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五条人乐队穿着人字拖和皮衣,登上《乐队的夏天》的舞台。
四年后,五条在北京五棵松举办了“大时代歌厅”演唱会。他们依旧穿着人字拖,唱着所有年轻人、年轻人、年轻人,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很多年轻人喜欢五条人身上的“无所谓”——苦痛也可以被调侃,严肃也可以被消解。他们借由着这种喜欢,想象着不被压抑的自我,想和五条人一样生猛、洒脱、自由。
今天的文章,我们与五条人从困扰年轻人的各种难题聊起,发疯、内耗、焦虑、社恐、爱情……这一代年轻人的问题出现了,五条人会告诉大家怎样的答案?

01.
快乐的反义词是幸福

看理想:大家最近快乐吗?
阿茂:我很快乐,只是我这两天喉咙有点问题,所以话很少,会给别人一种“我不是很快乐”的感觉。
仁科:说到快乐,我之前在上海专场上有说过,快乐的反义词是幸福,后来周轶君老师在《锵锵行天下》里也分享了这句话。
看理想:为什么会觉得快乐和幸福是相反的呢?
仁科:你看,叔本华说,幸福的本质是减少痛苦。听起来幸福好像有一种厚重的使命感,而且幸福没有实体,是一个抽象的“面”。但快乐是繁星点点,快乐更轻松,来得更简单。
看理想:现在的年轻人常说“与其精神内耗,不如快乐发疯”,你们有过快乐发疯的时刻吗?
仁科:大家说的发疯,还是在理智状态下的吧?那其实就不叫发疯了。之前阿茂讲他小时候的经历,那才是典型的发疯,但那一瞬间一定很快乐对吧?
阿茂:对,小时候有一次下暴雨,我拿着棍子出去耍、发疯。确实小时候比较单纯,该快乐的时候就快乐,那时候估计也不知道什么叫忧伤吧,只有开心和不开心。
看理想:现在大家会说,发疯的人“精神状态很美丽”。
仁科:我看过一句话,自从得了“精神病” ,精神好多了,感觉也是这个意思。
之前我们常和一个朋友聚在一起即兴玩音乐。有一次玩得很激动,他突然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音乐玩极端一点,人就正常了。这是他2009年和我说的话,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看理想:那你们如何理解“发疯”这个行为呢?
仁科是一种“酒神精神”吧,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我觉得大家可以享受这种状态,因为有时候你直接对抗苦痛,反而承认了苦痛的合法性、合理性,而且你又不一定打得赢,适度发疯有可能还有用。
看理想:但也有人批评说,发疯是情绪不够稳定的表现。
仁科:可问题是,人类几乎就做不到情绪稳定。还是那个经典的话题,你一直想着这个东西,说明你缺这个东西。月有阴晴圆缺,直面“我做不到情绪稳定”这件事就好了。
看理想:你们是常常精神内耗的人吗?
阿茂:只要是人类,就会有内耗的时刻,这是正常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年代。我知道内耗现在是贬义词,但在我看来,它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还是要根据具体的事情来聊。
看理想:比如有些年轻人会有职场内耗,很在意领导和同事的评价,不停地自我否定、自我PUA。
仁科:具体到这件事的话,那绝对不要PUA自己。因为总有人会指责你的,总有人会认为你不好,轮不到你来否定自己。
看理想:这句话听起来,又颓废又治愈。
仁科:我是觉得,大家可以用工具、数据、逻辑去分析工作哪里有失误,比如我们昨天排练结束会做复盘,这里弹错了,那里多了 6 小节,这种复盘是必要的。
但从感性上讲,不要过度指责自己。总会有人指责你的,留给ta,你把别人的活儿干了也不太好对吧?
看理想:有道理。
02.
焦虑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看理想除了内耗,焦虑也是现在年轻人常有的负面情绪。
阿茂:我觉得不止是现代社会吧,从古至今人都有焦虑,只是程度问题。而且一个社会越进步、越文明,人的焦虑感就会越强,科技进步让人的生活节奏被迫加速了。
早些时候,我们交流是要发短信的,一条短信还要一毛钱,那算了还是忍一忍吧。但现在就不用考虑这些,哪怕是外的友联络,一个微信电话就可以迅速解决。
看理想:那大家平时在音乐创作中会有焦虑感吗?
仁科:会有,但那种焦虑是可以督促自己的。比如筹备唱片的时候,焦虑可以给我保持运转、去完成这张专辑的动力,就像汽车需要油一样。
看理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焦虑是可以促成行动的。
仁科对,焦虑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嘛,人类就是因为焦虑才发明了空气清新器。
而且焦虑和DNA也有关系,十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路上,可能也会焦虑,然后才发明了腊肠。
看理想:现代人的很多焦虑,来自于无法接受“不确定性”和“失控感”。
阿茂:但完全确定会不会也比较枯燥?你会永远被嵌在一个模板里。可以像做音乐一样,在框架里即兴,而且也允许自己偶尔跳出框架。
仁科:我其实也是那种没章法的人,很多人出去旅行会做计划,但我即便列了计划,也不会按照它做。
我是这样想的,我列了计划,那我就被计划、被这种确定性掌控了。我要反着来,我要掌控不确定性。
看理想感觉是一种满足掌控欲的新思路。
仁科所有能够被确定的,都只是你自己的概念。事实上这个地球就是不确定的,下一秒也是不确定的,确定只是一个念头。
所以如果非要追求掌控感的话,那就掌握不确定性吧,也蛮好的。
看理想:你们有测过MBTI吗?
