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叨叨
亲们发现没有?
今年的520特别巧诶~
瞬间觉得这么难得的日子,我给自己选了手表做纪念更有意义了。
正在开团的飞亚达小金表+小绿表,团价比平台活动价更给力哦!
👇点击图片跳转团文
👇扫码直达领劵下单
想要其他款的,比如很多亲问男款。
扫下方的二维码进入飞亚达京东官旗即可,可以趁520配情侣表哦!
01
之前不是跟姐妹们汇报过,这次回国飞机刚一落地上海,我就直奔医院去了吗?
因为我一颗十多年前补过的牙,在回国前一天突然掉了,留下巨大一个洞!
还好我幸运地挂到了瑞金医院的号,及时做了治疗。
然而,因为我那个洞太大了,牙医当时并不敢正常打磨。
因为万一磨的过程中暴露了牙神经,就不是补补那么简单了,很可能要做根管治疗
可我紧接着要到处出差,没法冒需要根管治疗的风险,牙医只好临时帮我补上,但也叮嘱我,后续还是得找牙医处理。
话说牙科诊所真是我想想都发抖的地方!
牙医是我这辈子最怕见的人之一!
但没办法啊,坏牙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你不管它,它随时可能炸给你看啊。
所以呢,当我好不容易忙完一摊子工作,回到了老家,就又老老实实看牙医来了。
我其实牙齿整体还不错,但小时候不懂事,弄出过两颗龋坏很严重的牙,至今反复出问题的,还是它们俩!
一坐上牙医的椅子,我就忍不住脊背冒汗。
当年补牙被钻到神经的剧痛,简直是我童年的噩梦啊!
从此我就对看牙产生了心理阴影,都长那么大了还是怕!
所以我自己懂事以后就特别注意保护牙齿,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成年以后再也没有坏过一颗牙。
可小时候的龋齿还在报复我当年的无知啊!
所以当了妈妈以后,我也非常注意孩子们的牙齿。
奈何百密一疏,疫情期间检查得不够及时,端端还是有了一颗龋齿。
补那颗牙的过程,端端哭得那叫肝肠寸断,估计也是他的童年噩梦了。
我为此专门写过儿童护齿的详细科普(文末第一、二篇),都是干货,没看过的亲,等会儿文末有链接哦。
护牙这事,真是典型的需要防患于未然。
否则一旦牙齿坏掉,甚至坏掉还不及时处理,后续就是源源不断的烦恼!
可不光是牙疼,钱包也烧得疼呢!
我妈去年做了几颗种植牙,都差不多够买一辆小车了!
但是我发现,虽然现在大家的口腔护理意识都提高了,却仍然有很多容易踩雷的误区。
毕竟很多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咱们也要常常更新知识贮备。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从牙医那里学到的经验。
🔔本文是经牙医朋友审查之后的干货。
欢迎转发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哦~
02
误区一:刷牙前先蘸水
咱们小时候学刷牙的常规操作都是,先把牙刷蘸水,再挤上牙膏。
其实蘸水的步骤没有必要,反而可能影响牙膏发挥作用
牙膏里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摩擦剂和表面活性剂。
前者增加刷牙时的摩擦力,帮助我们深度清洁牙齿的牙垢。
后者则会产生大量泡沫,用来乳化牙刷清除出来的各种污物。
虽然这两种成分都需要水参与,但口腔环境已经足够湿润,并不需要额外蘸水
而某些具有特殊功效,如抗敏、修护、防蛀、消炎等的牙膏,它们的很多有效成分是容易溶于水的,先蘸水可能会让这些成分先溶解了。
因此直接干刷能让牙膏最大化发挥功效。
误区二:刷牙后漱口
又是一个“毁童年”的新常识吧?
谁不是刷牙漱口一起进行的啊?
但其实,刷完牙后不漱口,护牙效果更好!
