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精选(ID:m-cases)授权转发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由于公众号又改机制了,求一个公众号小星标,星标即赠营销学习资料包哦(星标后截图,并发送“资料”致后台)
大家好。
前几天,屡罚不改的椰树集团因为低俗营销再度被罚款。而这次被罚款的原因并不是擦边直播,而是因为低俗文案

截至目前,椰树集团因低俗营销而被罚款的金额逾百万

一直被罚款,一直交罚款,一直野性营销、疯狂飙车。可以说是在当下鱼龙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开辟出一条特立独行的新赛道了。
之前罚款时依旧有一大批网友在舆论上为椰树集团撑腰。后台硬了,椰树的底气也上来了。而这一次椰树面对罚款更为任性,直接发文正面硬刚,提出了“一担心”“两不服”。
从这篇文章看来,椰树不仅是有“担心”和“不服”,还有点嘴硬。
毕竟没有科学数据能够证明椰汁有丰胸效果,户外海报张贴还是品牌方花钱买的广告位,谈何科普教育和厂史教育。这波偷换概念的操作,还是太强硬了些。
不过嘴硬也没有关系,网友爱看的是品牌方硬刚市场监管局这件事。
有些网友力挺椰树,但网友为之忧。

而一身反骨的椰树不仅只是一纸文书写尽“冤屈”和不服,原本俊男靓女的直播画风也发生突变。
被罚款之前:


被罚款之后,重生之我在阿拉伯国家卖椰汁:


造个谣:椰树联名蕉下进行户外直播……
网友们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还给代言人徐冬冬剪了变装视频。

以理性视角来看,此次事件中椰树集团的公关倒也挺狡猾的。
因文案低俗违反广告法,缴纳40万罚款,随即就借此负面新闻又是喊冤又是不服地造势了一番。成功将大众注意力转移到“赌气式”直播上,忽略了椰树行为的违法性质。
最重要的是受众一直以来都极为包容椰树品牌的擦边行径
受众对椰树微妙的品牌好感度,一方面来源于,椰树“34年坚持土味营销”,致力于打造十分亲切、极度朴实的基层企业形象,培养出较强的受众粘性;另一方面源于,椰树品牌洞悉人性中的荷尔蒙弱点,并且在《刑法》允许范围内反反复复地“巧妙”利用(毕竟现在连《广告法》都难以约束椰树集团)。
当今互联网流量有时也会按“闹”分配,椰树的热度再次冲上热搜。
看似朴素的营销方式和强烈的逆反心理使椰树品牌一直以来都占据国民的心智。每当提起椰汁饮品,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想起的品牌不是特种兵,就是椰树。
又土又潮的“word风”产品包装,以及只有中国人才懂的经典造型是大家共同的品牌记忆,更是z世代百玩不厌的梗。
正因为不按套路出牌,椰树成为营销界的一股泥石流,让人印象深刻。
2023年椰树集团实现全年产品总销量70万吨,同比增长10.26%;销售额50亿元,同比增长3.08%。持续“擦边”出圈数年后,椰树集团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长远来看,这样的擦边营销、低俗营销可行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并且,无论行与不行,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也会得罪不少人。
 今日互动 
长远来看,擦边营销、低俗营销可行吗?
 视频推荐 

  文章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