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马可婷。
最近小马掌握了一项新的生活技能,那就是做饭!
结果大数据就捕捉到我的日常搜索,各种买菜省钱方法、打工人做菜教程一股脑的全给我推送来了。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马在海量的推送里发现:一个购买食材常用的即时电商平台居然卖宠物了
事情是这样的,叮咚买菜最近上架了一款水产商品,名叫相守蟹
但不同寻常的是,这种蟹并不是买来就能进行烹饪的食材。
在商品的简介中叮咚买菜直接将其介绍为一种宠物、安排了观赏盒,甚至还给它们取了名字。
一只叫氯化钠,一只叫谷氨酸钠。
这不就是盐和味精这两种厨房调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吗?
小马猜测,这两个名字的由来也许跟叮咚买菜在海报宣传上提到的“打工人的饭搭子”有关。
“你吃啥它吃啥”——好养活
本以为只是商家宣传商品的小把戏,没想到叮咚买菜是认真的。
不仅给出了饲养须知,还提供宠物的住所,以及维持它们生存所需的材料。
如此看来,它还是一款陪伴型商品。 
难道比电子宠物鲜活、比猫主子狗主子饲养成本更低的宠物真的让叮咚买菜给找到了?
那就不得不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一看受众们的反馈。
有养出兴趣、情感升温,给蟹宠换了大house的。
有和互联网养蟹人一起交流饲养心得的。
要说戏剧化的当属有喵星人的家庭,简直就是给宠物买了一个宠物!
看看它们一个个看的多聚精会神,360°对这两只蟹进行观察。
更是有网友调侃:这是给猫猫买了一个电视机。
可能它们的内心活动是:咦?家里怎么又来了两个会动的?我瞅瞅怎么个事儿?
抢不到的铲屎官虽然也着急,但是好在家里的毛孩子不会刷手机,不然可能会追着要。
还有网友们各种五花八门的饲料喂养。
甚至给爱吃螃蟹的人提供了新的烹饪思路:让螃蟹吃姜,等上锅蒸完之后就不用蘸姜醋了。
真是让蟹闻“姜”丧胆……
小马在评论区找乐子,不是,找消费者评价的时候发现,这已经不是叮咚买菜第一次推出这种宠物类商品
有很大一部分购买相守蟹的消费者都是此前曾在叮咚买过甲鱼蛋的用户。
而相守蟹的出现,给没养出甲鱼的家长们找到了对付熊孩子的替代品。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勾起消费者童年回忆的商品,也能在叮咚买菜上买到。
对,就是这种头上长草的草头娃娃
甚至等它头发变得茂密的时候还可以给它扎辫子。
但如果对它疏忽了照料,还有可能草头变刺头
还有网友用它来影射打工人的精神状态
总之就是买来之后又不用太担心养不好,又能观察到它不被定义的生长状态,偶尔还能给自己无聊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的小玩意。
其实,这种陪伴式与养成系的消费体验已经在市场上流行了一段时间。
此前,小马就观察到很多打工人的办公桌上都开始养一种“能吃的绿植”
它们有用谐音梗消解打工人负面情绪的名称:“禁止蕉绿”、“动感光菠
也因此被网友当作摸鱼搭子,甚至成为同事之间社交与互动的话题
站在营销角度看,与日用消耗品相比,这种更适合消费者长期使用的商品能够更好地与用户交换精神价值
同时,作为动植物存在的商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可以利用商品的养成过程在消费者没有过度预期的情况下,以“陪伴”的形式与之建立情感交集
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作为一种围绕消费者生活方式电商平台叮咚买菜似乎看到了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功能性与实用性需求之外的情感需求
通过提供陪伴式的商品,让消费者在与这类新型宠物的日常互动中收获情绪价值,而产品的猎奇程度还会带来啼笑皆非的用户体验,进而为品牌制造内容
同时,这种养成系商品自带的社交属性还拓宽了品牌与消费者,甚至是不同消费者之间的话题讨论空间,有利于扩大品牌的声量
今日互动
你会被这种陪伴式的商品吸引吗?
素材来源于网络
视频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