25%,光伏电池板的进口关税也提高至50%。除此之外,船岸起重机的关税将从零提高到25%,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从零提高到50%,部分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也将升至25%。
5月15日,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世贸组织已明确作出结论,美国的301关税违背世贸规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美方的这一做法损人不利己,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多位欧洲政要表示,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下策。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立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来源:观察者网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哥(ID:ntanqin)

电商合作请联系四季(ID:wuniuwh)
特别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