因为牙膏的防龋能力主要靠其中的
刷完牙后用清水反复漱口会将抹在牙齿上的氟冲走。
英国的牙膏说明上,都写着刷完直接spit out(吐掉),而不是rinse out(冲掉)
中华口腔医学会也建议:
刷牙后,吐掉泡沫,不要漱口。
如果实在不习惯牙膏的口感,可以过一会儿再漱口,也可以选择低泡牙膏。
误区三:饭后立即刷牙
很多人觉得饭后立即刷牙最卫生,不给细菌滋生的机会。
但没想到的是,牙齿的珐琅质在接触食物,尤其是橙汁、醋、酸味果蔬等酸性物质后会被软化
这时立即刷牙,牙釉质更容易被磨蚀
若真需要在进食后刷牙,不妨先用清水漱口,等15-20分钟,待口腔内的酸碱度平衡后再刷就比较保险了。
误区四:洗牙会伤牙
很多人第一次洗牙之后,觉得牙缝变大了,牙根暴露更多了,就认为洗牙会伤牙。
其实那是因为洗牙把以前堵在牙缝中的结石软垢都清理干净了,还原了牙齿本身的状态。
像我很注意护齿,每年定期洗牙的时候,仍然会在一些死角发现牙结石
如果不定期清理,它们会逼得牙龈萎缩,大大增加老了以后牙齿松动脱落的机会。
目前最常用的超声波洗牙法。
它会通过高频振荡把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渍击碎,再通过洁治机产生的水雾把碎石、牙菌斑冲刷下来。
只要是按照规范的方法操作,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损伤。
现在很多齿科还更开展了PMTC口腔护理
它最早是由瑞典口腔医学博士阿克塞尔森Axelsson提出,在日本与欧美已经实践20多年了。
通过定期精准清除牙菌斑,可以对牙齿健康形成有效的保护,预防和减少龋齿、牙周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比单纯的洗牙更加温和全面
我这次补完牙就做了PMTC,感觉很不错,亲们以后洗牙也可以试下。
误区五:牙刷用坏了再换
牙刷刷毛随着使用次数增多,清洁效率也会不断降低。
如果等到肉眼可见的“变形损坏”,其实刷牙的效率已经很低很低!
手动牙刷如果习惯大力,1-2个月就建议要更换一把。
电动牙刷自带震动去垢功能,建议3-4个月换一个刷头。
小朋友如果喜欢咬刷毛,就需要更换得更频繁才能保证清洁效果。
误区六:常用牙签剔牙
牙签的头比较粗且直,未必能清除牙缝较深位置的残渣和牙菌斑。
如果若使用过多、力度过猛,会令牙缝变大,还容易损伤牙龈,导致牙周疾病。
更好的办法是使用牙线、牙线棒、齿间刷。
我个人也很喜欢用水牙线
但要注意的是,水牙线去除牙缝杂物的能力超强,但传统牙线刮除牙菌斑效果更佳。
所以这两种各有所长,最好不要互相代替!
误区七:刷牙不刷牙龈
有人刷牙就单纯刷牙齿的表面,而忽略了龈齿交接处。
其实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将牙刷与牙齿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
牙医用小镜子代替牙刷给我做了一个演示:
我们要按压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
再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刷2~3个牙。
咬合面可以采用横向来回刷,舌侧则将牙刷竖起来刷。
这也是目前公认最科学的“巴氏刷牙法”。
我在文末第二篇放过科普视频的,不熟悉的大人可以跟宝宝一起看下哦。
好啦,护齿的内容又写了那么多。
这些误区,你们踩坑了吗?
我反复提口腔健康,真是因为这件事绝对值得重视!
尤其是家长们,从小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得少遭多少罪,少花多少钱啊!
大家觉得有用的话,记得帮我点个收藏转发到朋友圈。
祝大家都有一口好牙!
不用看到牙医就害怕呀~❤️
1
END
1
正在团
飞亚达表,航天表出身,老名牌好品质

520活动下手超值哦!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