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帮人找工作,今天自己没工作。
作者丨黄小贵
近日,全球最大招聘信息网站Indeed宣布将裁员约1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8%。主要裁撤的岗位是研发及市场推广。
裁员的主要原因是节约成本,公司认为“全球招聘放缓导致多个季度的销售额下降,公司尚未为增长做好准备”。
简单说:找工作的太多,老板不够用了。
这不是Indeed第一次裁员,去年也因为行情不好裁了2200人。
Indeed号称求职界的谷歌,用户可以在上面搜索各种工作岗位,每秒有10个新工作发布,每月独立访问量高达3.5亿次。
跟领英侧重中高端白领岗位不同,Indeed上有很多接地气的岗位。
就拿现在很热的生成式AI来说,Indeed上有很多“AI训练员”岗位在招聘。这些岗位的要求包括:利用你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评估AI模型生成的文本的准确性;撰写问题和答案“喂”给AI模型。业余也可以做,一周结一次工钱。
Indeed的商业模式也跟搜索引擎有相似之处:收取发布招聘信息雇主的钱,尤其是“竞价排名”的钱。Indeed年营收约60亿美元。
2004年,保罗·福斯特和罗尼·卡汉在美国加州奥斯汀市创办Indeed。
福斯特是英国人,在剑桥和牛津都念过书,在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位于南非的矿场待了三年,后来读了商学院转做金融。在金融公司,福斯特奔波于全球看项目,他很希望招到合意的分析师。那时候互联网都刚兴起,根本没有任何针对金融从业者的招聘网站。他跟商学院的同学卡汉办了一个金融从业者的垂直招聘网站,一直维持到2003年,然后卖掉。
在这期间,他们发现,一家银行的官网可以搜索招聘的岗位,这太新鲜了。他们想到,如果把搜索引擎引入招聘,对用人和求职双方都是效率的巨大提升。
两人说干就干,2004年11月Indeed上线。最开始,他们把招聘网站、企业官网的招聘信息”爬“进Indeed,供用户搜索。这是第一家把谷歌模式应用于招聘的网站。
2005年,Indeed获得来自合广投资、纽约时报、艾伦公司的500万美元融资。
事后,很多人问过福斯特为什么谷歌没有一开始做同样的事。福斯特判断:一,谷歌忙着挣大钱,可能忽略了这块;二,聚合招聘信息,涉及到从各种简陋网站”爬“信息,在工程上很不优雅,Indeed也确实挺乱的,谷歌可能看不上。
Indeed除了模仿谷歌的搜索,最重要的还在于照搬了谷歌对广告搜索结果的竞价排名逻辑。付费招聘方的信息能排到搜索结果的前列,让求职人员更早看到。
Indeed迎来了爆发式增长。Indeed还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把搜索结果导给其他招聘“友商”,弥补其网站上招聘岗位不足。“友商”得到了信息,Indeed得到了流量。
这里就可以看出福斯特和卡汉的互联网思维:把蛋糕做大,有流量就有一切。
Indeed还在自家网站提供广告位,加入了谷歌的广告分成,由于流量很大,这部分收入也不错。
A轮之后,由于可以养活自己,Indeed再也没有融资。
2012年,Indeed卖给了日本人力资源服务巨头瑞可利控股。双方都没有公布过收购价格,媒体判断收购价格在7.5亿至10亿美元之间。这对于估值5.5亿美元的Indeed的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价格。
当时,Indeed初步联系摩根士丹利打算IPO,摩根士丹利跟福斯特说我这有个客户不错,要不介绍你们认识,卖给他们,你们套现走人。
把Indeed卖给瑞可利之后,福斯特过渡性地当了一年顾问,然后套现走人,现在是一名投资人,位于伦敦的AI保险公司Cytora就是他投的。卡汉接任CEO,现在仍是Indeed董事长。
一位在去年被裁的Indeed前员工跟媒体爆料,他被裁之后想在科技行业找个工作,到现在还没找到。这老兄非常感慨:以前在Indeed觉得天下全是工作,亲自体验才知道什么叫残酷
不知道他有没有用Indeed呢?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欢|迎|联|系
想获得调研,请联系:pencil-news
想商务合作,请联系: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Pencil-news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Pencil-news
文章转载,请联系:Pencil-news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喜欢的话,记得分享、点赞和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