阿茂:我没有测过。
仁科:我测过,我是ENFP。
看理想:原来是P人,ENFP被叫做“快乐小狗”,你觉得这个结果准吗?
仁科:快乐就快乐嘛,干嘛小狗!
看理想:因为小狗不会拒绝别人。
仁科:原来是这个意思,那我接受。
03.
承认自己“没那么重要”
看理想:仁科刚刚说自己是E人,所以你是更多从社交中获取能量吗?
仁科:社交有时候能获取一些知识,能量可能还是要在独处的时候,给自己充电吧。
看理想:你们觉得在社交过程中,MBTI、星座这些标签有用吗?
仁科:你相信它,它就是有用的。举个例子,其实我对星座一窍不通,但小时候写同学录,我会写自己是金牛座,但后来才知道我是双子座,我并不知道这些星座的区别。但不管你信不信,大家还是会谈论这个话题,认为金牛座的你就是某种性格的人。
你如果相信标签,那它就会跟着你一起来塑造你。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哪些偏好、你有怎样的脾气,标签有这样的解释作用。
看理想还有一个社交症状很典型,就是社恐。社恐常常会回避社交,担心自己表现不好。
阿茂: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就算沟通不理想,也不要内耗,不要责怪自己。
仁科通是双方都需要负责的,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另外关于内耗这个点,拿我自己举例子,好多年前我们去参加讲座,我觉得自己某个地方没发挥好,但别人会告诉我,底下的观众根本没发现。拍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偷笑、很紧张,但看回放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
社交也一样,你觉得别人不想跟你说话,或者认为别人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但事实是,他可能只是没想到你,他在思考别的事情,或单纯没听到、听不懂我的普通话,并不存在不尊重这一说。
换句话说,你在别人心中真的没那么重要。这不是贬义词,我们把自己想象为中心很正常,但对别人来说,你不是中心,这也很正常。
看理想要不卑不亢,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别贬低自己。
仁科对,不要总是反思自己。如果和ta沟通不好,那就去找一个扫把,可能都比和ta聊好一些。
看理想:还有一个社交相关的话题,就是爱情。很多年轻人觉得现代社会已经没有爱情了,所以也失去了恋爱的欲望和社交的动力。
仁科:爱情是近现代的产物,它本来就没有实体,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感觉。没有实体就证明,爱情是可以被建构的,爱情的感觉是可以被营造的,比如遇到真命天子那一刻,就是爱情的感觉。
我觉得在爱情不是实体的前提下,讨论它的有无其实没太大意义。我不倾向于说没有爱情,可以说现在它比较稀有了吧。
看理想现在大家经常讨论“一段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们觉得健康的亲密关系有哪些特点呢?
仁科:健康?外国人没办法接受中国的皮蛋,会叫它“千年蛋”;爱斯基摩人会把海燕塞进海豹的肚子里,腌制三年后取出来吃,你说这些健康吗?
但问题是,有的人就喜欢凉拌皮蛋,腌海燕就是爱斯基摩人常吃的食物。如果大家想要健康的话,可以补点维生素吧。
尾声.
找到自己的“林中路”
看理想现在的你们和过去相比,有哪些变与不变?
阿茂:我变老了,然后不变的是,我会继续变老。
仁科:我也是关于这方面的。和十七八岁时候一样,我还是喜欢思考一些问题,依然对很多话题抱有好奇,喜欢展开来分析。
但现在思考的方法可能多了一些,虽然有些方法可能也不是进步的,但我会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去解释这些问题。
看理想:你们会怀念过去的时代吗?
阿茂:会,我会怀念和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县城串街过巷、找摇滚磁带的日子。
仁科:我不怀念,我好像一直都没在怀念过去。我觉得过去那些经典的作品,是可以反复去看的,有些复古的东西放在这个时代也可能会特别有意思。
但我更倾向于滚入现在,就像鸡尾酒一样,把以前的时代切片当成一种佐料,跟现代生活调成一杯鸡尾酒。
看理想最后和年轻人们分享一个建议或经验吧。
阿茂:我的建议是,不要随便听别人的建议。
仁科:我也觉得,我们其实说什么都是错的,都无法适用于所有人。
还是分享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吧,和我们搞音乐也是相似的。
有一条流行的大路,可能会走得很舒服,你走走也行。但最终,你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林中路。
采写:婧文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图片来源:@五條人WUTIAOREN
商业合作:bd@vistopia.com.cn
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