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微软向其中国AI团队的成员提供前往美国和其盟国的工作机会,这是美国与中国科技“脱钩”这一越来越坚决指向的又一明确表现。微软所谓“轮岗”之说只是托词和掩饰,微软去年就有将其位于中国的亚洲研究院核心员工移走的动向。
▲去年6月,有消息称微软正将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AI顶级科学家从中国转移到温哥华,微软亚洲研究院曾向媒体回应,“微软将在加拿大温哥华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确认将包含微软在中国的AI研究专家到新实验室当中。”
我们不能把对美国科技“脱钩”的愤怒指向微软,它不可能对华盛顿的政策逆着来。但是中国要想方设法留住AI人才,AI比什么都更依赖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中国的优秀AI工程师只有去了美国才能展现一流的创造力,获得好的个人收益,那么这一波AI大模型已经落后了的中国接下来将只会更加困难。
看到一些人议论,微软不仅给那些优秀工程师去美澳新等国工作的机会,而且表示负责安排他们的家属一同前往,这很有吸引力,不少人可能求之不得。然而,大家都愿意去美国发展,这种吸引力并非长期不变的,除了亲属有各种情况和意愿,事业线也有着多样性。
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在AI研究方面,微软正在对中国进行一定的“隔离”,“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无法提前体验到OpenAI一些产品的测试版,也无法触及量子计算、人脸识别、合成媒体等尖端技术的核心。
中国青年才俊大多愿意有一段在西方留学的经历,开拓视野,尤其是理工科的,希望能够学到顶尖技术,但是只要中国国内工作机会充裕,创业条件优越,而且大环境蓬勃向上,那么即使很多人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也愿意回国谋职或者创业。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很多创始人都是当初在美国留学归来的理科生。
时至今日,中国科技行业的薪资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足以支持优秀科技人才一份有尊严的生活,我们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的科技才俊回国已经不缺基础性条件。但是我们一定要把科技创造的环境不断理顺,要让中国国内有前景,出更多华为那样的全球科技巨头,而且能够出现类似OpenAI那样的科技爆发,大厂有能力追赶美国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高科技应用巨头,这一切会给青年科技才俊极具诱惑的人生愿景,那样的话,去美国就会成为诸多选择中的一个,会有更多人留在或者回到自己熟悉的国家里干一番事业。
据智谱 AI 旗下的 Aminer开放数据平台发布的《全球十个大模型核心团队成员分析报告》,在挑选的国外大模型团队成员中,华人占比高达 18.7%。一些华人在各自领域内的贡献,也为 GPT-4o 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到很多报道,OpenAI从ChatGPT一直到GPT-4o,研发团队都中有很多中国人,他们出自清华、北大、上交和中科大等中国名校。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他们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国内,能有这样参与开拓性创新的机会吗?他们能把自己提升到如此高的尖端位置上来吗?也许今天能够释放他们个人全部创造潜力的地方就是美国,但是我们必须构建同样甚至更优越释放个人创造力的环境,我们不能认了:中国这方面就是不如美国。
其实,党和政府近段时间围绕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有很多新论述,国家层面对用好人才极尽了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修订中都做了相关阐述。这方面还需要各个地方和机构扎实推进落实,将国家的人才战略落到实处。
中国的AI必须咬紧美国,高端芯片短缺是一个障碍,但用好人才是解决硬件差距的关键所在。中国只要加紧追赶,自然会锻炼出一批AI人才,要让他们有更大空间往巅峰上走,在中国能够实现个人的全部梦想。那样的话,微软能够带走的人将是有限的,更多的高级AI工程师会踏实在国内奋斗,而且美国那边参与了顶级创造的人才里,也会有人愿意回国参与新的创造。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骂微软,抱怨跟着走的AI工程师“不爱国”,就都没啥意思了。
热文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