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据《焦点访谈》报道,有学校存在小升初“掐尖招生”的现象。
原本小升初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结果校方通过各种违规手段,先于派位入学之前就锁定并招收尖子生,以此来与普通学校拉开生源质量的差距。
同时,根据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举办的以配合个别学校“掐尖”为目的的招生说明会正在暗地开展,“掐尖招生”乱象多、手段隐蔽。
对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17日发布通报:经北京市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核查,媒体曝光的存在违反阳光招生要求行为的涉及朝阳区的两所学校,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民办学校)和陈经纶中学。涉及的校外培训机构核查工作正在进行中,随后进行处置。
针对学校违规行为,专班约谈明诚外国语学校、陈经纶中学集团总校负责人,责成学校立即整改,封存学生简历和试卷等相关材料,坚决杜绝“掐尖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
后续将进一步核查问题线索,对屡禁不止、明知故犯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据《焦点访谈》报道,眼下正值小升初招生阶段,本来小升初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可仍然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择校焦虑
“基本都提前跟学校签约,不能往外说”“孩子太难了,没有什么玩的时间”“学到现在,花了得有几十万元”……

那么,焦虑缘何而来?

所谓的“掐尖”,就是“点招”,是指个别学校通过各种违规手段,先于派位入学之前就锁定并招收尖子生,以此来与普通学校拉开生源质量的差距。
选拔考试
所谓“小五班”,指的是中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小升初选拔,入选的学生六年级就直接进入初中学习。
记者报名参加了一所学校的招生说明会。刚进入教学楼,家长和孩子就被分开了。孩子被带入一层的教室,参加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
考试开始后,家长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聊天中记者得知,这所学校此前已和其他区一所重点公办中学面向全市进行过多次联合考试,这次考试可能是今年招生季的最后一轮。
参加杯赛
除了参加选拔考试,另一种可被“点招”的渠道,就是参加各种杯赛。
20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俗称“白名单”,明确规定不在“白名单”的均是违规竞赛。
今年1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再次明确表示:大师赛、希望杯、华杯赛等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坚决打击违规黑竞赛。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学科类的违规竞赛、黑竞赛随后便以夏令营、冬令营或者研学等名义进行
由于近几年黑竞赛经常被举报导致考试临时取消,所以想要报名只能通过机构,甚至要去外地参加比赛。这些违规且报名费用不菲的奥数竞赛,受到家长们的追捧,其比赛结果也成为了个别学校“点招掐尖”的重要依据
近些年教育部多次强调,不得将中小学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未完全扭转
筛选简历
5月中旬,记者再次通过一家培训机构得知一所中学即将举行校园开放日的信息。
尽管学校再三强调开放日只针对初三毕业生,但当记者进入校园时,发现学校竟然专门为小学生家长开辟了指定通道
顺着路标,记者走到小学咨询处,看到不少家长正在给工作人员递交孩子简历,简历上附有孩子的竞赛成绩、考级成绩等。
对于此等招生乱象,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提出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其中就包括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社会培训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治理“掐尖招生”,有决心、有方向、有力度,就一定有效果。
注:本文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评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