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缺血性卒中(IS)患者进行规范的血脂管理,及早达到靶目标水平并使患者LDL-C水平长期处于达标状态,对降低卒中复发风险至关重要。《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对IS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长期血脂管理、长期血脂监测及重点患者血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主要IS及TIA患者的血脂管理提出了以下推荐意见。
长期血脂管理
1.起始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根据危险分层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靶目标值,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性IS/ TIA患者,属于极高危或超高危。极高危患者降脂靶目标值为LDL-C<1.8 mmol/L(70 mg/d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Ⅰ类推荐,A级证据);超高危患者降脂靶目标值为LDL-C<1.4 mmol/L(55 mg/d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以降低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Ⅱa类推荐,C级证据)。
  • 根据基线LDL-C水平确定起始治疗方案,预计高强度他汀类药物能够将LDL-C降至靶目标水平,采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预计无法达标,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降脂药物治疗,包括胆固醇吸收抑制剂(Ⅰ类推荐,A级证据)和(或)PCSK9抑制剂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2.维持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根据起始治疗方案,LDL -C能够达标的患者继续当前的治疗方案,不能达标的患者,建议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Ⅰ类推荐,B级证据)和(或)PCSK9抑制剂(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出现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使用禁忌的患者,后续降脂治疗建议更换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Ⅱb类推荐,B级证据)。
3.治疗方案长期依从
改善患者依从性需要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从个体化治疗的角度着手,尽早使患者LDL -C降至靶目标范围内,维持LDL-C达标时间比例,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重点IS 及TIA 患者血脂管理
1.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血脂管理
  • 合并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程度≥70%或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IS或TIA患者,如接受急性血管内治疗或曾接受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成形术治疗,建议LDL-C<1.4 mmol/L,非HDL-C<2.2 mmol/L(Ⅱa类推荐,C级证据)。
2.IS及TIA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
  •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IS或TIA患者,LDL-C应控制在<1.4 m mo l / L(Ⅱa类推荐,C级证据)。
  • 对于IS或TIA合并糖尿病者,若LDL-C达标后仍有TG增高或非HDL-C不达标,考虑联合贝特类药物等降低TG水平(Ⅱb类推荐,C级证据)。
3.IS及TIA合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血脂管理
  • 成人FH伴IS/TIA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因素者,LDL-C靶目标值应<1.4 mmol/L(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儿童及青少年(<1 8 岁)FH 伴临床ASCVD者(包括IS/TIA),LDL-C靶目标值应<1.8 mmol/L且较基线降幅≥50%(Ⅱa类推荐,C级证据)。
以上内容来源: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编写组.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J].中国卒中杂志,2024,19(04):440-45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