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领袖在中南海瀛台同其举行小范围会晤。孟夏时节的中南海,清风徐徐,水光潋滟。两国元首边走边谈,看亭台楼榭,赏万物并秀。
央视的报道中,罕见揭露了海里的夏日风景。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中南海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在地,
中南海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皇家宫苑之一,总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中海、南海的水域面积就占去了整个面积的将近一半,中南海主要由紫光阁、勤政殿、仪鸾殿、蕉园、水云榭、瀛台、丰泽园、静谷等建筑及园林组成,既有庄严肃穆的宫殿式建筑,又有灵活多变的园林式建筑。
领袖这次会客的瀛台,明朝的时候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
明初,开挖南海之时,堆筑了一座四周环水的岛屿——瀛台,从而形成了今日太液池的规模。太液池上的金鳌玉蝀桥、蜈蚣桥将太液池分为北海、中海和南海。
两桥隔一海,沿用至今。
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面则为两层楼阁,称“蓬莱阁”。
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藻韵楼之东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乾隆时为书房,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绮思楼向西为长春书屋和漱芳润,周围有长廊,名为“八音克谐”,及“怀抱爽”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囚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瀛台现为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翔鸾阁位于瀛台的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瀛台的正门。翔鸾阁坐南朝北,高两层,左右共有房十四间,左右延楼共有房三十八间。
涵元殿位于翔鸾阁之后,为瀛台的正殿。此处是清皇室在瀛台游玩和摆宴的主要活动场所;康熙和乾隆时,这里又是皇帝宴请王公宗室和大臣权贵之处。
来到瀛台,走过汉白玉拱桥,蹬上 40 级台阶,迎面是翔鸾阁。这是瀛台的正门。翔鸾阁背南面北,高两层,有 7 间之宽,左右两边展延出双层回抱楼,各有 19 间。拾级而上,可登高眺远,尽收一片美景。阁后西楼名瑞曜、东楼名祥辉。
翔鸾阁后面是涵元门。门内东向是庆云殿,西向的是景星殿,这两个不大的宫殿,是配殿。
穿过涵元门,正中是涵元殿。殿坐北面南,是瀛台的正殿。殿原名为香扆殿,乾隆六年改题殿名,殿中悬的匾额上书“天心月胁”四个大字。东室额为“含经味道”,西室联曰:“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均为乾隆亲笔御书。涵元殿是清皇室在瀛台游览、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场所。
在涵元殿的东侧有一楼,为藻韵楼,西侧一楼,为绮思楼,两楼均为两层六间。涵元殿正南相对的是香扆殿。香扆殿原名蓬莱阁,因瀛台正殿改了名,就把香扆殿的殿匾悬在相对的24蓬莱阁北门上方,但阁南依旧悬挂着蓬莱阁的匾额,所以这栋房子亦殿亦阁。
香扆殿东侧有一宫室北向,额曰“溪光树色”,再北接西向房子,名为“虚舟”。香扆殿西侧也有一宫室北向,额曰“水一方”,再北接东向的房子,名为“兰室”,室名题得都很典雅,以景咏之,耐人寻味。在清朝,香扆殿也曾是瀛台筵宴的场所之一。
从翔鸾阁到香扆殿,形成为一个平坦完整、参差错落、环拱有序的大院落。从香扆殿两侧缘梯而降,方识香扆殿为上下两层的真面目,东西奇石古木,幽径深洞,太湖山石垒就奇峰峭壁,在玲珑剔透、雍容华贵的殿阁之外,又加上了天然山林的景致。
在瀛台最南端是迎熏享,此亭面水背山,隔海与新华门相对。亭于水中,有桥与瀛台相连,亭中联上写有: “相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站在亭前展目四望,波光映目,水色山光,瀛台岛上的殿堂楼阁,凌檐翘顶,覆以黄、绿、蓝多色琉璃瓦,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令人真有置身于蓬莱仙境中的感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