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整体和平,局部战乱的形式更加明显了。
中国面临的外部安全挑战不容小觑,而现在看来,外部的安全威胁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内部了。
今年已有两起留学生当间谍的事件被曝光....
▎女留学生遭间谍色诱
▎把副县长涨幅拉下水,双双入狱
昨天,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发布了一起间谍案例:
这起案件的主人公,是云南的一对夫妻。
女主名为黄娟,某天收到境外一所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于是怀揣着对学历提升的渴望和对国外生活的憧憬,踏上了留学之路。
在留学时,黄娟邂逅了一个自称是海外投资政策研究学者的徐某。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很快就捕获了黄娟的芳心。
但徐某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境外间谍。
他利用黄娟的求学信息,巧妙地掌握了她的家庭情况和职业背景,也知晓了她的丈夫是云南某县县长
到这里还"只是"出轨,后面越来越离谱。
一次回国探亲途中,黄娟遭遇车祸,左手骨折。这时,徐某趁虚而入,百般呵护,让黄娟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徐某还安排保姆全程照顾,并亲自陪伴黄娟做康复理疗;在徐某的百般呵护和一系列金钱诱惑、感情拉拢下,黄娟彻底掉入了“温柔陷阱”。
而后,徐某逐渐露出真实面目。
先是提出自己想要获取我国的一些经济类、政策性的文件作为参考进行学术研究,并能支付一定报酬,金钱与爱情的双重诱惑。
此时黄娟虽有所怀疑,但她已经彻底沦陷在了徐某的糖衣炮弹里,于是答应了。
知法犯法,走上了不归路。
借着回国探亲的时机,她向丈夫提出需要一些内部文件,李宏伟此时察觉到了不对劲,却因为早前夫妻感情不佳,想要继续维系这份婚姻,而选择了妥协和纵容。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丈夫也有了“迷惑行为”,居然将国家机密当做维系婚姻感情的工具,这恋爱脑属实可怕.......
发展到这一步,夫妻俩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而间谍的目的也基本达成,徐某直接明牌揭露自己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成员的身份。
并且在黄娟即将结束学业之际,特别为她安排了间谍技能培训,同时提供了专业的相机和先进的伪装加密软件
培训后,就给黄娟分配了明确的任务,即收集涉及机密的红头文件
在金钱诱惑和感情拉拢下,夫妇二人将工作中接触到的涉密文件擅自带回家中。
两人分工协作,李宏伟负责对涉密文件进行拍照,黄娟则负责将照片伪装加密后拷入U盘,并伺机出境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进行交接。
案件证物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最终,黄娟和李宏伟的犯罪行为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两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
他们为了一己私欲,背叛了国家和人民,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案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金钱和感情的诱惑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绝不能做违法犯法的事情。
图源: 国家安全部
▎留学生被境外间谍策反
▎回国后窃取科研院所涉密文档
此前2月7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真实案例丨赴外留学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讲述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张某,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最终被依法处理。
张某,因高考失利,经过努力在境外一所排名前列的高校开启了自己的留学之路。他成绩出色,担任班长,还得到了校领导凯迪的“赏识”,成为了中文老师,二人成为了“忘年交”。
结果,这个所谓的“忘年交”竟是境外间谍身份。
在大三时,张某被凯迪叫到办公室,凯迪介绍了两个自称埃克森、伊森的外国人给他认识,并让张某为他们做事,提供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且承诺丰厚报酬
这里与前一位女子情况相似,承诺丰厚报酬。
随着交往深入,他们索要的信息越来越敏感,甚至直接表明了间谍身份,并以之前的敏感信息相威胁,迫使张某加入。在金钱与威胁的双重压力下,涉世未深的张某就这样沦为了他们的工具。
之后的日子里,张某一边继续学业,一边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各种信息,逐渐麻木。临近毕业时,他本想回国工作,却因成绩不达标难以实现。
此时,凯迪再次出现,承诺帮他改成绩、写推荐信,条件是回国后继续为埃克森、伊森工作。

面对利益的诱惑,张某选择了堕落。
回国后,在对方“帮助”下,张某进入某科研院所工作。但他并未迷途知返,在侥幸心理和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操纵下他成为了所里的“热心人”,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同事的涉密文档和文件,给我国科研数据带来了严重泄露。
最终,国家安全机关锁定了张某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也因犯间谍罪受到了法律严惩。
张某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种种手段下,一步步走向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与青春。
详细内容戳→
▎当心"热心人"变身"有心人"
▎悬崖勒马,有悔改表现,可以不追究
看到这里,唏嘘不已。每一位留学出国的同学,都怀揣着梦想,未来有着大好前程,奈何因为遇人不淑,缺少防范意识,一步步误入歧途,断送未来。
其实,仔细看境外间谍的手段总是相似的,有目的的接近并拉拢你,给你提供帮助,让你放下警惕,等时机成熟了,就露出马脚,让你为他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情报。
从示好拉拢,到威逼利诱,最后骑虎难下。
因这些事情屡次发生,国防部也总结了一份"反间谍指南"
警惕一些披着“热心人”外衣的境外间谍,“围猎”的手法具有很强欺骗性,应当高度警惕、有效防范。
【警惕“热心人”的三层套路】
——主动搭讪、制造偶遇
在公共场合"偶遇",主动搭讪假装友好,并塑造出一种自身社会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各种帮助的假象,以博取好感,让你放松警惕,获取信任。
——嘘寒问暖、投其所好 经常系你,关心你,邀请你聚餐、洽谈,进行单独见面,从而分析评估其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方案,以便投其所好、拉拢贴靠。
——威逼利诱、图穷匕见 继续用感拉拢、金钱诱,甚至威逼胁迫。
在如此缜密的圈套中,有的人警惕性不强,在言谈举止间泄露国家秘密;有的定力不足,被迫出国家利益;更多的也有抵挡不住诱惑,主动沦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帮凶。
【防范“有心人”的三声警钟】
留学生在海外身处陌生的环境,长期原理家乡和亲友,参与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是人之常情。

但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需要提高鉴别力,保持冷静,规避风险。
——警惕对方交友目的 
——牢固树立保密意识
——提高抵御诱惑能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手法专业、经验丰富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切不可心存侥幸。
在海外生活工作,只有洁身自好、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防范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才能确保自己不落入“万丈深渊”。
许多后知后觉的人员/留学生,直到面对国家安全机关的问询调查乃至法律的严惩时,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一时行差踏错,及时悬崖勒马。如果自己或身边人员在境外遭遇“热心人”贴靠,哪怕已经踏入“有心人”的陷阱,也应当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举报反映,积极寻求驻外机构及国家安全机关的保护和帮助
最后,如果真的不慎落入圈套,一定要及时报告情况,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间谍组织、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参考文章:
1. 国家安全部
2. Daily 生活家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